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清火類中成藥里,有這樣兩個藥,一個是牛黃上清丸,一個是黃連上清丸,名字就差一個字。那么,這兩個藥有什么區(qū)別呢?該怎樣選用呢? 首先,從功效上看。牛黃上清丸的說明書標明的功效是“清熱瀉火,散風(fēng)止痛”,適應(yīng)癥是“頭痛眩暈,目赤耳鳴,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燥結(jié)”,黃連上清丸的說明書標明的功效是“散風(fēng)清熱,瀉火止痛”,適應(yīng)癥是“風(fēng)熱上攻、肺胃熱盛所致的頭暈?zāi)垦?、牙齒疼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耳痛耳鳴、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赤”。細心的朋友們會發(fā)現(xiàn),其實二者的功效完全一樣,只不過前后顛倒了順序而已。一個是“清熱瀉火,散風(fēng)止痛”,一個是“散風(fēng)清熱,瀉火止痛”。從適應(yīng)癥角度看,二者的主治癥也幾乎安全一樣。 接下來,我們看一看成分。根據(jù)說明書的記載,
由此可知,兩藥共有的相同成分是薄荷、菊花、荊芥穗、白芷、川芎、梔子、黃連、黃柏、黃芩、大黃、連翹、桔梗、甘草、石膏,主要功效是疏散風(fēng)熱、清熱解毒。牛黃上清丸獨有的成分是人工牛黃、赤芍、當(dāng)歸、地黃、冰片,能夠增強全方的清熱解毒和涼血活血的功效。黃連上清丸獨有的成分是蔓荊子、旋覆花,能夠增強全方的清熱利頭目,治療頭目眩暈的作用。由此可知,兩藥在功效側(cè)重點上還是不同的。 同時,從用量配比的角度看,牛黃上清丸組方中用量最大的前3個量級是80g組(大黃、石膏),64g組(地黃)、50g組(梔子、黃芩、連翹、當(dāng)歸)。黃連上清丸組方中用量最大的前3個量級是320g組(大黃)、160g組(菊花)、80g組(蔓荊子、連翹、荊芥穗、黃芩、梔子、白芷、桔梗)。由此可知,牛黃上清丸的重點在于清熱兼涼血,而黃連上清丸的重點在于清熱兼疏風(fēng)。 中國藥典,黃連上清丸組方 中國藥典,牛黃上清丸組方 綜上,牛黃上清丸和黃連上清丸都是清熱瀉火藥,主要治療治療風(fēng)熱上攻引起的頭暈?zāi)垦?、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上火表現(xiàn)。二藥的相似度很高,一般情況下選擇哪一個都可以。區(qū)別是牛黃上清丸的清熱解毒涼血作用比較強,而黃連上清丸可能更善于疏散風(fēng)熱利頭目。需要注意的是,人工牛黃和冰片屬于中高風(fēng)險中藥,可能會對兒童、老年人造成潛在的副作用。同時,兩藥均含有大黃,長期服用有導(dǎo)致大腸黑變病的風(fēng)險。 【小金藥師說藥事】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