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真想讓McIntosh MA8000就此常在公司試聽室。它太好聽,太實用,也太漂亮。 它的聲音相當大氣,誠如它的身材一樣,就連聽室內(nèi)樂,都不是小家碧玉,關鎖在兩個音箱中間的一小池天地。它的速度飛快,音樂中的瞬息變化,似乎音樂里的全部細節(jié)都在我的掌握之中。播放音樂收放自如,既能散發(fā)雄渾氣魄,亦可表現(xiàn)細致精微。聲音的密度極佳,形體鮮明,音場透明,舞臺開闊,定位明確。MA8000,太好聽了。
它有300W的輸出功率,可以從容應付各樣的音箱。10組模擬輸入,5組數(shù)字輸入,總計15組輸入,很難想象有不夠用的一天。內(nèi)建唱頭放大,兼有MC、MM輸入,還可調(diào)整容抗、阻抗,足以適應各樣的唱頭。內(nèi)建耳機擴大機,是獨立的線路,可以搞定20歐姆到600歐姆的各種耳機。內(nèi)建DAC,支持的位深度可達32bit,取樣率則最高為192KHz,透過USB連接,還可接受DSD訊號。具有8個頻段的EQ調(diào)整,可依個人喜好調(diào)配出喜愛的音色,也能針對空間的響應適度調(diào)節(jié)以達平衡。此外,只要拔掉級間跳線,它本身亦可單獨當前級或后級使用。MA8000,太實用了。 古典的外貌,是McIntosh器材最迷人的地方。就算沒有大眼睛,那透著光的玻璃面板,加上金屬制的復古旋鈕,即使不播音樂,無形中也散發(fā)著人文氣質(zhì)。面板上的兩個藍色表頭,分別顯示當前左右聲道的功率輸出狀態(tài)。播放音樂的時候,看著那功率表的指針來回跳動,就像是配合著音樂跳舞一般。也有其他廠商在擴大機上做表頭,但就屬McIntosh的藍眼睛能有叫人一見便永遠記得。MA8000,太漂亮了。 它能這么好聽,這么實用,這么漂亮,都是有原因的。McIntosh工程團隊在MA8000上下足了功夫。
以電磁開關取代機械繼電器 在前級部分,他們使用的電磁開關(Electro-Magnetic Switching),是以玻璃管封裝無氧氣體(oxygen-free atmosphere),兩端再以細導線伸出做接腳,左右兩根導線伸入玻璃管內(nèi)的部分,有一小段重迭,兩根導線間的距離大約幾個千分之一吋而已。導線是以含鐵金屬制成,表面先鍍一層金,然后再鍍一層銠,最外面則是一層釕,后者則是傳導性能最好的金屬。這個玻璃管組件置入一個銅線圈的中央,當直流電通過線圈,就會產(chǎn)生磁場,這電磁力就會推使玻璃管內(nèi)的兩根導線彼此接觸,達成通導。因為導線位于裝滿無氧氣體的玻璃管內(nèi),因此接點永不會氧化,就算使用多年,也能始終維持低阻抗特性。MA8000里面所有的訊號開關都使用這種電磁開關,一共享上了35個。
音量采數(shù)字控制,保留EQ調(diào)色盤功能 再來,在音量控制方面。這往往是擴大機上最常被使用的一個功能,而且會深刻影響聲音質(zhì)量。McIntosh認為傳統(tǒng)機機械式的或可變電阻式(audio taper)的音量控制器不可信賴,一來它們可能有左右聲道不平衡的問題,二來長期使用下可能會老化導致出現(xiàn)雜音。McIntosh的解法則是透過微處理器的數(shù)字控制,并結合傳統(tǒng)的McIntosh音量控制衰減器,做成電子式的音量控制。透過數(shù)字控制,能以達到寬動態(tài)、低失真、低噪音的目的。 前面板中央一排旋鈕是EQ調(diào)整,總計8個頻段,可供使用者依據(jù)需求調(diào)整。現(xiàn)代的Hi End音響保留EQ調(diào)整者不多了,理由便是要聽見更純凈的聲音,這些位于前級的調(diào)整線路越少越好,且認為EQ調(diào)整就是一種染色。如果您也持這種想法,MA8000有個EQ ByPass的鍵,按下之后,便可跳過EQ線路,享受直通的純粹音色。不過,如果空間會有某些頻段的駐波,透過EQ的幫忙,可以減少該頻段被特別凸顯,進而達到聽感上的平衡。MA8000的EQ調(diào)整每個頻段都有+/- 6dB的范圍可調(diào),當旋鈕停留在中央時,表示不對該頻段做任何增益。MA8000的原廠說明書里還有一頁各種樂器音高的頻譜示意表,讓您知道做了任何EQ調(diào)整后,會影響哪些樂器的表現(xiàn)。McIntosh里面,還是有一顆愛樂的心。
堅持在晶體機上使用輸出變壓器 在整個放大線路上,包括電壓放大和電流放大級,McIntosh都適度地采用了負反饋,以求MA8000的頻率響應更寬廣,工作也能更線性。功率晶體選用了ThermalTrak新開發(fā)的晶體,工作溫度低,失真也低,本身還具有溫度監(jiān)控功能,確保功率晶體在適當?shù)臏囟拳h(huán)境下工作。后級線路為Dual Mono設計,左右聲道各自立于機箱后方左右兩側(cè),鎖在大型散熱片上。雙單聲道設計有助于提升分離度,避免串音影響。原廠強調(diào),MA8000的放大線路為高效能設計,因此溫度控制得很好,加上散熱片的協(xié)助,能夠讓擴大機不會過熱,也免于使用風扇。這點確實不假,我在試聽室里播放音樂,長達四個小時之后,機箱溫度依然很低,低到幾乎相近于關機狀態(tài)的溫度。 當然,MA8000既然是McIntosh的產(chǎn)品,當然少不了輸出變壓器。一般晶體擴大機不會設置輸出變壓器,但McIntosh則堅持在晶體機上加裝輸出變壓器。沒有輸出變壓器的擴大機在搭配音箱時,輸出會隨著音箱阻抗變化而改變,裝了輸出變壓器,就能維持恒定的功率輸出。如果沒有輸出變壓器,音箱的阻抗下降,會導致擴大機必須輸出更多電流,這就使功率晶體的工作溫度提高,長期下來,會降低其使用壽命。輸出變壓器就好比是擴大機和音箱之間的橋梁,如果不幸擴大機線路異常,出現(xiàn)直流輸出,也會阻斷在輸出變壓器這關,進而保護了音箱。這個輸出邊壓器是McIntosh以特殊制程制作,不稱之為output transformer,而叫Autoformer,具有高帶寬(15Hz~100KHz)、低失真的性能。
電源供應充沛,安全保護周到 McIntosh也非常重視MA8000的電源線路。使用了一個能以連續(xù)輸出13安培的電流的變壓器,單一個變壓器,就重達14.7公斤。兩顆大型的濾波電容,上頭印有McIntosh的字樣,是為訂制品;兩顆電容可容納140焦耳的電力。這樣的配置,讓MA8000即便遇到音箱阻抗劇烈變化,低至1、2歐姆,也能輸出50安培以上的電流,以應付音箱的無情需索。為了能讓擴大機的電源供應維持在最佳狀態(tài),內(nèi)部配置了一枚MPC1500微處理器做控制器,提供穩(wěn)定的電壓并作為保護裝置。機背后方成排的trigger控制端子,能讓用家連接更多McIntosh的產(chǎn)品,而且這樣的電源電路設計,讓您在一鍵觸發(fā)所有設備時,也能確保器材安全,不會燒壞。 除了輸出變壓器的設置,以及具有保護控制的電源線路,MA8000還有一個稱為Power Guard的保護線路。這個保護線路能夠消除所有峰質(zhì)輸出的切削失真,如果失真出現(xiàn)在可聽的范圍內(nèi),會讓人不愉快,但我們會察覺到。更可怕的是在可聽范圍外的失真(ultrasonic distortion),這可能燒掉音箱的高音單體。Power Guard線路監(jiān)測輸入和輸出的波形,在正常情況下,這兩個波形應該是一樣的;一旦擴大機過載,輸出波形可能就與輸入波形不同。倘若兩者波形差異達0.3%,Power Guard線路就會自動調(diào)節(jié)輸入音量,降至非過載的狀態(tài),避免繼續(xù)出現(xiàn)失真,進而造成傷害。這個Power Guard線路不但能消極的限制輸出在安全范圍內(nèi),還能積極地確保MA8000在額定輸出時無失真。實際操作時,當然沒有遇到MA8000過載的情況,但是一開機,前面板有兩顆橘色的燈光會亮起,表示Power Guard線路正在啟動,幾秒鐘后,燈光熄滅,MA8000才進入工作狀態(tài)。
搭什么音箱都好聽 在U-Audio的試聽室里搭配數(shù)款不同價位的音箱,包括不到五萬元臺幣JMR Lucia和KEF LS50,也有Burmester B10、Audiovector SR3 Avantgarde及Capriccio Continuo Admonitor Preference Plus加Submonitor MKIII低音柱組合,我感覺,不管是什么音箱,只要接上MA8000就有種受到十足控制的感覺,書架音箱如此,落地音箱如此,加上低音柱的CC音箱也是如此。 雖然這是越級搭配,但當我把平價的JMR Lucia和KEF LS50接上MA8000,音箱的性能便更能彰顯無疑。與Micromega MyAmp及Linear Acoustic LAV-60 II這樣比較「門當戶對」的擴大機搭配起來,音箱一接上MA8000的進步是很明顯的。與MyAmp相較,MA8000提供了JMR Lucia更豐富的細節(jié)和高密度的聲音;與LAV-60 II相較,MA8000提供了KEF LS50除了密度增加,聲音的安定性也更高,同樣活生,卻少了毛邊和噪感。
當它搭配了Burmester B10的時候,音場開闊而且透明,聲音相當開放大器,而且低頻兇猛。B10的中低頻在書架音箱中,稱得上高手中的高手,搭配MA8000時,推出來的氣勢,若非眼見,根本不會相信在聽書架音箱。至于Audiovector SR3 Avantgarde,這個音箱的聲音密度和厚度都好,搭上MA8000,則讓它盡展層次表現(xiàn)的能力,聲音能有密度,有實體感,還能保有豐富的明暗層次以及微動態(tài)細節(jié),這能不好聽嗎? 至于搭上U-Audio試聽室的參考音箱CC Admonitor加低音柱時,MA8000把那難搞的低音柱,制伏的服服貼貼的。這音箱的接法是,書架音箱Admonitor可以單獨使用,若要搭配低音柱Submonitor,則以跳線和低音柱的上方端子相連,擴大機則接在低音柱的下方端子上。也就是說,從擴大機傳送過來的電流,是先送到低音柱,低音吃飽了再給Admonitor的中高音。根據(jù)經(jīng)驗,有的擴大機接上別的音箱都能從容自在,但接上CC這Submonitor,就顯得有點蹩手蹩腳,低音要嘛出不來,要嘛糊糊笨笨的,高音則怕活潑過頭。要能把CC這音箱推得好,擴大機可不能沒有兩把刷子。
十足的控制力,讓CC音箱乖乖聽話 播放大編制的管弦樂,MA8000讓CC音箱重現(xiàn)了了一個開闊深邃而且層次分明的音樂舞臺。樂器的音色和質(zhì)地非常鮮明自然,而且還能維持一流的密度。有的擴大機能夠活生,卻不能兼顧密度和厚度,有的擴大機能有很好的音質(zhì),卻不見得能夠開放透明。MA8000在這些表現(xiàn)上堪稱一流。以魯普擔任鋼琴演奏,普列文指揮倫敦交響樂團的舒曼鋼琴協(xié)奏曲為例,我聽見了迷人的鋼琴。那琴聲的密度極佳,在強奏時,力量灌注所迸發(fā)出來的能量,放的強也放的快,低音和弦富有重量,很能充分顯現(xiàn)樂器之王的權威和架勢。到了抒情溫柔的樂段,鋼琴放慢了腳步,那霎時出現(xiàn),又旋即消散的光暈,真是美的迷人。舒曼透過分解和弦將鋼琴的的和弦音轉(zhuǎn)化成更具裝飾性的華麗美感,這些音色的層次變化以及華麗感,都在這系統(tǒng)上表露無遺。MA8000真是把CC Admonitor高音最美的一面給呈現(xiàn)了出來。 美麗的光澤感,也見于弦樂。雖然以絲綢的質(zhì)地和光澤來形容弦樂的美,早已是行文老套。但我還能怎么去描述那樣的美感呢?一片片地,漂著,浮著,像是海面粼粼波光,又像是魟魚那飄然優(yōu)美的身段,在海中悠游浮沈,旖麗而行。我也聽見了相當圓潤立體的木管,音色圓潤溫和是木管的特色,但MA8000以一種極有說服力的手法表現(xiàn)出這木管之美。第一樂章一開頭是鋼琴富有精神的序奏,緊接著進場的雙簧管,那聲音真是寫實,而且可以明顯感覺到樂器定位退到后方,與序奏的鋼琴有著明確對比。發(fā)聲體的形體感很好,似乎可以感覺到樂手一邊吹奏一邊搖晃著上半身。在后面的主題中,有一段繾綣纏綿的鋼琴與單簧管的對話,那相互應答的畫面感真是活生。當音樂速度加快,力道加強時,MA8000總能把音樂當中的速度和力量表現(xiàn)出來,音樂的起落明快,毫不拖泥帶水。 輕易推出音樂的大氣與恢弘 聽到阿胥肯納吉指揮愛樂管弦樂團的西貝流士「芬蘭頌」,那也是過癮至極。樂曲開頭是以長號搭配法國號、低音號吹奏,長號有著渾厚力道和溫暖燦爛的金黃光澤,法國號圓潤、低音號粗獷,低音大提琴也以拉奏長音伴著,一面襯在底部,一面柔化聲音;之后,小號加進來,更增添了輝煌感。MA8000把CC Admonitor的高音控制的真好,把那燦爛輝煌感充分表達了出來,卻又一點不覺得生硬刮耳。后方襲來的定音鼓,相當有顆粒感,鼓聲是一顆一顆,飛快地擊出,結實而且有力。弦樂的密度極好,富有「織體感」,綿密而有層次。低音大提琴緩慢而悠揚的沈吟,厚實飽滿的低頻在看似平和下卻深深震撼人心。在管樂弦樂齊放之際,三角鐵在后方敲響,那清脆的響聲穿透樂團厚重的包裹,清亮之余還見飄逸。MA8000讓CC音箱拋開秀麗陰柔的形象,展現(xiàn)了雄渾壯闊的氣勢,那開闊的三維音場,帶出了寬廣空間,讓音樂更能奔放揮灑。 收放自如又快速,音樂表現(xiàn)力十足 聽Astoria樂團演奏Piazzolla的Adios Noni?o,開頭的鋼琴,強勁豪邁的彈奏,那琴音的重量感、共鳴帶出的琴體規(guī)模,幾可以假亂真,甚至透過錄音聽見的,好似比真實鋼琴還要壯碩。MA8000可以帶出音樂的許多細節(jié),能把這些細微之處用放大鏡般呈現(xiàn)人前,但又保持著相當好的平衡,不至于讓細節(jié)躁煩了你。聽那琴鍵擊下瞬間產(chǎn)生的能量感,沖擊著耳朵;那低音和弦的琴弦振動,連帶著平臺琴碩大琴箱的豐富共鳴;這就是MA8000幾可亂真的本領。小提琴和大提琴拉奏時,弦樂器的質(zhì)感甚好,樂音聽來滑順自然,絲毫沒有粗礪感。在表現(xiàn)狂野情緒時能恰如其分,一點不會毛躁激進,在表現(xiàn)柔美浪漫時,又能深情款款,如歌如訴。打擊樂和手風琴活潑而且活生,增添了音樂的動感。 在表現(xiàn)低音方面,MA8000亦是杰出。以Jean-Louis Rassinfosse和Jean-Philippe Collard-Neven的爵士專輯「Second Move」為例,專輯第二軌「You Must Believe in Spring」是法國作曲家Michel Legrand的名曲之一。這曲子由兩位爵家改編之后,僅以一把低音大提琴和一架鋼琴演出,開頭的75秒,完全是低音大提琴的獨語。那bass的琴聲龐大飽滿,每一個撥奏,可以感覺到琴弦從拉撐開來的緊繃狀態(tài)忽地松弛,琴弦急速振動下,引起空氣和琴板共振,進而震蕩出一個個深沈音符。當聽到這里,不禁要大大夸贊MA8000,不但把這低音沈潛表現(xiàn)得好,低音下的去,飽滿有力,而且這低音域解析力實在出色。后來加進的鋼琴,溫暖圓潤,仍是高密度、高實體感的琴聲。能夠讓演奏聽來滿有真實感,這音樂中的情感就能自然流露。 能量,能量,能量 低音的震撼不僅是double bass,播放管風琴時更讓我驚嘆連連。以Olivier Latry演奏巴黎圣母院的管風琴錄音為例,聽當中的Louis Vierne的「Carillon de Westminster」西敏寺的鐘聲,Latry手上的彈奏控制著簧管發(fā)聲,奏出笛音和簧管音的繽紛綺麗,另一面,腳踩鍵盤營造出深沈渾厚的低音。MA8000要讓CC Admonitor的中高音展現(xiàn)出簧管的多彩音色一點不是問題,讓我大呼過癮的是低音。透過CC低音柱,低音柔和輕緩,卻又有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卻又叫人難以承受的重量,像是身處深山,踏入濃厚沉重的霧氣之中,被一種魔法般的力量糾纏著心口,無法掙脫又不想掙脫。這低頻震得天花板的輕鋼架都不禁嘎吱作響,終將我從鐘聲魔法里喚醒?!改芰磕芰磕芰俊?,我在筆記本上寫下三次。 MA8000放起流行樂,那快若閃電的速度感,能夠讓鼓聲顯得明快、果斷,而且滿有力量。聽Metallica的同名專輯,Lars Ulrich的鼓聲著實要了人的命,大鼓有大鼓的重量,tom有tom的重量,每一聲都要打到人心窩里頭;聽「Sad but True」和「Holier than Thou」,都叫人大呼過癮。電吉他的飛馳尤若電光石火,叫人聽得好像看得見斑斕炫麗的光影。聽到這里,我實在覺得McIntosh透過MA8000給我上了一課。雖說擴大機的阻尼因子影響對音箱的控制,阻尼因子越高,音箱控制力越好。但MA8000卻以實際表現(xiàn)挑戰(zhàn)我的既有認知。原廠標稱的阻尼因子為「>40」,這是多少?41也是大于40,400也是大于40,這到底是多少?但聽過之后,我完全可以不理會這個數(shù)字。因為連CC Admonitor加Submonitor組合,它都能控制得這么好,就算它只有41,它的控制力表現(xiàn)已經(jīng)說明一切了。MA8000的音箱控制力,是完全無須擔心的一環(huán)。 內(nèi)建DAC、唱放、耳擴,全都有水平之上的表現(xiàn) 以上測試,除了芬蘭頌是用North Star Model 192 MKII轉(zhuǎn)盤搭配USB DAC 32播放CD,其他音樂都是用Audirvana播放儲存在MacBook Pro硬盤中的.aiff檔,透過USB線送給MA8000內(nèi)建的DAC來解碼。以USB連接,DAC最高支持到32bit/ 192KHz,以S/PDIF端子連接,則最高支持到24bit/ 96KHz。以今日的DAC動輒384KHz甚至768KHz的規(guī)格來看,并不怎么引人側(cè)目,但實際使用上,卻能讓人滿意,無論在動態(tài)、細節(jié)、低音域解析、音場再現(xiàn)等方面,它都有水平,就算面對臺幣售價5~10萬等級的DAC單機,也不會漏氣。 MA8000配備了MM/MC各一組唱頭放大輸入,而且MC唱頭的阻抗、MM唱頭容抗皆可調(diào)整,因此無論用家使用什么唱頭,都能有良好匹配。MC唱頭因為輸出低,因此唱頭放大的電平就比較高,除了音樂訊號被放大,噪音也會被放大,因此MC放大特別講求低噪訊。MA8000內(nèi)有一個專屬的電源供應,提供干凈的電源給MC線路,讓MC放大得不受干擾,底噪更低。試聽時,我以EAT的C-Major唱盤,搭配Ortofon Blue Quintet唱頭(MC),聽到細節(jié)豐富、層次分明、輪廓立體的音樂。以「Kind of Blue」為例,Miles Davis的小號聲音厚度頗佳,一點不會尖銳刺耳,還泛著金黃微暖的光澤;John Coltrane的次中音薩克斯風,形體清晰飽滿卻不過大過厚,能聽得空氣在管壁碰撞的質(zhì)感;Connonball的中音薩克斯風則流暢無比,吹奏時許多細節(jié)皆可聽聞;Bill Evans的鋼琴顆粒飽滿,圓潤有密度;Paul Chambers的貝斯撥彈,深沈而龐大,像是煙斗客吞吐著煙霧,一口一口,由遠而近,散漫將來。 聽起大編制的音樂,可顯出寬大深遠的音場,而且聲部分離相當好。以杜普蕾演奏、巴畢羅里指揮倫敦交響樂團的艾爾加大提琴協(xié)奏曲為例,大提琴獨奏鮮明活生,音色濃郁又有解析,那弓弦交會在嗯嗯吟語之間,唱著深情與眷戀。豐富的解析力,讓杜普蕾的演奏身段彷佛可見,當琴弦壓下低音時,還可聽見些許擦弦質(zhì)感,可見其細節(jié)呈現(xiàn)力不俗。我怎知這是MA8000的唱頭放大的功勞呢。我對照了EAR 834P,后者的音色較為濃郁,如果MA8000表現(xiàn)紅色是玫瑰紅(rose red),那EAR 834P就是酒紅(wine red);而且MA8000也比EAR 834P的音場更清晰寬大,聲線更分明,細節(jié)更豐富。所以,千萬別把MA8000的唱頭放大僅僅當作附屬功能,它的表現(xiàn)甚好,我認為有10萬元臺幣唱放的水平,這樣,連著DAC一起算將下來,MA8000的擴大機豈不只有35萬臺幣了? 至于那在前面板左下方的6.3mm耳機插孔,您也別忽略了,這可是McIntosh的另一個真心獻禮。使用時,需要先在面板上切掉音箱輸出,不然耳機唱耳機的,音箱唱音箱的。我以Pioneer SE-Master1搭配使用,覺得MA8000的耳機輸出非常中性自然,而且速度就像當作擴大機使用時一樣飛快。這讓屬性較溫的Pioneer SE-Master1聽起來顯得較有活力。它的耳擴同樣是細節(jié)信息豐富,高頻明亮鮮活,中頻自然率真,低頻則收束快速,讓SE-Master1柔美溫潤的本質(zhì)顯得更果決、更利落一些。這樣的耳擴本事,恐怕能與市售單機臺幣3、5萬元等級者相較,這樣一算,MA8000又更便宜了。
聽過,就讓人想留它下來 試聽McIntosh MA8000真是件讓人愉悅的事情,它有著豐富的功能,DAC、唱頭放大、耳機放大,什么都給你了,而且表現(xiàn)還很出色,就算與市售中階單機相較也不遜色。加上它前后級可分離,擴充使用更廣泛,300W的輸出功率,幾乎可說推什么音箱都沒問題。就在截稿前一天,Dynaudio Contour 60進駐試聽室,我當然也把它接起來聽了,啊,又是一番不同的風貌,與CC音箱組合截然不同的身段。Contour 60沒有那艷麗華貴的高音,聲音直來直往,而且聽起來更為大氣。如果可以,如果有需要,要我為MA8000搭配Contour 60再寫一篇試聽記,我也愿意。 MA8000真的不能留下當參考機嗎? 器材規(guī)格 型式:合并擴大機 輸出功率:300瓦/2, 4, 8歐姆 總諧波失真:0.005% 訊噪比:114 dB 輸入端子:高電平:平衡XLR×2,單端RCA×6;唱頭放大:RCA×2(MM、MC各一組) 輸出端子:平衡XLR×1,單端RCA×1 數(shù)字輸入:USB×1、同軸×2、光纖×2 頻率響應:20Hz–20kHz(+/-0.5dB) 阻尼因子:>40 最大電壓輸出:16V平衡、8V非平衡 尺寸:444.5×239.7×558.8 mm(W×H×D) 重量:擴大機45.4公斤,整箱重60.3公斤
【新品速遞】阻抗變化也不怕:麥景圖McIntosh MA7900合并擴大機 【推薦搭配】交織出活生音樂:勢霸SONUS FABER OLYMPICA II + 麥景圖MCINTOSH 【搭配推薦】鮮活靈動的KEF Reference 5特仕版 巧搭麥景圖McInto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