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都知道,電腦這個東西,不管筆記本還是臺式機。使用一段時間之后就會出現(xiàn)開機慢,卡頓等現(xiàn)象,尤其是配置較低的老電腦。碰上這種事情,土豪們一般會大手一揮,再來一臺!不過作為精打細算的我,如何花最少的錢,動最簡單的手!讓俺的愛機滿血復活呢? 解決方法 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將機械硬盤淘汰,加裝一塊固態(tài)硬盤。簡單、便宜、見效快!心里預算:600元左右,硬盤大小240G。因為很久沒有購買過固態(tài)硬盤了,面對市面上N多品牌不知如何選擇,很多人推薦三星,但我一直對這個牌子就沒什么好感,所以我在挑選的時候更多的傾向了品牌的歸屬感上,選擇了東芝Q200系列240G ,或許是我家第一臺老電視就是這個牌子的緣故吧。 外觀 拿到硬盤后先來簡單看下外觀,在包裝上并沒有太大亮點,主要一些參數(shù),讓我們對硬盤有個初步的了解。 打開盒子就能看到產(chǎn)品了,附送了一個卡托,然后是幾頁說明書,并沒有硬盤線!如果是臺式機安裝的話就要單獨購買了。 硬盤細節(jié)展示 硬盤更換 下來進入正題,先看下我手里這臺筆記本,用了4年多的聯(lián)想Y400。從學生時代的游戲利器,到現(xiàn)在的上班辦公這臺筆記本一直是我的主力生產(chǎn)工具。 OK開始動手環(huán)節(jié),如何更換筆記本硬盤。其實非常簡單!先擰下背面所有的螺絲,打開筆記本后蓋直接就可以看到機械硬盤了。 因為一直作為主力生產(chǎn)工具使用,在之前我對這款筆記本也進行了兩次簡單的升級:增加內存,增加了一塊msata的固態(tài)硬盤(68GB)基本上快暴盤了,所以這次才購買這款東芝的240G SSD。徹底擺脫機械硬盤的束縛,打算win7+win10雙系統(tǒng)齊飛。 更換硬盤無非就是一個擰螺絲的過程,非常簡單,即使女孩子也可以在家自己換。不同型號筆記本硬盤位置可能不太一樣,不過還是很好找到的。 然后就是把我們新買的這款東芝SSD原封不動的換進去就OK了,這里就要使用到這個黑色硬盤托,可以將盤面墊高,方便螺絲固定,不會在電腦里晃動。 OK大工告成,最后原封不動的裝回來就行了,熟練的話大概10分鐘搞定,如果第一次自己動手更換的話,只要有一把合適的螺絲刀相信也不會超過20分鐘。 作為一款新硬盤,使用前第一件事當然得來一次全盤的慢掃,全綠無紅點,掃描的速度也比較快(211MB/秒)耗時16分25秒,東芝的產(chǎn)品還是比較讓人放心的。 速度測試 電腦配置
使用軟件HD Tune 5.6,測試結果:最大讀取速度:321.5 MB/s,最小讀取速度:207.1 MB/s平均速度:245.2 MB/s從讀取速度的曲線上我們還可以看到這塊東芝240G固態(tài)硬盤的速度非常平穩(wěn),沒有大起大落的現(xiàn)象,說明這塊盤的穩(wěn)定性還是不錯的。 對比一下,很早之前加裝的一塊宇瞻MSATA的固態(tài)盤,不管是平均速度,還是最大,最小速度都完勝。 在寫入速度測試上,整塊固態(tài)硬盤表現(xiàn)的也非常穩(wěn)定,最大速度:259.1MB/s,最小速度:225.7MB/s,平均速度:234.0 MB/s 速度測試(第二次) 電腦配置
第二次,筆者去了朋友家,是一臺配置較高的臺式電腦,使用軟件HD Tune 5.5(中文版)同樣采用了固態(tài)+機械硬盤的組合方式,固態(tài)硬盤是來自創(chuàng)見的340系列(128G) 對比之前老筆記本上的測試,先看下這塊固態(tài)硬盤在這臺PC上的表現(xiàn),相比于4年前的老本,讀取和寫入速度都有了全面提升。 下面是和創(chuàng)見的340系列(128G)和東芝Q200 EX(240G)對比速度,可以看出在速度上創(chuàng)見稍微領先了一點點,但在穩(wěn)定性上要比東芝差的很遠,但這塊固態(tài)就一定比東芝優(yōu)秀嗎?下來來看另外一款軟件的測試。 我們再來用CrystalDiskMark進行一下測試,可以看出東芝的最大持續(xù)讀取速率達到了541.2MB/s最大持續(xù)寫入速率497.4MB/s,其中在HD Tune中讀取表現(xiàn)不錯的創(chuàng)見,在寫入上立馬漏出漏出了馬腳,僅僅只有161,5MB/s,讓人有些驚訝。 最后十分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經(jīng)過幾番測試,東芝的這塊Q200 EX系列 SSD我還是非常滿意的,在實際使用中平穩(wěn)快速的讀取、寫入能保證文件拷貝或游戲載入的順利進行,同時也能增加硬盤的壽命。如果你也想為電腦進行一番升級,又不想投入過多的精力和財力,不如試試加裝一塊固態(tài)硬盤吧,一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