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之夏尤其濕熱,令人倦怠,偏偏真菌、細菌、蚊蟲活躍得不行,導致各種皮膚病高發(fā)。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yī)院皮膚科主任、副主任醫(yī)師吳良才表示,最近皮膚病患者明顯增多,面對皮膚瘙癢、起皮疹,患者依然最愛自行購買藥膏涂抹,不對癥而病情加重才就醫(yī)。 指導專家 吳良才 副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yī)院 皮膚科主任 他提醒,真菌感染、濕疹、皮膚過敏其實用藥大不同,足癬亂用激素藥膏當心變嚴重。 1、足癬 足癬是足部真菌感染引起,目前的發(fā)病率為30%。足癬在老年人特別是有糖尿病等基礎病人群中高達70%。 由于患者經(jīng)常用藥不當,以及涂抹方法不對,常常給人一種足癬不能根治的誤解。其實,足癬經(jīng)過規(guī)范診治完全可以根治。 應對方法 保持雙腳處于干燥、透氣的微環(huán)境,不接觸公共潮濕地面,不與他人共用毛巾等。雨天蹚了臟水,及時換鞋、洗腳并擦干。 有基礎疾病特別是糖尿病,一定要控制好血糖,同時根據(jù)不同表現(xiàn)使用適合的抗真菌制劑。 對于肝腎功能正常的足癬患者,建議聯(lián)合口服外用藥物治愈率更高。伊曲康唑膠囊、特比萘芬片都是常用抗真菌口服藥,而外涂的聯(lián)苯芐唑乳膏、舍他康唑、阿莫羅芬、盧立康唑等藥膏效果較好。 2、腳臭 天氣熱對多汗族是一大考驗,有的患者腳出汗特別厲害,因此腳臭、腳癢。腳臭一般和多汗、細菌、真菌感染有關(guān),部分人是因為所穿鞋襪的材質(zhì)不好所致。 應對方法 建議穿透氣干爽的鞋襪,透氣性是減少腳出汗的重要途徑。穿鞋襪之前,在腳上撒明礬粉、撲粉或達克寧散等藥粉可以預防感染。而撲粉有潤滑皮膚,減少摩擦與出汗的作用,對減輕腳臭也有幫助。 3、頭油頭皮癢 盛夏暑熱,皮膚出油厲害,油性皮膚者容易出現(xiàn)頭油、頭皮癢。這兩個癥狀最有可能是脂溢性皮炎發(fā)出的信號。 應對方法 勤洗頭,這時普通洗發(fā)水沒什么卵用,得用專門的脂溢性皮炎洗護劑,復方酮康唑洗劑或二硫化硒洗劑都可以。 癥狀嚴重者應考慮有無感染,隨著養(yǎng)寵物的流行,人群中頭皮白癬發(fā)生率越來越高。 明顯感染者,需要加用抗真菌細菌的藥物。同時補充維生素B族、胱氨酸等。另外,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螺內(nèi)酯或優(yōu)思明,可以明顯改善油脂分泌。 4、濕疹 幾個月大的寶寶,濕疹反復發(fā)作,當媽的好心塞。這種情況應考慮:第一,家庭中尤其父母是否患有過敏性鼻炎、哮喘或類似皮膚過敏皮炎;第二,寶寶如果出生1月內(nèi)長濕疹,應考慮特異性皮炎。 應對方法 濕疹容易遷延反復,一般以基礎保濕護理和外用為主。寶寶皮膚干燥,可以涂抹弱效皮質(zhì)激素乳膏,比如,氫化可的松乳膏和地奈德乳膏。癥狀比較嚴重,3月齡以上的幼兒,可以用藥效更強的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或糠酸莫米松乳膏。 5、痱子 與濕疹一樣,痱子也喜歡欺負細皮嫩肉的嬰兒。熱痱一年四季都可以發(fā)生,以夏季更常見,癥狀更嚴重。 應對方法 穿透氣、柔軟、寬松的純棉衣服,天氣熱不要給孩子穿太多。治療熱痱,可以用艾葉煮水洗澡洗臉,并使用爽身粉。當出現(xiàn)瘙癢或灼熱,可以涂抹爐甘石洗劑或氧化鋅軟膏。此外,無比滴、花露水等這一類含薄荷、冰片的外用藥也可以改善癥狀。 6、皮膚過敏 過敏常常是說來就來,能引起人們過敏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出現(xiàn)過敏癥狀,一般要考慮濕疹、皮炎、蕁麻疹等皮膚病。如果吃蝦蟹后過敏,皮膚通常表現(xiàn)為紅斑、風團,部分孩子隨著年齡增大免疫力完善后可以緩解。 應對方法 脫離過敏源,進行抗過敏治療,發(fā)作時可以服用氯雷他定。如果皮疹沒有改善,瘙癢加重,或伴有氣促、胸悶、腹痛等癥狀,一定要盡快就醫(yī)。 *通訊員:簡文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