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畢業(yè)季,各位名人紛紛在各所知名大學發(fā)表著激動人心的演講。然而在我看來,沒有哪一位的故事能像2013年高盛集團CEO勞爾德.布蘭克梵在一所社區(qū)大學畢業(yè)典禮上的演講更加激勵人心。 因為,勞爾德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所有人講述了一個“沒法拼爹的孩子依靠自己實現階層跨越,成為CEO,走上事業(yè)巔峰”的故事。 1954年,勞爾德出生于一個普通的猶太人家庭。不久,他的家人“為了尋找更好的生活”,舉家搬到了紐約東區(qū)。 生活并沒有變得更容易,在紐約,勞爾德家住在由19棟建筑組成的“林登屋”里,房子活像鴿子籠,包含1590間公寓,是提供給白人、猶太人的公共住房項目。 “公共住房”在美國相當于中國的廉租房,目的是為貧困人群或低收入人群提供“能夠負擔”的房屋。 在廉租房里,勞爾德和自己的奶奶共用一個臥室。他的姐姐是單身媽媽,和兒子住在另一間臥室里。 勞爾德的爸爸名叫西摩(Seymour),他原本是一個貨車司機,后來失業(yè)了,就又找了一份在郵局分揀信件的工作。 就因為夜班收入比白班高出10%,西摩選擇了上夜班。 “在我們的心目中,這是一份很好的工作,”勞爾德說,“因為你不會失業(yè)。” 勞爾德的媽媽在一家經營防盜報警器的公司擔任前臺接待?!斑@一行在我們那兒是為數不多的幾個‘增長型’行業(yè)。”可見當地治安狀況有多么糟糕。 上大學之前,勞爾德從來沒有接受過所謂的“精英教育”,他一開始上的就是普通學區(qū)的普通公立小學, 后來又去了希伯來語學校。后來他在初中加入了一個特別的項目——允許學生用兩年時間學完三年初中課程。 上高中并沒有讓勞爾德的日子更好過。為了賺零花錢,勞爾德必須在課后打好幾份工——他當過救生員,沒事兒就在體育場外兜售熱狗和汽水。 當救生員很辛苦,好處是,勞爾德練出了一身腱子肉,甩掉了吃垃圾食品吃出來的討厭體重。 周圍的環(huán)境也沒辦法專心學習,那時候紐約東區(qū)的經濟開始惡化,勞爾德的學校附近,開始經常出現黑幫團伙的身影。 為了躲開黑幫,勞爾德會在每天上午乘坐巴士來到學校,如果發(fā)現一堆人圍在教學樓前,或者有什么事情發(fā)生,或者有警察出現,他就直接坐車回家。 勞爾德本來15歲就可以畢業(yè)了,但是他不得不在學校里又多呆了一年。 不過,總和黑幫“斗智斗勇”也有好處,勞爾德從此學會了觀察環(huán)境,適應環(huán)境,時刻保持小心謹慎。 直到16歲那年,命運終于眷顧了勞爾德,因為成績好,在高中游泳隊游泳,還是一個“幽默搞笑的家伙”,勞爾德被哈佛錄取了。談到窮孩子為什么能引起名校的關注,勞爾德說:“我關注成績,我們學校其他同學不關心。”另外,勞爾德對哈佛充滿熱情,只申請了哈佛,因為他不知道有其他好學校存在。 與此同時,哈佛還為他提供了好幾項經濟資助計劃和獎學金,好讓他能上得起大學。 進入哈佛后,勞爾德并沒有如魚得水,而是第一次感受到了不同階層之間難以跨越的那道鴻溝。 在哈佛,他發(fā)現自己被有錢孩子包圍了。 有錢孩子的優(yōu)勢并不僅僅是有錢,他們還有更開闊的眼界,他們熟知如何運營人脈,熟知如何編織關系網,熟知如何跟各種有用的人打交道…… 勞爾德并不屬于“有價值的人脈”,他領著助學金,必須在學校餐廳里打工,被“學校精英俱樂部”忽略,不受同學重視。 勞爾德也沒見過什么世面,第一次讀《麥田的守望者》的時候,他甚至不知道主人公霍爾頓(Holden Caul?eld)其實是個高中生。因為在書里,霍爾頓一直提起“預科學?!薄6邦A科學?!蓖ǔV复搅⒏咧?。 總之,勞爾德當時在大學里,感到的不是自豪,而是深深的不安全感。 命運似乎給了勞爾德一手爛牌,那他究竟是如何反敗為勝,實現華麗轉身的呢? 從勞爾德在社區(qū)大學畢業(yè)典禮上的演講中,我們能夠找到答案: 勞爾德說:“大學是一個讓我心生敬畏的地方,直到今天,我還是沒辦法忘記我當時的不安全感。但是這種感覺讓我更加努力地工作?!?/span> “當我認識到自己的定位時,我變得更有野心了。野心是你內心的聲音,告訴你可以并且應該努力去超越人生的處境或者是限制。你必須克服障礙,扛住壓力,打消自我懷疑,你能做到這些,都是因為你有足夠的野心。” 勞爾德說,他之所以在學校成績好,之所以工作業(yè)績出色,并不因為有多么厲害的智慧,而是因為——他渴望成功。 “脫穎而出很容易,但是激勵你脫穎而出的動力來得很難。” 勞爾德說:“我每天晚上都會讀書,閱讀向我展開了整個世界,我喜歡讀歷史,特別是傳記。在傳記里面,你總是能看到一個似乎是無足輕重的人,最終如何擁有與眾不同的人生?!?/span>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傳記最吸引我的一點是,書中人物在生命的初期,也就是前50頁當中,不可能知道他會在第300頁的時候將取得什么成功,他們并不知道將會出現在自己面前的偉大?!?/span> 勞爾德是那種,一旦有了明確目標,就會為之不斷奮斗的人;與此同時,他更有強大的變通能力,能夠不斷嘗試新事物,追求新策略。 勞爾德人生的第一次“改變方向”是在哈佛,他一開始讀的是歷史專業(yè),后來覺得對法律感興趣,就去了法學院繼續(xù)深造。 畢業(yè)以后,勞爾德順理成章進入了律師事務所,并且?guī)缀醭蔀槁伤匣锶?,但他突然就有了“職業(yè)危機感”,決定放棄法律,從事投資行業(yè),因為投資業(yè)聽上去要比法律“有趣”。 聽說勞爾德要轉行,他的未婚妻當時就哭了,覺得自己想要的舒適生活馬上就有消失的可能。然而諷刺的是,十幾年以后,當勞爾德在投資界干得風生水起的時候,他曾經就職的律師事務所反而倒閉了。 “我之所以能夠成功,秘訣僅僅在于我可以很好地適應新的環(huán)境,”勞爾德說,“我總對自己評估形勢的能力很有信心,我可以很快克服自己的偏見,變得思想開明。 進入金融機構——這是勞爾德的“大目標”,可是一開始,像樣的金融機構并不理會勞爾德的簡歷,哪怕他有金光閃閃的哈佛畢業(yè)證。 他給摩根斯坦利、給高盛投簡歷,沒有任何回音。 “這沒什么奇怪的,”勞爾德說,“我曾經是一個律師,從來沒接觸過金融投資。” 不久以后,一個獵頭“不知道發(fā)了什么神經”,居然愿意推薦勞爾德去一家很小的貿易公司。勞爾德也不嫌“屈尊”,樂呵呵就去了,沒多久就成為了那里的金牌銷售。 然后,沒過幾年,小公司被高盛收購,勞爾德莫名其妙被賣進了自己心儀的公司。 因為表現出色,勞爾德很快在高盛擔任起了交易員主管?!白詈玫慕灰讍T不是犯錯最少的,最好的交易員應該有強大的適應力,在犯錯的時候,他們能用最快的速度改用正確的策略?!?/span> 2006年,勞爾德擔任高盛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當年高盛凈收益為創(chuàng)紀錄的95億美元。勞爾德本人也成為華爾街薪酬最高的管理人員之一。 金融精英的幾點建議 勞爾德在演講里對學生們提出了一些人生建議: >>>信心很重要 “你曾有的不足已成為你個人經歷的歷史,它們都會在之后的人生中變成你的優(yōu)勢。所以,你們有理由充滿信心?!?/span> >>>找到喜歡的工作 “在一個艱難的經濟形勢中,需要因為家庭壓力做出一些讓步,你并不是總能夠在職業(yè)選擇上承擔風險。而且,毫無疑問的是,我們將會很多次地妥協?!?/span> “但是,不要讓一時的必要選擇成為一生慣性的借口。要不斷試圖讓自己走到正確的地方。如果我繼續(xù)做一名律師,我可能會干得還不錯,但是我并不會輝煌,因為我不愛這個工作。” >>>做一個完整的人 “學習維持生計的東西當然是很重要的,但是不要忘了閱讀,學習歷史、文化和時事。” “你會變得更吸引人,更有趣,你會在工作上更成功。我讀過的絕大部分書對我的工作甚至是行業(yè)沒有直接的用處,但是書中的經驗教訓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發(fā)揮作用。” >>>參與社區(qū)活動 “謀生并不是生活,只是達到目的的一個手段。你需要為自己感到自豪??傆腥诵枰獮樯嬇?,對他們來說社區(qū)工作并不是一個現實選擇,但是請努力嘗試。” >>>不要自我設限 “要明白人生是不可預測的,所以不要自我設限。試試和一樣有野心的人為伍,讓你置身于可以成長的環(huán)境中——你不僅可以讓自己進步,其他人也會推動你進步?!?/span> “一個從貧困區(qū)長大的孩子掌管世界上最大金融機構的機會有多大?你永遠也不會知道。” “不可預測性是生活最偉大的一點,你改變,這個世界也在改變?!?/span> “你們有野心,有智慧和堅韌,所以,請翻開自己的傳記——你們已經打開了人生的新篇章?!?/span> ▼歡迎使用“爸爸真棒”新上線的“任意搜”功能,您可以搜索“特雷西”“階層”“哈佛”等關鍵詞見更多和本文主題相關的內容。 歡迎回復以下關鍵詞找到您需要的: 國際教育|學習力|在美國 |他山石 |爸爸說 優(yōu)學習 | 好習慣 | 特會玩 | 心成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