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以后的幼兒期飲食安排其實大同小異,所以食譜更新的慢了,這次我同樣寫的是一周的詳細(xì)食譜,適合1歲~1歲半月的寶寶,以一周食譜為例,平時再稍微同類轉(zhuǎn)換即可,當(dāng)然大寶寶同樣適用,只要把量調(diào)整下哦。 宸寶一周食譜記錄 基本信息: 本食譜適合1歲-1歲半之間的健康寶寶的日常飲食 Day 1 PS: 1、吃白煮蛋時,把蛋黃壓成泥,蛋白搗細(xì),再拌在粥里吃,單獨吃雞蛋需把蛋黃壓成泥后加少許水調(diào)稀,太干了不好下咽; 2、吃小餛飩(福建人叫扁肉)時,如果寶寶還不能將一整個餛飩咀嚼后哽咽,應(yīng)先用輔食剪將餛飩剪碎后再喂; 3、晚飯的湯只需要喝一點潤口腔,主要吃里面的菜,可以把菜直接拌在米飯里,至于湯能喝多少看寶寶的意愿來; Day 2 PS: 番茄雞蛋南瓜玉米面疙瘩的做法是: 1、番茄切小塊先放在鍋里炒出番茄汁,再加水燒開; 2、倒入切好的南瓜片、打散的雞蛋、面粉和玉米粉混合而合的面疙瘩,3、煮熟即可。 Day 3 PS: 1、做豬肝粥時,需先處理豬肝,豬肝沖洗干凈再和檸檬片一起浸泡24小時,再用清水煮熟切成豬肝碎,拌在粥里吃;青菜可先切碎炒熟后拌在拌粥; 2、蝦仁玉米青豆菠蘿軟飯的做法把處理好的蝦仁、玉米粒、青豌豆洗干凈后,先在鍋里略炒,再跟大米加水一起煮成米飯,米飯煮好后把切好的菠蘿粒拌在一起即可; 3、吃蝦皮紫菜湯我的做法是把蝦皮和紫菜撈出用輔食剪剪碎拌在飯里,湯喝一點潤口腔,能喝多少看寶寶的需求來。 Day 4 PS: 1、給寶寶吃包子、饅頭這類食物時,一定要有大人在旁邊看著,以免咬得太大口噎住了; 2、香菇豇豆雞肉軟飯的做法是先把香菇、豇豆、雞肉略炒后,加水和大米煮成軟米飯,豇豆、香菇、雞肉在吃的時候再用輔食剪刀剪碎了吃; 3、晚餐的南瓜紫甘藍(lán)將南瓜蒸熟、紫甘藍(lán)煮熟后一起放在輔食機(jī)里攪拌,再拌在面里吃; Day 5 PS: 1、吃雜糧粥一定要煮得夠軟爛才好消化,早餐的黑米和紅豆先泡軟,再跟南瓜、粥米一起煮成稠粥; 2、香菇排骨湯提前燉好,把香菇和排骨撈出來用輔食剪剪碎后拌在飯里吃; Day 6 PS: 1、海蠣雞蛋餅的做法是,先把海蠣洗凈煮熟后,放在輔食砧板上切細(xì),再把海蠣肉與雞蛋、香菇末、面粉加少許水拌在一起,放在不粘鍋里攤成薄薄的雞蛋餅即可; 2、西紅柿奶酪鱈魚面的做法是,先把鱈魚放在清水里煮熟后撈出壓碎,番茄去皮切小塊放在油鍋里略炒,再加水燒開后放面條,煮熟后加鱈魚和寶寶奶酪,一起拌勻即可; 3、晚餐吃薄皮的小餛飩,如果寶寶不會直接嚼,可以煮好后用輔食剪剪碎后再喂; Day 7 PS: 1、早餐南瓜香蕉羹的做法是先把南瓜蒸熟,再將南瓜、蘋果和香蕉放在攪拌機(jī)里打成稠泥即可; 2、洋蔥土豆牛肉飯,做法是先把洋蔥、土豆和牛肉一起放在鍋里略炒,再加大米和水一志煮成軟飯; 另外:不是每天都需要吃肉的哦,平時可以每1-2周安排一天純素,肉類可以補(bǔ)充優(yōu)質(zhì)蛋白以及鐵鋅等微量元素,但相對不容易消化,在寶寶消化不良、生病期間最好不要吃肉。 1歲以后寶寶的食譜制作要點: 1、食物均衡豐富 寶寶的餐桌上每天都應(yīng)該包含這4大類食物: 谷物類(米面、粗雜糧、薯類)、蛋白質(zhì)類(魚、肉、蛋或豆)、蔬菜蔬果類(不同顏色種類)、奶類(母乳、配方奶、酸奶或者牛奶); 沒有“最好的食物”,只有“最合理的吃法”,讓寶寶盡可能攝入足夠豐富的食物,而不是只吃某種營養(yǎng)價值高的食物。 2 、食物量 一歲~一歲半每天(根據(jù)膳食寶塔的推算); 谷類:100-120克;禽畜肉、魚蝦40~50克;蛋1個;蔬菜水果類各80~150克;水果50~80克;油8~12克; 3 、食物性狀 食物性狀隨著寶寶咀嚼能力的提高而改變,從一歲到一歲半大體應(yīng)該是這樣: 稠粥~軟飯;細(xì)顆粒~粗顆粒;軟爛面~稍有彈性韌勁的面; 粗水果~切成片、條、塊的水果,不斷接近成人化飲食去嘗試,只要寶寶能咀嚼好吞咽,就是合適的性狀。當(dāng)然也不能勉強(qiáng),根據(jù)寶寶自己的意愿來。 4 、延續(xù)“大雜燴”式吃法像成人式飲食過度 吃“大雜燴”有很多好處,可以均衡營養(yǎng)減少偏食挑食,在寶寶有限的專注力和胃容量范圍吃到更多食物,不論是剛開始加輔食還是一歲以后,都可以保持這樣的習(xí)慣,區(qū)別只是從稀糊到稠糊,再到軟米飯拌菜,同樣的吃法只是制作軟爛程度不同。 不過一歲以后,可以有意識的培養(yǎng)寶寶自己吃飯的能力了,只要寶寶有搶勺子~送進(jìn)嘴里這樣的動作,家長就可以給寶寶一把勺子,讓他自己摸索學(xué)習(xí),當(dāng)寶寶學(xué)會自己吃飯以后,可能會喜歡把碗里的飯菜挑選著吃,之后可以慢慢多提供豐富的單獨制作的食物,向成人式吃法自然過渡。 5 、餐次 很多地方包括專家大V都是建議要吃三餐加2~3次零食/點心,因為寶寶胃容量小,餓的快,但是據(jù)宸媽我的實踐和觀察,這2~3次點心并不是必需,因為除了3餐,寶寶還要喝奶,喝奶吃飯算下來,一天就有5~6頓,如果再額外加點心,這餐次也是夠多了,喂食間隔時間太短,會讓寶寶始終沒有饑餓感,從而減弱吃飯的欲望。 有的媽媽擔(dān)心寶寶餓,刻意準(zhǔn)備餅干類零食在三餐之間吃,這類零食高糖高能量但是低營養(yǎng),吃了零食正餐量就減少了,還有可能造成挑食,得不償失,其實只要三餐吃的量足夠,中間只需喂奶,最多喂點水果就夠了。 讓寶寶始終有饑飽感,也盡量避免攝入垃圾零食。 6 、奶量 建議奶量360毫升~480毫升,每天喝2~3次。 7、 家長心態(tài) 喂飯最好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固定人,用相同的餐具,有助形成條件反射。吃飯時,環(huán)境應(yīng)舒適安靜,減少不必要的干擾。 給寶寶更多自主選擇性,讓寶寶自己決定吃多少食物,做家長的只需要準(zhǔn)備好豐富的食物,吃多少是孩子自己的事,培養(yǎng)自主獨立性。 —— END —— 作者:藍(lán)弧,母嬰育兒科普作者 微信公眾號:藍(lán)弧營養(yǎng)師(lanhuyingyang),關(guān)注后可免費咨詢育兒問題,回復(fù)率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