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擷取一個個意味深遠的人生故事,用故事中的人生起伏,盛衰變化,來佐證洪應明一句句菜根妙語;也通過那一句句菜根妙語,來詮釋故事中的一段段命運無常,世事變遷。 ——社群營銷專家 白山 第五十課:金石可鏤:于成龍真心換民心 【菜根妙語】 人心一真,便霜可飛,城可隔,金石可鏤。若偽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對人面目可憎,獨居則形影自愧。 【菜根故事】 于成龍,山西永寧人,順治十三年以副貢任廣西羅城知縣。羅城處在萬山之中,縣衙設(shè)在樹叢中,于成龍“插棘為門”,虎白晝行庭中,“成龍累土為案,旁置爨釜一、盂一,召吏民從容問疾苦,皆感至誠,益樂就,爭輸田賦。初鄰瑤歲率三四至,殺掠人畜,成龍嚴保伍,勒鄉(xiāng)兵,將搗其巢?,帒肿酝?,不敢復犯界,數(shù)遣子女問安。每春時,命兩瑤舁竹輿,行田野中,見力耕者,輒呼與語,相勞苦。民率婦子羅拜,或坐樹下與飲食,笑語歡如家人。獎勤扶惰,民大勸。"由于他“悉除諸禁”, “民益得盡力耕耘”。于成龍“誠意惻惻感人”,民眾也非常關(guān)心他。 到羅城不久,仆人或死或散,百姓見于成龍生活太苦,就湊錢給他說:“知阿爺苦,聊供鹽米資。"他笑著謝絕說:“我一人何須此?可持歸,市甘旨,奉若父母,一如我受也。"一次人們聽說他家里來了人 “羅人則大喜,又進金錢如初”。于成龍仍“笑謝日:‘此去吾家六千里,單人攜貨,適為累耳?!傩崭袆拥每蘖似饋?,他也掉下眼淚,到底沒有收下。 于成龍在羅城七年,“招流亡,建學宮,創(chuàng)設(shè)救濟院,縣大治”,被總督薦為卓異,升遷四川合州知州,離羅城時,百姓“遮道呼號,追送數(shù)百里"。 康熙初年,四川正值亂后,合州剩下的百姓才數(shù)百人,可是“供役繁重"。于成龍“請革宿弊”,“一仆一贏馬自隨,貸牛、種,招集流亡,旬月間得戶千計”。后任黃州知府時,吳三桂煽動湖北數(shù)處叛亂,叛軍號稱十萬,逼趨黃州,“時援軍皆赴湖南,黃州吏民才數(shù)百",有人建議退 守麻城。于成龍說:"黃州是七郡的咽喉之地,“棄之則荊、岳瓦解”,表示誓死不去。 他采取先破賊首何士榮的戰(zhàn)術(shù),集中了五千名鄉(xiāng)兵,分路御敵,率兵拼殺,“賊斗益急,火燎成龍須,或勸少避,公叱之日:“今吾死日也!敢言退者斬!…他曾“馳諭有能擒賊獻者重賞,投誠者待以不死,脅從歸者但閉門坐,家無軍器,即從賊概不追問,藏兵仗者即良民亦誅死”。于是擒住了賊首何士榮,焚毀賊眾名籍,瓦解了賊眾,僅用了二十余天,“以鄉(xiāng)民數(shù)千破賊數(shù)萬,不費公家絲粟",有力地支援了平叛戰(zhàn)爭。第二年秋天,黃州大饑,于成龍“發(fā)廩賑恤,全活數(shù)萬人",受到人民的愛戴。后他又任江防道員,旋升福建按察使,在赴按察使任時,“民遮送至九江,凡數(shù)萬人,哭聲與江湖相亂",表達了人民對清官的無限依戀。 在按察使任上,他多為民眾著想,協(xié)調(diào)任內(nèi)的官民矛盾,被巡撫吳興祚薦為“廉能第一”,任布政使。他力減民夫勞役,對“滿兵掠浙東子女,役為奴者數(shù)萬,為贖歸之”。他要求征收賦稅一定要按時按量進行,不增銖黍。他自己則節(jié)儉為懷,“署中薪米不給,至無衣可典,日或不再食。隨征滿漢大臣朝使者有時來過,經(jīng)人臥內(nèi),或繞署周行幾案間,蛛絲鼠跡、文卷書冊外無長物。感嘆日:‘于公清苦,天下一入而已!…遇有海外進貢使者送給禮品,“悉屏之,或呈樣香,一嗅即持去。貢使嚙指作禮日:‘天朝有此清官,吾儕未聞見也。 康熙十九年,于成龍遷直隸巡撫,康熙二十年升為兩江總督。 康熙二十三年春四月,于成龍病故。于成龍病逝后,將軍、都統(tǒng)暨寮吏人其寢室,“見周身布被,袍一襲,靴帶各一。堂后瓦甕米數(shù)斛,鹽豉數(shù)盅而已"。市民聞之“罷市聚哭,家爭繪像祀之"。江寧、蘇州和黃州紛紛建立于成龍的祠堂??滴跻蛩扒宀偈冀K一轍,非尋常廉吏可比,破格優(yōu)恤,以為廉吏勸”,加贈太子太保,謚清端。 于成一生清廉,處處為公,他對人慷慨付出,自己卻十分清苦,他在任期政績卓著,卻從來不向朝廷邀功請賞,他的情操為后人所敬仰。 一個人的精神修養(yǎng)如果能達到至誠的地步,他就就可以感動上天,變不可能為可能。就像鄒衍受了委屈感動了上天竟在盛夏降霜為他打抱不平,杞植的妻子由于悲痛丈夫戰(zhàn)死竟然哭塌了城墻,一個人精誠所至,甚至就連最堅固的金石也能鑿穿。反之一個人如果心存虛偽邪惡的念頭,那他只不過是空有一個人的形象皮囊而已,肉體雖存但靈魂早已死亡,與人相處會使人覺得面目可憎惹人討厭,就連他一人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影子也會覺得萬分羞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