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我們要說的故事主人公,就是后來被朱元璋封為中山王的明朝開國重臣,徐達。 關(guān)于他的故事,我們之前也有過一篇文章:《他是歷史上一代名將,結(jié)果卻因一只鵝而死!鵝:關(guān)我鳥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查看。今天我們接著來說說他跟元順帝之間的故事。 公元1368年7月,徐達的北伐大軍抵達了河北的通州,這里距離元朝的國都也就一兩天的路程了。然而令人不解的,北伐的軍事統(tǒng)帥徐達居然就在這通州城整整呆了七天,啥事兒也不干。七天時間對于元順帝逃跑綽綽有余了,元順帝似乎也明白了徐達的意思,果然在半夜打開了健德門,溜之大吉。 然后徐達的大軍才不緊不慢地挺近北京城,這是第一次。 第二次是發(fā)生在不久后的開平,這里當時是元朝的上都。徐達的大軍又是懶懶散散、不緊不慢的來了,這次大明的軍隊直接將此處給圍了起來,看似是甕中捉鱉,萬無一失了,可誰曾想徐達又將包圍圈故意漏了一口子。 元順帝瞬間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又跑了,這是第二次。 此時的開平王的常遇春怒了,因為白白丟失了一個活捉元朝皇帝的大功勞,于是就去質(zhì)問徐達。只見徐達不緊不慢地道出了自己之所以這么做的動機:“元朝皇帝雖然不過一介夷狄,但怎么說人家也曾經(jīng)是我們的皇上,管理中原這么久,怎么著也得給點面子吧。如果真的把他活捉了,那我們的老大朱元璋該怎么處置他呢?對于這位前任皇帝,是封一塊地給他?還是直接把他殺了呢?我覺得兩個都不好,所以還不如把他給放了呢?!?/p> 常遇春聽后很是不可理喻,班師回朝后就向朱元璋打了小報告,可沒想到朱元璋并沒有怪罪徐達。 可見,在處理元順帝這件事情上,徐達和朱元璋二人是保持著相同看法的。雖說有專家考證徐達很可能并沒有參加過開平追擊戰(zhàn),但《明史》中確實記載有他們君臣二人關(guān)于元順帝去向問題的討論:朱元璋在汴梁時,徐達就曾秘密向其請示過了,元順帝如果要逃跑,是否要乘勝追擊呢?朱元璋回答,把他趕到塞外去就行了。 《元史》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元順帝本紀”中就交代了:朱元璋鑒于元順帝棄城而去的合作態(tài)度,認為他“知順天命,退避而去”,勉強算是實現(xiàn)了元朝、明朝的和平交接,鑒于此,這才封其為“順帝”。而在元朝那邊,元順帝則被稱為“元惠宗”。 其實徐達和朱元璋這樣的做法在當時來看,是完全正確的。因為在封建社會中,君臣的觀念是很強的,雖說元朝是起義軍推翻的對象,但對于元順帝本人而言,他們還是將其當成是“君”的。比如隋煬帝雖說是暴君,但當他在揚州被殺后,起義的李淵、竇建德等人還是痛哭流涕,為其披麻戴孝;再者李自成進入北京城后,也將自殺身亡的崇禎皇帝厚葬了。 他們之所以這么做,就是為了向天下宣揚君臣的理念。況且當時的元順帝也還算是個不錯的帝王,恢復(fù)了科舉,減輕了賦稅,整體成績還算可以。 在這種歷史大背景下,你說如果元順帝真的被活捉了,我們的洪武大帝朱元璋究竟該怎么跟他相處?怎么處都是尷尬,所以說還不如不見面。 編后:微信公眾號古歷小軍(gulixiaojun)同步開通啦,更多精彩內(nèi)容歡迎訂閱哦! |
|
來自: 昵稱VChmUhmv > 《古歷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