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各題。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補(bǔ)之①)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閑階臥桂影。露涼時(shí),零亂多少寒螀,神京遠(yuǎn),惟有藍(lán)橋②路近。
水晶簾不下,云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③傾盡。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秋千頃。
【注】①晁補(bǔ)之: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仕途坎坷。此詞作于作者任泗州知州時(shí)。②藍(lán)橋:指秀才裴航在藍(lán)橋會(huì)仙女云英,結(jié)為連理之事。詞中以此代指蟾宮月窟。③流霞:神話中仙酒名。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dāng)?shù)膬身?xiàng)是 AE
A.上片開篇即寫仰望明月初升的情景。一輪金鏡般的明月,穿過云層從海上升起,金色的光輝由天空灑向大地?!帮w”字可見詞人見月之欣喜
B.“永夜”以下三句中,閑階、桂影寫出月色的皎潔明亮,而露涼時(shí)零亂的寒螀聲,以聲襯靜,突出了環(huán)境的靜寂清冷,表現(xiàn)出詞人此時(shí)的孤寂。
C.“神京遠(yuǎn),惟有藍(lán)橋路近”兩句是寫望月而生的身世感慨?!吧窬笔侵妇┏牵谠~人心中,京城竟比月宮還遠(yuǎn),含蓄表達(dá)了詞人內(nèi)心的悵恨。
D.下片開頭三句寫高卷水晶之簾,拉開云母屏風(fēng),月光照人室內(nèi),宛如浸潤著佳人的淡淡脂粉,用敘述、描寫的筆調(diào)把月色的美麗迷人寫到極致。
E.“待都將”三句,綜合運(yùn)用借代、雙關(guān)、通感等修辭手法,寫出詞人要把清輝全部納入杯中,和著美酒一飲而盡的情景,想象奇特,豪放灑脫。
(2)詞作結(jié)尾畫線句子,表達(dá)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考點(diǎn)】57:懷古詠史詩.
【分析】此詞寫作者任泗州知府時(shí),寫下這首詞不久作者就亡故了.這首詞遂成絕筆.這首詞寫得清麗而豪壯.清人黃蓼園評論道:“前段從無月看到有月,后段從有月看到月滿,層次井井,各段俱有新警語,自覺冰魂玉魄,氣象萬千.”
【解答】(1)A“穿過云層從海上升起”錯(cuò)誤,結(jié)合注釋“此詞作于作者任泗州知州時(shí)”可知詞人此時(shí)并非在海上;E“流霞”本為神話中的仙酒名,詞中語意雙關(guān),既借代酒,也指朝霞.但沒有通感.
(2)此題開叉了對佳句的賞析.題干明確要求從思想感情切入,劃線句子意思是“再攜帶一張胡床登上南樓,看白玉鋪成的人間,領(lǐng)略素白澄潔的千頃清秋”,明顯有著對月色的喜愛之情.用“玉做人間”比喻月光普照大地,既寫月色,也暗含希望人間消除黑暗和污濁,象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
答案:
(1)AE (2)①對皎潔月色的喜愛迷戀.詞人覺得室內(nèi)賞月不能盡興,所以還要攜胡床,上南樓,徹夜賞月.②對純潔美好人間的期望.以“玉”比喻月光普照大地,千頃素白,暗含除去人間黑暗污濁的希望.
譯文:
青色的煙云,遮住了月影,從碧海般的晴空里飛出一輪金燦燦的明鏡.長夜的空階上臥著掛樹的斜影.夜露漸涼之時(shí),多少秋蟬零亂地嗓鳴.思念京都路遠(yuǎn),論路近唯有月宮仙境.
高卷水晶簾兒,展開云母屏風(fēng),美人的淡淡脂粉浸潤了夜月的清冷.待我許多月色澄輝,傾入金樽,直到拂曉連同流霞全都傾盡.再攜帶一張胡床登上南樓,看白玉鋪成的人間,領(lǐng)略素白澄潔的千頃清秋.
賞析:
此為賞月詞,作于徽宗大觀四年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詩經(jīng)·氓》中,“ 言笑晏晏 ”一句具體描繪了女主人公和氓少年時(shí)快樂的情形。
(2)王維《使至塞上》中“ 征蓬出漢塞 , 歸雁入胡天 ”兩句用了比喻手法,表明此次出使行程萬里。
(3)蘇軾《赤壁賦》中“ 相與枕藉乎舟中 , 不知東方之既白 ”兩句,描寫了主客相談后,忘懷自我也忘懷得失的情形。
【考點(diǎn)】39:名篇名句默寫.
【分析】此題考查了名句默寫.命題改變以往給出上下,填寫下句純記憶型方式,而是改為通過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寫,這樣就將記憶與理解緊密結(jié)合起來.因此,解題時(shí)必須注意:一是語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難寫字.
【解答】(1)言笑晏晏(重點(diǎn)字:晏)
(2)征蓬出漢塞
(3)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重點(diǎn)字: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