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制韋后、扶助和保護兄長相王李旦 通過相王李旦、宰相張柬之等發(fā)動“神龍革命”、終結武則天改唐為周、自立為帝而復登帝位、復辟唐室的唐中宗李顯,竟是軟弱昏庸,治政無方。李顯縱容皇后韋氏獨攬朝政,放手武氏余黨武三思官居相位,從而形成了以韋后為首的專權集團,由此加劇了與李唐皇族的矛盾沖突。武則天之女、唐中宗之妹太平公主,則以其特殊身份周旋其間,起到了扼制韋氏勢力及保護、扶助相王李旦的關鍵作用。 太平公主與相王李旦于唐神龍元年(705年),支持并參與了宰相張柬之等誅殺張易之、張昌宗且逼迫武則天讓位于太子李顯的“神龍革命”。唐中宗李顯即皇帝位后,太平公主受封“鎮(zhèn)國太平公主”,李旦則受封“安國相王”。自后,李旦與太平公主兄妹倆的命運便更為緊密地捆綁在了一起。 韋后與其女安樂公主聯(lián)手將唐中宗進毒致死后,太平公主為制約韋氏、保護和扶助相王李旦,曾密與上官昭容起草遺制:“立溫王重茂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旦參謀政事?!倍怂葸z詔“相王旦參謀政事”一項雖未被韋氏納行,且韋氏還將李旦改為不參朝政的“太子太師”,但太平公主所擬的這個遺詔,客觀上還是起到了扼制韋氏之勢及保護扶持李旦的重要作用。 直接參與“唐隆政變”,力扶李旦登上皇位 太平公主與其子衛(wèi)尉卿薛崇暕與臨淄王李隆基共同謀劃并先行舉兵,發(fā)起了鏟除韋氏集團、再次挽救李唐天下的唐隆革命。待韋后、安樂公主被斬,韋氏黨要被誅殺、收捕后,太平公主又成為力促少帝李重茂讓帝位于相王李旦的狠角色。 唐隆元年(公元710年)六月二十三日,太平公主集群臣于宮,使少帝正式讓位于相王?!顿Y治通鑒·唐紀二十五》載:“少帝在太極殿東偶西向,相王立于梓宮旁,太平公主曰:‘皇帝欲以此位讓叔父,可乎?’時少帝猶在御座,太平公主進曰:‘天下之心已歸相王,此非兒座!’遂提下之?!?br> 作為武則天愛女、唐中宗和相王李旦妹妹及少帝(殤帝)李重茂姑母的太平公主,其在蘊釀、準備及謀劃、發(fā)動以及直接參與實施唐隆政變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而且在逼迫少帝李重茂退位、力扶相王李旦即皇帝位的問題上,還扮演了一個他人無法替代的“狠角色”。 綜上而言,唐隆政變的成敗,既取決于臨淄王李隆基審時度勢的運籌帷幄及實施事變的指揮若定,同時也離不開太平公主于事變中發(fā)揮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
|
來自: 昵稱41961047 > 《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