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人們酷愛畫山水,在山水畫中我們常見到的有山石、樹木、水和人,有時我們也能看到一些亭子。有些畫中,正是因為有了亭子,畫面才變得神秘,富有趣味。亭子在山水畫中究竟有哪些審美作用呢? 趙春秋作品 江干暮雪 一、點景提神作用 倪瓚 秋亭嘉樹圖 元代倪瓚尤其愛畫亭,他的山水畫,大多都是遠(yuǎn)山近樹,樹下有座亭子,他畫的亭子在畫中的作用都大相徑庭,最主要的作用之一是“點景提神”。如他的《秋亭嘉樹圖》。亭子出現(xiàn)在一棵高大的樹下,整幅畫給人的感覺是亭中的人在仰望遠(yuǎn)處山后的紅日,這就把整幅畫恰到好處的連接起來,而不是被兩岸間的江水給隔開。聰明的畫家以一座“亭子”將整幅畫銜接起來,并使畫面變得生動傳神起來。這座“亭子”是畫家在這幅畫中的“點睛”之筆,起到了很好的“點景提神”的作用,景物被亭子裝點得自然而生動,我們在欣賞這幅畫的時候越看越覺得巧妙。 文徵明 東園圖 明代文徵明的《東園圖》圖中的近處,一座茅草亭畫得十分顯眼,畫的遠(yuǎn)處或者說是對岸是綿延起伏的小山丘,近處岸上是樹木叢生,十分繁茂,在這樣的樹叢中,畫一座亭子很是引人注目,從畫面整體看,如果沒有亭子,取而代之的是灌木叢生,圖片就會變得單調(diào)而沒有太多深層次的含義。因此,這座亭子起到了很好的“點景提神”作用,這座亭子仿佛是整幅畫的“眼睛”,它的出現(xiàn)使畫面有了生命力。亭中的老者,或在休息,或在看書,亦或是在思考……如若我們深入探究,便能發(fā) 現(xiàn)畫中可能存在的故事,這樣,這幅畫又因其內(nèi)涵而生動起來。
沈周 兩江名勝圖 之二:杭州下天竺寺圖 在沈周的《兩江名勝圖》中,可以看出亭子畫在鱗次櫛比的山間,可以讓山上的人在亭中休息透氣,從整幅圖來看,圖片下面的房屋就好比是整幅圖的“門”,山間的亭子就是整幅圖的“窗”,把整幅圖想象成一間房屋,那么有門有窗的屋子就是完整的。如果山上沒有這座小亭子,整幅圖就是房屋林立,松樹茂盛,山巒起伏,整幅畫看上去很擁擠,而亭子此時就像一扇窗戶,起到透氣作用,使整幅畫擺脫封閉。 倪瓚 紫芝山房圖 從倪瓚的《紫芝山房圖》中很顯然可以看出是上下平衡和對角平衡,這樣使畫面有種“不對稱的對稱”感,“不對稱”指的是畫面的幾何形狀上的不對稱,“對稱”指的是忽略圖片的幾何形狀,整體輪廓上的對稱,這樣會使畫面變得穩(wěn)定平衡。 倪瓚 江岸望山圖 他的《江岸望山圖》為比較明顯的斜對稱,雖然少了亭子,圖片在輪廓上算得上對稱,但是在重量上,似乎多個亭子會顯得更穩(wěn)固踏實。 沈周 倚杖尋幽圖 沈周的《倚杖尋幽圖》畫的是一個扇面,亭子在扇面的右半邊,扇子的弧度仿佛是壓彎的扁擔(dān)。假如少了亭子,“扁擔(dān)”必然要傾向左邊,于是加上亭子,畫面兩側(cè)就趨于平衡了。而且扇面兩側(cè)都有竹、字、石,唯獨不同的是左邊是橋上的人正策杖而行,右邊是亭子,亭子安置在山坡之上,亭旁樹木聳立,這樣就使得扇子兩側(cè)的物象達(dá)到了平衡。如此構(gòu)圖,甚是妙哉! 朱德潤 林下鳴琴圖 元代畫家朱德潤《林下鳴琴圖》可以說是個典型的例子。亭子處于畫面遠(yuǎn)處的山間,一層層的山猶如天空中飄渺的云,將亭子遮掩的若隱若現(xiàn)。觀看此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近處松下?lián)崆俚娜婚L老,放眼望去,遠(yuǎn)處的亭子帶我們進(jìn)入了另一個境界,它的出現(xiàn),似乎將畫面拉開了一定的層次,使得畫面變得邈遠(yuǎn)。 唐寅 溪山漁隱圖(局部) 唐寅的《溪山漁隱圖》整體看上去很平、很近,山石似乎都連在一起,但是亭子出現(xiàn)在后面的小島上,這樣就感覺亭子將前面的島嶼推開了一點距離,使得兩個島嶼不那么靠近。亭子的出現(xiàn),加深了圖片的層次感。 唐寅 東籬賞菊圖 唐寅的《東籬賞菊圖》也很有意境,結(jié)合畫作的名稱我們不難推 測出畫中意境。圖中兩位賞菊的人,原本是在亭中休息眺望,后來發(fā)現(xiàn)此時菊花開的正艷,就忍不住走出亭子,坐在石凳上就近賞菊。這個故事反映出亭子的一個重要作用——將外界無限好的景色都吸引到亭中來,勾起亭中游客的情愫。這里勾起的是游客賞菊的樂趣。 王蒙 春山讀書圖 王蒙的《春山讀書圖》亦有意境。圖中是一群文人在亭中學(xué)習(xí)朗誦。人們在山間讀書,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意境。這表明人們熱愛大自然,“春光無限好”,人們在亭中盡收大自然的美好時光,享受著大自然帶給自己的美好。 倪瓚 容膝齋圖 亭子能給我們一種歸屬感。在我們心情煩躁之時,它能幫助我們開拓心境,撫平焦躁的情緒;在我們思念家鄉(xiāng)之時,它能讓我們舉目遠(yuǎn)眺,舒緩濃郁的思情;在我們心情愉快之時,它能提供我們休憩之處,渲染愉悅的情境。 山水畫意境豐富,以上講的幾點作用或許還不夠全面,故亭子在山水畫中的作用還需要我們不斷去品味,去探索。 亭子能給我們一種歸屬感。在我們心情煩躁之時,它能幫助我們開拓心境,撫平焦躁的情緒;在我們思念家鄉(xiāng)之時,它能讓我們舉目遠(yuǎn)眺,舒緩濃郁的思情;在我們心情愉快之時,它能提供我們休憩之處,渲染愉悅的情境。 山水畫意境豐富,以上講的幾點作用或許還不夠全面,故亭子在山水畫中的作用還需要我們不斷去品味,去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