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說起旅行二字,想起了一首經(jīng)典的老歌《我想去桂林》
人生有時候就是這般無奈。 我也算是這無奈中人,深知這種滋味。
前段時間,在姑姑家,看到小表妹在房內的墻上貼了一張學習目標。 結尾的地方寫著如果達到目標就去海南玩一趟。
我心里甚是羨慕。 那時候我也在墻上寫過很多鼓勵自己的計劃書。 但是給自己的獎勵就是買一個籃球或者其他的物品。
如今的孩子,最幸運的一點就是了更多的機會走走大江南北,甚至可以出國游歷。 我總是鼓勵那些想旅行的人,去吧,好好玩。
記得以前做編輯的時候,有一幫大學的孩子給我做校對,有一個女孩跟我說,自己就是想存點錢,好做一次畢業(yè)旅行,不想跟爸媽伸手。
我覺得這女孩的想法挺好的,給她劃了更多的活,因為這能幫她圓夢。 有時我甚至覺得是在幫我圓夢,因為我自己一直沒有太多的旅行。 只能在想象中游歷一番,在書本中行走一趟。 二者終究是不一樣的。 所以心底就特別羨慕能旅行的人。 羨慕那些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人。 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朋友說,“這個月的稿費突破5000,就來一場心儀的旅行” 特別誘人的計劃,真的希望她能成行。 其實,旅行的費用并不高,但我們總是因為一些牽絆而止步。 有了孩子后,我倒是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好的機會。 帶兒子去旅行,所以在過去的幾年里我一直盼望著他快快長大。 有時候跟他玩開火車游戲,也會帶著他背地名,然后告訴他每個地方有什么好玩的。 小小的他對外邊的世界充滿了期待。
我跟他說,“在你讀幼兒園之前,老爸帶你去外邊玩一次,你想去哪?” 他說去上海吧,那好,我們就去一趟上海。 去上海是因為我常常跟他說那是一個大城市,很大很大。 還有迪士尼樂園,好玩呢。
對于一個四五歲的孩子來說,會喜歡這些玩樂的地方。 而山間的清風明月,暫且留著,我們會來的。
有了孩子,可不能止步于庭堂。 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
這是一個大夢想,那就先給自己定一個小計劃。 每年帶孩子去幾個地方,比如春夏秋冬各去一處。 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和興趣,一起選擇旅行的地方。
見識過外邊世界,從小有父母陪伴行走過的孩子。 不會再叛逆的要求做一個孤獨的背包客。 反而會明白,父母在,不遠游。 自己追求詩和遠方的時候,也會記得父母的含辛茹苦。 所以帶孩子旅行,趁早! 帶孩子旅行,我也談談幾個小建議: 1、千萬要注意安全,不僅僅是游玩的地方也注意安排,小心謹慎,聽從安排。 而且在很多細節(jié)方面更不能馬虎,比如在入住酒店,浴室一般跟家里的不一樣,孩子特別容易滑倒,就要小心,昨天兒子就自己走,我才一轉身就摔了腰,幸好無大礙,也把我嚇一跳。 老人們常說“小心走天下”,是一句真理。
2、太小的寶寶,我真的不建議去大的景點擁擠或者出遠門。 有一次我在景點看見有媽媽帶著幾個月大的孩子在看煙花,孩子一點也沒看,倒是被擁擠的人群包裹著,大哭不止。 這也是我一直等到兒子4歲才帶他出門的原因,之前出門,非常想帶他一起,但是想想環(huán)境變化對孩子有一個挑戰(zhàn)之外,還有就是小家伙抵抗力和身體耐力有限,還是等大一點,逐步開始吧。
3、帶孩子出行,不要再被拴在手機上。 不少的父母帶孩子出門玩,趁著排隊或者閑暇休息的時候就刷手機,打開游戲或者聊天界面,把孩子晾在一邊,有時候孩子頑皮跟小伙伴起了沖突,或者妨礙了其他人,真的不好。不懂孩子的人罵孩子不懂事,知道的人會說父母沒教好。 4、當著孩子的面,請做一個好的榜樣。 如果你覺得有人讓你不爽了或者自己覺得吃了虧,當著孩子的面,也請注意一下處理的態(tài)度。 前天遇到兩個人在隊伍里爭吵,原來是后邊的人說前邊的人插隊。 而前邊的人說自己很早就占了位,上廁所去了。 于是兩個人就吵了起來。 幸好服務人員及時趕到,雙方才收起了怒焰。 當時兩個孩子就懵懵地在那看著,一個孩字還攥著媽媽的衣服不停喊著,希望媽媽轉移注意力。
有時候,跟工作人員交流,也請體諒,他們也是人,也需要理解和尊重。 能自助的自助,不清楚的地方按照規(guī)矩辦。 人的修養(yǎng)和素質,有時候就在一個電話、幾句對話、一個態(tài)度之間體現(xiàn)。
生命其實就是一場旅行。 我們曾是一個孩子,后來成為了父母。 而這一路上,就是一場修行。
昨天晚上從景點回酒店的路上,聽到一個爸爸邊走邊對自己懷里的孩子說: “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所以爸爸媽媽想一直陪著你,就像今天一樣。 可有時候爸爸會不在你身邊,今后可能會更少。 但是爸爸愛你,一直愛你”。 帶孩子去旅行,到底是為了什么? 其實就是一個字——“愛”
關于旅行,您有什么好的建議,歡迎在下方的留言區(qū)留言討論,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