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淺月若寒 朗誦丨范琳琳 編輯丨安般蘭若(ID:anbanlr) 行走在這阡陌紅塵中,每個人都注定要遇見許多人、經(jīng)歷許多事,從而參悟活著的意義,了知今生的使命,為之去努力、去跋涉、去成長。無論這其間的滋味是悲是喜,都需要我們親自去品嘗,只有經(jīng)歷了,苦中作樂,那才是自己人生中的一筆難能可貴的精神財富。 其實多數(shù)時候,這人生始終是你一個人的人生,從呱呱落地到牙牙學語,幼小的我們心里不會有過多的想法,那樣簡單而純真,再后來進入無涯的學海,慢慢懂得知識,懂得讀書,懂得這世間萬物的奧妙,可我們不一定能夠很好地表達出來內(nèi)心所思所想,就好比是暗戀一個人,縱然再心癢難耐,那也只是你一個人的風花雪月,是埋藏在心底的不可說的秘密,美好又苦澀,卻無可說、無人訴。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又漸漸學會了隱藏心事。人常說“越長大越孤單”,其實是我們越來越不善于表達自己,越發(fā)的沉默了。因為你不說,別人就不會懂,縱使內(nèi)心有千種糾葛、萬般無奈,旁人亦無法感同身受,也就走不到你心里去了。你只道別人不懂你,其實你又何嘗接納過別人的靠近呢? 漸漸地,我們越來越善于偽裝自己,難過的時候,獨自在夜里泣不成聲,而后在人前笑得風淡云輕,佯裝著沒事人,看似很堅強,內(nèi)心的脆弱卻早已崩塌,悲傷逆流成河;無助的時候,徘徊在十字路口,眼神迷離望著不知名的遠方,卻找不到一個可以交心的知己,哪怕是一個溫暖的肩膀,感覺全世界都只剩下了自己,別人以為你活得簡單快樂,其實只是我們善于偽裝罷了。 我相信,每個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時候,歡笑或悲傷都是一個人的事,與他人毫無關(guān)系。其實,每個人的心里又是那樣地渴望有一個知音,可以在沉默的時候,默默陪伴在不遠處,在悲傷的時候,借一個肩膀依靠,在彷徨的時候,為你指點方向,在煩愁的時候,解開你的心結(jié),歡笑的時候,也可以一同把酒當歌,逍遙江湖不問人生幾何。 無論你已經(jīng)遇到了那個人,抑或還在等,也不管你是活潑好動,或是沉穩(wěn)安靜的人,不問你半生坎坷,內(nèi)心苦澀,又或是前途坦蕩,無憂無慮,請記住,你都是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無需討好誰,也不必取悅他人,活著,就是一場修行,更多的在于修自己的心。 你喜歡詩意的生活,那便縱情詩意,在舞文弄墨間恣意灑脫,不必在意他人眼光,只管愉悅自己的心,盡情向往心中的詩和遠方。 你喜歡蓬勃的生活,那便努力向上,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抬起你高貴的笑臉,不必看低了自己,只管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奮斗,在你為之拼盡全力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輸贏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已找到人生的意義,那便是活出自己。 人生本就是一場旅途,不必在意目的地,重要的是每到一個站點,都能收獲沿途的風景。美了歲月醉了心,你已感受到其中的快樂,還有什么奢求? 人生,偶爾需要返璞歸真,最重要的是活得自在。累了,沏一壺好茶,讀一本好書,見一個好友,談一場心靈的對話,生活便溢滿了簡單的快樂。 偶爾停下來吧,等一等靈魂,也等一等這快節(jié)奏的生活,去見你想見的人,去做你喜歡做的事,不負這一世短短幾十年,也不忘初心,別辜負了你這獨一無二的自己。 作者:淺月若寒(微信號:1393044552),專欄作者,散文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千里共良宵》欄目播出十余篇,作品刊發(fā)于《新作文&寫作新思維》《作家選刊》《勞動報》《淮海商報》等,已出版書籍《蓮語傾城》《時光靜好》,公眾號:qyrh1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