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癥 【飲食不節(jié)型】VS【痰濕內(nèi)阻型】 艾灸——不苦口的良藥 人體的身高和體重之間有一定的比例。正常成人的身高與體重的關系為:體重(kg)=身高(cm)-105(女性-100)。如果脂肪增加,體重增加,超過標準體重的20%時,就被稱為肥胖癥。 肥胖的發(fā)生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年齡、飲食、運動、體質。但這四因之中,飲食在其他三種因素中又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故肥胖分為飲食不節(jié)型和痰濕內(nèi)阻型。 【釋義】 【飲食不節(jié)型肥胖癥】 由于40歲以后人體機能衰退,脾的運化功能減退,又過食肥甘,化痰濕壅結體內(nèi),形成肥胖;或者過食肥甘,水谷精微在人體內(nèi)堆積成膏脂,形成肥胖,屬熱證、實證。 【痰濕內(nèi)阻型肥胖癥】 由于缺乏運動,脾胃呆滯,以致運化失司,或由于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導致精微不布,水濕不化,痰濕內(nèi)生,形成肥胖,屬于虛證。 【癥狀】 【飲食不節(jié)型肥胖癥】 平素嗜食肥甘厚味,體型呈全身性肥胖,按之結實,食欲亢進,面色紅潤,或有胃熱多汗,小便黃,大便秘結,或身體無其他不適癥狀。舌紅,苔黃厚或膩。若會號脈,則能感覺到沉而滑實有力的脈象。 【痰濕內(nèi)阻型肥胖癥】 體胖以面頰部為甚,脾胃氣虛,氣血化源不足,肌肉靜脈失養(yǎng),故肌肉松弛,神疲乏力;脾司味覺,脾虛,則食欲不振;痰濕阻滯中焦,或有惡心嘔吐;痰濕阻滯上焦,或有胸肋、腹部脹悶不適;或有陽氣虛摔,腎陽不能化水濕為氣,水濕泛濫,或見全身水腫;水濕停聚,則小便量少;或身體無異常表現(xiàn)。舌淡,苔白膩。若會號脈,則能感覺到細滑的脈象。 【取穴】 【飲食不節(jié)型肥胖癥】 豐隆、曲池、公孫、陰陵泉 【痰濕內(nèi)阻型肥胖癥】 脾俞、腎俞、關元、足三里 【灸法】 【飲食不節(jié)型肥胖癥】 以上穴位,使用艾益生艾灸儀施灸,每穴灸30分鐘左右,灸至局部紅暈溫熱為度,建議每日1次,10次為一個療程, 每個療程之間休息幾天,可根據(jù)體重變化調(diào)整療程數(shù),需長期堅持施灸。 【痰濕內(nèi)阻型肥胖癥】 以上穴位,使用艾益生艾灸儀施灸,每穴灸30分鐘左右,灸至局部紅暈溫熱為度,建議每日1次,10次為一個療程,每個療程之間休息幾天,可根據(jù)體重變化調(diào)整療程數(shù),需長期堅持施灸。 【取穴原理】 【飲食不節(jié)型肥胖癥】 1. 灸豐隆可起到化濁祛痰的功效。 2. 曲池屬于大腸經(jīng)合穴,灸曲池能起到轉化脾土之熱,燥化大腸濕熱功效。 3. 灸公孫能健脾胃,還能夠降郁熱。 4. 灸陰陵泉能健脾除濕。 【痰濕內(nèi)阻型肥胖癥】 1. 灸脾俞能夠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從而運化掉體內(nèi)壅滯的痰濕。 2. 灸腎俞能補腎補氣,腎氣有根則元氣得固。 3. 灸關元能補元氣,元氣充足,則脾胃運化能量充足。 4. 灸足三里能促進氣血運行、健脾補腎、強壯益身。 |
|
來自: 學而時習之喵 > 《經(jī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