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呼吸,要怎么樣?不要怎么樣? 是不是總是覺得無法控制自己唱歌時的呼吸呢?可能是你唱歌時做了“不要”做的那些動作哦! 要“在氣上唱,不要用氣唱” 要“在氣上唱,不要用氣唱”是說我們在吸氣之后,要在保持腹部輕微向外膨出的狀態(tài)時,把聲音“放在”“擱在”或“騎在”氣息上唱,而不是用氣息去推、擠、頂著聲帶發(fā)聲。 當聲帶受到過強氣息推、擠的時候,必然會引起發(fā)聲器官的一種“保護性反射”,此時,聲帶緊閉,假聲帶閉合壓在真聲帶之上,舌根會后縮,下頜緊張,頸大肌拉緊……這一連串的緊張反應(yīng)完全是為了避免聲帶受到過強氣壓的傷害。也正是因為這種本能的、必然的“保護性反射”是與生俱來的,不需要經(jīng)過大腦思考的“無條件反射”,所以許多習慣用氣息頂住聲帶發(fā)聲的人只知道嗓子難受,高音上不去,而不知道這種情況完全是由于氣息過分推、擠聲帶所引起的。 呼吸要“生活化”,不要過分地“人為控制” 呼吸要“生活化”,不要過分地“人為控制”,是說呼吸是人類維持生存的一種本能。人要生存就需要不斷地進行氧氣和二氧化碳氣體的代謝活動。這種代謝活動一刻也不能中斷。而在唱歌活動中,過分地人為控制氣息會與人生存最基本的生理代謝需要產(chǎn)生沖突。 唱歌呼吸一方面要保證歌唱活動的完美表現(xiàn),另一方面也要保證人的生理代謝需要。而那種為了唱歌,過分地人為控制氣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生理上由于生存代謝的需要,會頑強地打亂歌唱者的人為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唱歌需要的呼吸方法與人的生理代謝統(tǒng)一起來。換句話說就是,歌唱呼吸不僅要深入腹部丹田,更需要貼近于我們平常生活中的呼吸。 呼吸要“按需而入”,不要堆積氣息 呼吸要“按需而入”,不要堆積氣息,是說要根據(jù)樂句的速度、長短而吸氣、呼氣。既不要過度吸氣,也不要過多地剩余氣息。——過度吸氣或大吸一口氣,會導致“胸式呼吸”,還會因為口、喉、咽腔的過分打開和過多氣息的反彈,而造成起唱(起音)的困難,同時,也會加快氣息的流失速度。當樂句結(jié)束時,如果剩余的氣息太多,則會造成再次吸氣的困難。 用氣要節(jié)制,不要浪費氣息 “吸進的氣息要適當、要合度,不宜過多”。用氣(呼氣)則要注意節(jié)制,不要浪費氣息。節(jié)制用氣的最佳方法:一方面要注意保持“腹部要向外,不要向內(nèi)”,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氣息的流失;另一方面,要對整個樂句中的每一個字所消耗的氣息有所節(jié)制,避免氣息不必要的流失。正確咬字也是節(jié)制氣息快速流失的一個有效手段。反之,向內(nèi)推擠腹部,不注重咬字和過度 “打開”唱歌,氣息流失會非常的嚴重?!八袣舛痰娜硕际怯脷饬窟^多的人”。這是許多歌唱家在實踐中總結(jié)出來的經(jīng)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