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肝炎,絕大多數(shù)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乙肝,認為這種疾病一旦患上就無法根治,都有一定的恐懼心理。 事實上,急性肝炎的預后大多良好,正常情況下都可以得到恢復。只有慢性肝炎患者才需要經(jīng)過漫長的治療,才有可能康復。 一、什么是急性肝炎?急性肝炎是指多種致病因素導致肝臟功能受損,肝細胞受到破壞,從而引起的一系列不適癥狀。 (1)病因分類:一般而言,急性肝炎可分為急性病毒性肝炎和急性非病毒性肝炎。而急性病毒性肝炎可分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庚肝六種;急性非病毒性肝炎可分為酒精性、中毒性以及脂肪肝等多種類型。 (2)有無黃疸分類:臨床上通常把急性肝炎分為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無黃疸肝炎兩類。 臨床常見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二、急性肝炎的早期癥狀有哪些?急性肝炎在臨床上有多種類型,不同類型的肝炎其癥狀表現(xiàn)極其嚴重程度均不一。 (1)發(fā)熱:急性黃疽型肝炎患者在早期期間常會出現(xiàn)發(fā)熱,或與肝細胞損害有關。一般在37.5-38.5攝氏度之間,可持續(xù)三到五天,之后可出現(xiàn)黃疽。 (2)尿黃:急性肝炎期間,由于肝炎病毒破壞肝細胞,影響其膽紅素的代謝,進而導致尿液中的色素顏色加深(顏色越深,肝細胞破壞越嚴重)。、 (3)黃疸:急性肝炎患者由于肝細胞壞死,膽紅素代謝受到破壞,從而會引發(fā)黃疽的出現(xiàn)。每日的上升幅度很快,往往超過34-51umol/L。 (4)食欲不振:急性肝炎患者的肝臟受到損害,分泌膽汁的功能會隨著降低,從而影響脂肪的吸收消化作用。從而患者會出現(xiàn)厭油膩食物,腸道不適等癥狀。 (5)肝部疼痛:急性肝炎期間的患者會出現(xiàn)肝臟腫大,從而導致肝部的疼痛之感。而為之一般不一,多在活動性加劇。 三、究竟能不能治好?一般而言,90%的急性肝炎患者是可以恢復的。在治療期間,患者需謹遵醫(yī)囑。該種疾病若是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容易發(fā)展為慢性肝炎,其治療難度將會升高。 一般而言,臨床上急性肝炎的治療以支持治療為主,而臨床輔助用藥可采用門冬氨酸鳥氨酸顆粒劑。 最后,要注意的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處于病毒復制活躍期,需要隔離處理。 |
|
來自: 云水禪心688 > 《醫(yī)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