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過后的王朝是什么?相信99%的人都會說南宋,其實在兩宋之間還有個朝代,即大楚王朝,也叫張楚王朝,世人稱為偽楚政權(quán),在風(fēng)雨縹緲的宋末,這個傀儡政權(quán)只存在了33天,一帝而亡,當(dāng)朝皇帝即為賣國賊張邦昌。 看過《說岳全傳》的肯定都對張邦昌這個人十分熟悉。張邦昌被列為千古罪人,十惡不赦的賣國賊,竊國大盜!《說岳全傳》里兩大奸臣,第一位就是張邦昌,然后才是秦檜。 歷史上也把張邦昌同秦檜、蔡京、賈似道、劉豫等列為宋朝10大奸臣?。ǖ谌唬谝徊叹?,第二秦檜) 說岳全傳 張邦昌,字子能,北宋末大臣。進士出身,徽宗、欽宗朝時,歷任尚書右丞、左丞、中書侍郎、少宰、太宰兼門下侍郎等職務(wù)。 在《說岳全傳》中張邦昌在出場時是武狀元考試的主考,岳飛作為武舉參加考試,結(jié)果處處被張邦昌刁難,在岳飛槍挑小梁王柴桂之后,張邦昌氣急敗壞,要將岳飛斬首示眾,幸虧牛皋等兄弟相救才幸免于難。 后來張邦昌又成了金國的內(nèi)應(yīng),用計將北宋皇帝的全部家底都作為禮物給了金人。金兵圍開封時,他力主議和又把康王趙構(gòu)誆去金營為質(zhì)。最后又把讓徽、欽二帝誆進金營,加速了北宋的滅亡。 因為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在民間家喻戶曉,因此賣國求榮的張邦昌也就成了遺臭萬年的逆賊。以至于張邦昌的家鄉(xiāng),今河北東光縣大龍灣鄉(xiāng)一直拒絕承認張邦昌是大龍灣人??梢娖涑裘阎尲亦l(xiāng)人都顏面無光。 張邦昌畫像 其實小說歸小說,歷史歸歷史,小說只能代表作者心中的歷史,和真實的歷史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拿張邦昌其人來說,就是典型的被小說給黑了一把。那么歷史上真實的張邦昌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其實,他一生謹(jǐn)慎,前怕狼后怕虎,從來就沒有做過皇帝夢,也沒有過好皇帝癮,骨子里更不敢背叛大宋,是絕對不敢賣國的。要說他是叛臣,還真有點冤。而他莫名其妙地被推到一個九五之尊的位置,從而遭到千夫所指,萬民唾罵,最終也因此而喪命,可以說他是整個兩宋最冤的一個官! 張邦昌所處的北宋王朝,已經(jīng)到了日落西山,風(fēng)雨飄搖的時候。那時,金軍攻勢凌厲,直達東京城下。京城百姓人心惶惶。宋徽宗見江山不穩(wěn),便傳位太子,自己帶著家眷及一般奸臣逃之夭夭了。 宋欽宗劇照 剛剛登基的宋欽宗,啟用抗戰(zhàn)派李綱。軍民同仇敵愾,使京城得保。 金軍見攻城不下,就假請宋方派代表議和。而代表帶回的結(jié)果是:土地上,大宋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zhèn)給金方。物質(zhì)上,金成串,馬上萬,緞若干。同時,還要求宋朝王室及宰相作為割地送款的人質(zhì)。 這時的宋廷一片混亂。主戰(zhàn)派和主和派吵鬧不休,宋欽宗六神無主。 張邦昌在徽宗朝歷任尚書右丞、左丞、中書侍郎,到欽宗繼位時被拜為少宰,這些職務(wù)都屬于副宰相。 由此張邦昌進入了北宋政壇的高層,參與重大決策。張邦昌雖說是副宰相,不過當(dāng)時的副宰相也多,而且朝綱由以蔡京為首的“六賊”把持,所以張邦昌顯得也不怎么起眼。 北宋六賊 他第一次走入后人的視野里也就是陪伴康王趙構(gòu)到金國為質(zhì)。此時正是金國大軍壓境之時,金國軍隊圍困開封時要求北宋派一位親王過去當(dāng)人質(zhì),于是康王趙構(gòu),也就是未來的宋高宗主動請纓到金國為質(zhì)。 同時帶去了一支使團,帶隊的就是張邦昌。張邦昌和趙構(gòu)在金營里呆了幾個月,可以說也算是患難之交了。 人有意外福禍,事有節(jié)外生枝。偏偏就出現(xiàn)了個“愣頭青”式的人物姚平仲,他要夜襲金營救康王趙構(gòu),結(jié)果大敗而歸,還惹得金人大怒。 金人提出,宋朝皇帝必須親自簽字割讓三鎮(zhèn)土地方可退兵。欽宗慌忙照辦,又送去肅王趙樞作人質(zhì)才換回了趙構(gòu)和張邦昌。 姚平仲 張邦昌回來后,給欽宗匯報了在金營如何照顧趙構(gòu),如何與金人斡旋,又如何保持大宋的尊嚴(yán)等等。欽宗看他如此忠誠,就任命他為河北割地使,由少宰提拔為太宰。 這時的張邦昌不但是大宋的紅人,他也為金人所矚目了。 后來宋金議和,北宋用越王趙偲替換康王趙構(gòu)為質(zhì),最終北宋王朝在付出了千萬兩白銀以及北方三鎮(zhèn)還有幾千名女人的代價后終于讓金國撤兵,按金人所提條件一一兌現(xiàn),金軍暫時撤離,大宋有了暫時的安定。可是那些王公貴族卻又開始花天酒地起來。宋徽宗也風(fēng)流倜儻地回到東京。 靖康之變,欽宗、徽宗被俘 張邦昌開始行使行政部門的職權(quán),主戰(zhàn)派們老咽不下心中那口惡氣,就彈劾他泄露情報,里通外國,是個大特務(wù)大內(nèi)奸。宋欽宗也感覺,割地賠款實在窩囊,在壓力和惱怒下就免了張邦昌的宰相職務(wù)。 這一著,是金人求之不得的。金人的目的就是欲圖中原,罷免張邦昌正好給金人一個“大宋沒有誠意和睦相處”的借口。 金軍于1126年9月,兩路軍馬,兵合一處。得到宋國財物充養(yǎng)的金軍,兵強馬壯,兵鋒所指,如入無人之境。11月大宋東京城陷落。 金兵俘虜大宋賓妃 宋欽宗悔恨不該罷免張邦昌,這時連一個與金軍和談的人也沒有了。他只好親自去與金軍商談投降事宜,卻被金軍斷然拒絕。金軍趁機把徽欽二帝及王公貴族囚禁起來,又把京城劫洗一空。 金軍萬萬沒有想到,大宋竟這樣不堪一擊的亡國了。瞬間,天上掉下一個若大的餡餅,一時還真難以消化。 金主召集大臣商議,這餡餅怎么吃?有人建議,找一個與金人和好的能左右局勢的宋朝官僚,幫我們統(tǒng)治,這個大餡餅,我們就能慢慢吃。金主大悅,扶持傀儡,此乃上策。 靖康之恥 金軍在俘虜了北宋兩位皇帝后,需要再立一個傀儡政權(quán),找出一個聽話的宋人傀儡,以便安撫局面,又能滿足自己的利益。(這套把戲800多年之后的日本鬼子也喜歡使)。不過金軍認識的宋人畢竟有限,于是便讓宋朝內(nèi)部自己選出一個。但有個條件,這個傀儡皇帝不能姓趙,一定得是異姓人。 留守開封內(nèi)城的大臣們都犯了難,誰都知道這個位置意味著什么,誰愿意擔(dān)這個千古罵名?因此人選遲遲也出不來。 而金人卻沒有那么好的耐性,金軍統(tǒng)帥完顏宗翰,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國大太子粘罕發(fā)出了最后通牒,3天之內(nèi),要么趕緊選出個人來,要么金軍就殺進城里屠城。 他這么一威脅果然管用,結(jié)果人選還真出來了。尚書員外郎宋齊愈在自己的手心上寫了三個字給別人看,看到這三個字大點人都如獲至寶,一致同意,這三個字就是“張邦昌”。宋齊愈和張邦昌有私仇,因此關(guān)鍵時刻踹了他一腳。 張邦昌見自己被選中如五雷轟頂,直接就癱坐在地上了,他本身就是個膽小怕事的人,也沒有任何不臣之心,哪敢去座這個大位呢?他的反應(yīng)是很激烈的,據(jù)金人筆記記載,張邦昌哭倒在地,要頭撞柱子尋死,被救下。 但也遲遲不肯答應(yīng)。金人也終于失去耐心,你不是不愿意嗎?那就別怪我們不客氣了,三月初七你要再不答應(yīng)我們就屠城了。群臣見狀勸他說開封城的百萬老百姓的身家性命都在你手,你要不答應(yīng)金人殺進來恐怕就要血流成河了。 張邦昌也不愿意看到這樣的場面,也想因為自己的原因讓百萬百姓遭殃,所以萬般無奈之下只好從命。 于是在公元1127年三月初七即皇帝位,國號“大楚”,又名“張楚”,后人稱“偽楚”!同時建立的還有劉豫的偽齊政權(quán),南宋的版圖即繼承了偽楚的疆域! 劉豫的偽齊 當(dāng)皇帝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但對于張邦昌來說卻是個十足的噩夢,那一天他是在痛哭中登上大寶,他似乎預(yù)見到了自己的下場比徽欽二宗更慘。 此時金兵大肆搜刮了開封城好幾個月仍然不滿足,張邦昌一怒之下親自去和金人交涉,結(jié)果還頗有成果,金人終于停止了對開封城的搜刮,也沒有毀壞趙家宗廟。 而金兵始終沒有屠殺開封百姓,這對于從蠻荒之地殺來還有完全開化的他們來說也屬難得了。這其中張邦昌的斡旋也起了很大作用。另一方面張邦昌也主持了開封城重建的工作,使得老百姓的生活逐漸恢復(fù)正常。 于是金兵帶著兩位宋朝皇帝以及數(shù)不清的金銀財寶心滿意足地走了。張邦昌也正式開始了他的傀儡皇帝生涯。 張邦昌劇照 登基這天,天色陰沉,張邦昌的臉色更陰沉。他在金人監(jiān)督下從尚書省上馬,深感時勢艱危,皇帝難當(dāng),禁不住嚎啕大哭,一直到接受冊封時還淚跡未干。他的一切禮儀都是按金人的安排進行的。 等冊封完畢金人走后,張邦昌就脫下龍袍,換上了平時的縞素服裝。在接受百官朝賀時,他拱手而立,張邦昌謙恭的說,這事本來就是為了避免生靈涂炭,本人沒有一點做皇帝的意思,更不存在篡位的意圖。以后如果有人不愿服從本官,不用見我就行了。 《說岳全傳》連環(huán)畫,張邦昌賣國 隨后,他就把辦公地點設(shè)在文德殿(皇帝的辦公地點為紫辰殿和垂拱殿),將辦公桌椅西向放置(皇帝的座位是南向放置的)。他堅決制止朝廷官員向他跪拜行大禮,當(dāng)有的官員為了巴結(jié)討好而對其跪拜時,他必定“東面拱立”。他與朝廷官員開會聊天時自稱為“予”而不是“朕”,公文往來時用“手書”而不是“圣旨”。 還不御殿、不受朝。侍從以上人員一起議事,相互稱名,日常生活不用皇帝禮儀。衣著上,他只有接見金人才更換帝服。 宋金對立 一次, 王時雍見他用拜見皇帝的禮儀說了句“啟稟陛下”,被他狠狠訓(xùn)了一頓。 張邦昌當(dāng)上皇帝后,為京城百姓做了一些好事,如,致書金主,懇請免除征收金銀。赦免囚犯、錄用官吏、豁免債務(wù),發(fā)放賑濟、撫恤死亡等。他也始終為大宋的復(fù)國做著準(zhǔn)備。 他親自到金營拜見金帥,商議了七件事,其中就有,不毀趙氏陵廟;保存留樓櫓(古時軍中用以偵察、防御的高臺);暫不遷都;請求金主五日內(nèi)撤軍等。他還請求金主釋放了一大批被俘虜?shù)拇笏喂賳T。為復(fù)辟大宋王朝掃除了障礙。 張邦昌聽說被囚禁的徽欽二帝要隨金軍北遷。就率領(lǐng)百官,身著素服,擺上香案,用祭奠天子的儀式遙祭徽欽二帝。張邦昌面對北方跪倒地上邊祭邊哭,百官也嚎啕不止。 金軍撤離時,要留一萬人幫助張邦昌維持治安,張邦昌沒有讓他們留下一兵一卒。 《說岳全傳》邦昌獻女 當(dāng)時張邦昌的后宮里還有一些前朝的妃嬪,但地位都比較低。這些人原來都不得寵,上面有的是比自己漂亮、比自己會討皇上歡心的妃子,但現(xiàn)在那些受歡迎的妃子都被擄走了,就剩下跟自己能耐差不多、零星的幾個同伴,還有一個軟弱無能的傀儡皇帝。于是便有女子在這張邦昌身上使上了“美人計”。 出人意料的是,別看張邦昌平時看起來沒有脾氣、沒什么能耐,他還真是那種軟硬不吃、死活不從的人。他有自己的小九九——凌辱前朝妃嬪,也是死罪! 這些妃嬪自然不死心——長夜漫漫,自己這大好青春怎能虛度?既然明的不行,那就來暗的吧!有個妃嬪買通了張邦昌身邊伺候他的侍者,令其將張邦昌灌醉以后,便趁機將生米煮成了熟飯。 結(jié)果,一大早,張邦昌一醒來,發(fā)現(xiàn)身邊躺著個前朝的妃嬪,而這妃嬪竟然還說木已成舟。他自然害怕得連魂兒都要丟了——張邦昌立即喚來侍衛(wèi)把這個妃嬪攆走了。 攆走她們以后,這張邦昌一身的冷汗依然未下。他左思右想,認定這不是個長久之計——前有大金虎視眈眈,后有后宮妃嬪美人計連連,說不定哪天自己就把命丟了!他趁著金人班師回朝,不斷地尋找趙氏留在國內(nèi)的舊人。 元祐皇后畫像 金軍撤離后,張邦昌就著手大宋復(fù)國之事。他先把元祐皇后迎入延福宮,尊為宋太后。又派人到濟州找到康王。之后,他又派自己的親外甥和康王的親舅舅帶著自己的親筆信送給康王。 信中說,臣只所以不死,是在等著康王回來復(fù)國。城中軍民期盼康王早日回來。隨后,又派人把玉璽送到康王的大元帥府。并懇請在康王回國之前讓元祐皇后垂簾聽政。 1127年4月11日,張邦昌把元祐皇后迎入宮中垂簾聽政。他本人則以宰相的身份搬到慈善堂辦公。至此,張邦昌演完了他的33天皇帝角色,轉(zhuǎn)入配角。 宋高宗趙構(gòu) 在公元1127年五月,趙構(gòu)在河南商丘繼位,張邦昌前去朝覲,并獻上了傳國玉璽。趙構(gòu)投桃報李,免除了張邦昌的一切罪名,還加封他同安郡王,又擢升為太傅。 但張邦昌的好日子并沒過多久,圍繞著如何處置他朝廷內(nèi)部起了很大的爭執(zhí),宰相李綱力主殺掉張邦昌,李綱是個忠臣,與張邦昌也無私人恩怨,他極力想殺張邦昌不過就是作為一個正統(tǒng)的臣子不能忍受張邦昌的僭越行為,認為這樣的人都不殺,就是對皇帝權(quán)威的蔑視。 李綱畫像 持這樣觀點的還有很多人。不過最后趙構(gòu)還是網(wǎng)開一面,將張邦昌貶到潭州即湖南地區(qū)安置。張邦昌到了潭州沒幾天,趙構(gòu)突然降圣旨,將張邦昌賜死。 原來有人彈劾張邦昌曾在深宮大內(nèi)和宮女過夜,這個罪名竟然比他自立為帝還要大,不死是不行了。最終張邦昌只得在潭州天寧寺自縊身亡。 當(dāng)皇帝的罪名都沒被賜死,結(jié)果被誣陷和宮女過夜被賜死,真可謂貽笑千年了! 至于說張邦昌到底有沒有犯這樣的生活作風(fēng)錯誤,這恐怕就和岳飛的罪名一樣實屬“莫須有”了。可是一個皇帝跟個宮女睡一夜就要被殺頭,這理由本身也是夠了! 試想張邦昌當(dāng)皇帝的那些天里,每天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怎么可能敢在大內(nèi)皇宮與宮女過夜呢?之前賓妃的美人計都不管用,怎么可能又會主動找宮女呢? 但欲加之罪,又何患無辭,恨張邦昌想除之而后快的有的是,他們買通一個宮女向皇上參奏一本不是難事。 而且這個事件也沒有經(jīng)過任何調(diào)查取證,起碼岳飛還被像模像樣地審判了幾天,最后才正式宣判。而張邦昌連審都沒審一下就直接賜死了,不得不說是比岳飛還要冤。 由此可見政治的殘酷,老實人別說當(dāng)皇帝了,當(dāng)大官都不行,張邦昌就是被別人擺了一道,最后沒有了利用價值只能用他的人頭來立威了。 更悲催的是張邦昌死后也不得安寧,岳飛被冤殺但很快就被平反了,而張邦昌被賜死后不但沒平反,反而被越描越黑。 張邦昌墓 《宋史》把他打入了奸臣傳里。而描寫岳飛的小說和影視作品里張邦昌都是十惡不赦的大奸臣。張邦昌在歷史的塵埃中,不過是個替死鬼,一個跳梁小丑。 張邦昌并未做出一件對不起大宋的事,就這樣成了個千古罪人,這個老實的小人,卻又忍辱負重,舍己為人的忠臣就這樣被輕率地被歷史定了性,這是他的悲哀,也是歷史的必然! |
|
來自: xjglyx2005 > 《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