每年的這個時候,柳樹、榕樹、槐樹上總有一種清亮的聲音傳出,從早到晚,響個不停。我們透過枝葉的縫隙,會看到一個黑小的身影,它們一動不動地趴在樹干上,專心地演奏一曲高亢的音樂。 它們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蟬。在我們看來,它長相普通,微不足道;它叫聲刺耳,令人煩躁不安,真是一無是處。但在古人眼中,它們是吸風飲露的高潔之物;它的叫聲總能引發(fā)詩人的詩情—— 垂緌[ruí]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唐?虞世南 《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唐?駱賓王 《在獄詠蟬 》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唐·李商隱《蟬》 飲露身何潔,吟風韻更長。 斜陽千萬樹,無處避螳螂。 ——唐?戴叔倫《畫蟬》 今朝蟬忽鳴,遷客若為情? 便覺一年老,能令萬感生。 ——唐?司空曙《新蟬》 六月初七日,江頭蟬始鳴。 石楠深葉里,薄暮兩三聲。 一催衰鬢色,再動故園情。 西風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憶昔在東掖,宮槐花下聽。 今朝無限思,云樹繞湓城。 ——唐?白居易《早蟬》 蟬聲未發(fā)前,已自感流年。 一入凄涼耳,如聞斷續(xù)弦。 ——唐?劉禹錫《答白刑部聞新蟬》 高樹蟬聲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時各得身無事,每到聞時似不聞。 ——唐·雍陶 《蟬》 飲蟬驚雨落高槐,山蟻移將入石階。 若使秦樓美人見,還應一為拔金釵。 ——唐·李郢 《蟬》 只憑風作使,全仰柳為都。 一腹清何甚,雙翎薄更無。 伴貂金換酒,并雀畫成圖。 恐是千年恨,偏令落日呼。 ——唐·陸龜蒙 《蟬》 露滌清音遠,風吹數(shù)葉齊。 聲聲似相接,各在一枝棲。 ——唐·薛濤《蟬》 蛻形濁污中,羽翼便翾[xuān]好。 秋來閑何闊,已抱寒莖槁。 ——宋·蘇軾《蟬》 獨蟬初唱古槐枝,委曲悲涼斷續(xù)遲。 雨后忽聞誰最苦,異鄉(xiāng)孤館憶家時。 ——唐·子蘭《蟬二首》之一 深藏高柳背斜暉,能軫[zhěn]孤愁感昔圍。 猶畏旅人頭不白,再三移樹帶聲飛。 ——唐·盧殷《晚蟬》 一聲清溽暑,幾處促流年。 志士心偏苦,初聞獨泫然。 ——唐·雍裕之《早蟬》 早蟬孤抱芳槐葉,噪向殘陽意度秋。 也任一聲催我老,堪聽兩耳畏吟休。 得非下第無高韻,須是青山隱白頭。 若問此心嗟嘆否,天人不可怨而尤。 ——唐·賈島《早蟬》 悄悄山郭暗,故園應掩扉。 蟬聲深樹起,林外夕陽稀。 ——宋·游九言《聞蟬》 新蟬忽發(fā)最高枝,不覺立聽無限時。 正遇友人來告別,一心分作兩般悲。 ——唐·賈島《聞蟬感懷》 細聲頻斷續(xù),審聽亦難分。 仿佛應移處,從容卻不聞。 蘭棲朝咽露,樹隱暝吟云。 莫遣鄉(xiāng)愁起,吾懷只是君。 ——唐?方干《聽新蟬寄張晝》 蟬發(fā)一聲時,槐花帶兩枝。 只應催我老,兼遣報君知。 白發(fā)生頭速,青云入手遲。 無過一杯酒,相勸數(shù)開眉。 ——唐·白居易《聞新蟬贈劉二十八》 蟬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 病覺離家遠,貧知處事難。 真交無所隱,深語有馀歡。 未必聞歌吹,羈心得暫寬。 ——唐·楊凝《與友人會》 楚人方苦熱,柱史獨聞蟬。 晴日暮江上,驚風一葉前。 蕩搖清管雜,幽咽野風傳。 旅舍聞君聽,無由更晝眠。 ——唐·戴叔倫《和尉遲侍郎夏杪聞蟬》 風蟬旦夕鳴,伴葉送新聲。 故里客歸盡,水邊身獨行。 噪軒高樹合,驚枕暮山橫。 聽處無人見,塵埃滿甑[zèng]生。 —— 唐·趙嘏《風蟬》 荷香清露墜,柳動好風生。 微月初三夜,新蟬第一聲。 乍聞愁北客,靜聽憶東京。 我有竹林宅,別來蟬再鳴。 不知池上月,誰撥小船行。 —— 唐·白居易《六月三日夜聞蟬》 落日早蟬急,客心聞更愁。 一聲來枕上,夢里故園秋。 —— 唐·陸暢《聞早蟬》 散影玉階柳,含翠隱鳴蟬。 微形藏葉里,亂響出風前。 —— 唐·李世民《賦得弱柳鳴秋蟬》 在你們那兒,蟬叫啥名?小編家鄉(xiāng)把蟬叫作 ma ji liao zi |
|
來自: 江上向東數(shù)峰青 > 《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