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小升初分班考科學(xué)復(fù)習(xí)資料(一)待續(xù)

 曦文的學(xué)習(xí)區(qū) 2017-05-26


動物部分要點


1、動物具有(多樣性),動物生存依賴于(環(huán)境),不同的環(huán)境生長著不同的(動物)。

2、我們觀察蝸牛,要注意觀察蝸牛的(外形)、(生活)、(運動)、(反應(yīng))、(吃食)、(排泄)、(繁殖)等。

3、蝸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種物體上爬行。

4、蝸牛、蚯蚓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

5、蚯蚓身體由許多(環(huán)節(jié))構(gòu)成,身體上有(口)、(環(huán)帶)、(肛門)。

6、蝸牛和蚯蚓的相同點是:都適應(yīng)(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身體(柔軟),都會(爬行),會吃(食物),會(排泄),會(繁殖后代)等。

7、螞蟻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有六只(足)都長在胸上。

8、螞蟻適應(yīng)在(陸地)上生活。

9、螞蟻的特點:生活在(陸地)上,身體有(頭、胸、腹)三節(jié),長著六只(腳),運動(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樣),會(繁殖后代)等。

10、金魚的特點是:生活在(水中),身體表面有(鱗片),用(鰭)游泳,用(鰓)呼吸,吃(魚食)和(面包屑)等,會(繁殖后代)等。

11、螞蟻和金魚的相同點:都是有(生命)的,會(運動),需要(食物)維持生長,會(排泄)廢物,會(繁殖后代)等。

12、蝸牛遇到危險,身體縮進(jìn)殼內(nèi),螞蟻遇到危險,快速逃走;蚯蚓遇到危險,縮成一團(tuán)或逃走;金魚,游到安全的地方。

13、動物的個體(形態(tài))不同,生活的(環(huán)境)也不同。

14、動物的共同特點: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會(運動),需要(食物、水),會(排泄),會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yīng)),會(生長發(fā)育),會(繁殖后代)等。

15、蠶的幼蟲期要蛻(4次皮)。

16、蠶(幼蟲期)分(頭部、胸部、腹部)三部分。頭很小,有口器,有兩片“牙齒”的大顎,適于咀嚼桑葉;胸有三對足幫助口器把持桑葉;腹部有五對足,后端的背側(cè)有一個突起、

17、蠶寶寶吐絲前(不再吃桑葉了),軀體(發(fā)黃發(fā)亮),吐絲時(身體運動,頭來回晃動,吐絲后身體變小,潛伏在內(nèi)。)

18、蛹身體呈(紡錘形,由頭、胸、腹)三部分組成,頭部有兩個黑色、小圓形、隆起的眼睛,胸部沒有環(huán)節(jié),(腹部有環(huán)節(jié)),眼睛下面有(一對觸角的原始體,)胸部的背面有(盾片),從(盾片生出兩對翅,體色呈褐色)。

19、蠶蛾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兩對翅,三對足,長有眼睛和口器)。

20、蠶的一生經(jīng)歷(卵、幼蟲、蛹和成蟲)四種形態(tài)。

21、有些動物一生中要經(jīng)歷很大的變化,它們幼年期與成年期的樣子很不同,從一種形態(tài)變成了另外一種形態(tài),這種變化叫(變態(tài) )。

從卵孵化而來:蚊子、蒼蠅、蝗蟲、魚、青蛙、雞

由母親直接生下來:貓、狗、人

變態(tài):蚊子、蒼蠅、青蛙

不變態(tài):蝗蟲、魚、雞、狗、貓

22、動物分類方法2種,一種按變態(tài)和不變態(tài)分類;另一種按卵生(從卵孵化而來)和胎生(由母親直接生下來)分類。

23、我們?nèi)税茨挲g段可以分為兒童、青年、中年、老年。15歲以下稱為兒童,16歲至35歲稱青年,36歲至60歲稱中年,60歲以上稱老年。

24、人和動物的生命周期:出生——生長發(fā)育——繁殖——死亡

25.生物之間這種像鏈環(huán)一樣的食物關(guān)系叫食物鏈。

26.食物鏈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產(chǎn)者,直接或間接消費別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

27.自然界里某一區(qū)域的生物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叫生態(tài)系統(tǒng)。

28.寫食物鏈:草、兔、蝗蟲、鳥、蛇、鷹

(1)草→兔→鷹           (2)草→兔→蛇→鷹

(3)草→蝗蟲→鷹         (4)草→蝗蟲→蛇→鷹

(5)草→鳥→蛇          (6) 草→鳥—→蛇→鷹

29.科學(xué)家把動物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身體中有脊柱的動物叫脊椎動物,沒有脊柱的動物叫無脊椎動物。

30.脊椎動物是動物身體中長有脊柱,構(gòu)造比較復(fù)雜的一類,它又可以分為魚類、兩棲動物、 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

脊椎動物:哺乳動物:蝙蝠、羊、兔、豬、鯨、海豹

鳥    類:雞、鴨、鵝、老鷹、大雁、貓頭鷹

 爬行動物:壁虎、蛇、鱷魚、龜、蜥蜴、甲魚
 兩棲動物:蟾蜍、蠑螈、娃娃魚

魚    類:海馬、鯽魚、鰻、泥鰍、黃鱔、鯉魚



植物的生長變化部分要點


1、植物在它們的生命過程中都要經(jīng)歷(出生、成長、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過程。

2、光合作用的過程是:植物通過葉子里所含的葉綠體,依靠陽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氧氣和養(yǎng)料。
光合作用文字公式是:二氧化碳+水---陽光-→氣+養(yǎng)料

3、植物的莖具有(支撐植物及運輸水分和養(yǎng)料)的作用。植物的(莖能從下向上)將根吸收的水分和礦物質(zhì)運輸?shù)街参矬w的各個部分;(從上到下將綠葉制造的養(yǎng)料)運輸?shù)街参矬w的各個部分。

4、一株鳳仙花大概能結(jié)出二十來個果實,每個果實可以有十七八粒種子。

5、我知道開花植物一般由根 、 莖 、 葉、 花 、 果實等六部分組成。我知道會開花的植物有:向日葵、蠶豆、 菊花、 油菜、 鳳仙花等。

6、鳳仙花的花由花萼、 花瓣、 雌蕊和雄蕊等部分組成?;ㄖ械淖臃恳院竽荛L成果實。

7、鳳仙花的主要生長過程: 種子→  發(fā)芽→ 生長→開花→ 結(jié)果這幾個階段。

8、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土壤、適宜的水分和溫度)等。

9、任何植物的莖上都有“節(jié)”,節(jié)在有些植物上很明顯,有些不明顯。葉子是長在節(jié)上的。

10、鳳仙花等植物的莖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長,叫(直立莖);牽?;ǖ那o纏繞在其它物體上向上生長,這樣的莖叫(纏繞莖);葡萄的莖攀緣在其他物體上向上生長,這樣的莖叫(攀緣莖);紅薯的莖平臥在地面蔓延生長,這樣的莖叫(匍匐莖)。

 11、普通的油菜花由萼片(4)、花瓣(4)、雄蕊(6)、雌蕊(1)四部分組成。生長變化的過程:花蕾-開花-凋謝-果莢。

 12、植物的花有生產(chǎn)種子繁殖生命的作用。植物繁殖新生命的主要過程:花的雄蕊產(chǎn)生花粉,傳播到雌蕊上使胚珠受精,然后形成果實和種子。按花粉的傳播方式,可分:蟲媒花、風(fēng)媒花、水媒花、鳥媒花。

 13、果實和種子的結(jié)構(gòu)與種子散播的方式是相適應(yīng)的。植物把種子散播到遠(yuǎn)處,有利于生命的延續(xù)。撒播方式:利用:水流傳播(椰子、蓮蓬等)、彈射傳播(噴瓜、鳳仙花、豆類等)、風(fēng)力傳播(蒲公英等)、動物傳播(蒼耳、野果等)

14、種子發(fā)芽需要一個適宜的環(huán)境:有生長所需的足夠的水分和空氣,有適當(dāng)?shù)臏囟?。蠶豆種子由種皮、胚根、胚芽、子葉等部分組成。胚芽長成莖和葉,胚根長成根。子葉有提供種子發(fā)芽所需養(yǎng)料的作用。

15、多種多樣的植物

根據(jù)不同的標(biāo)準(zhǔn)可以將植物分成不同的類別。

根據(jù)莖的特點植物可以分為木本植物(如:桃樹樟樹)和草本植物(如:狗尾草、水稻);

根據(jù)生活環(huán)境將植物分為水生植物(如:浮萍)和陸生植物(如:雪松)。

科學(xué)家主要是根據(jù)植物的特征對植物進(jìn)行分類。他們根據(jù)植物有沒有花把植物分成了兩大類:開花的植物和不開花的植物。

16.不開花的植物包括蕨類(如:蕨菜)、藻類(如:紫菜)和苔蘚類(如:葫蘆蘚)植物等。

17.屬于開花的植物有:桃樹、油菜花、鳳仙花、月季、金魚藻等


材料部分要點


1、物體都是由一種(材料)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2、我們周圍常見的材料有(木頭)、(磚瓦、陶瓷)、(紙)、(玻璃)、(金屬)、(塑料)、(橡膠)等。

3、用適當(dāng)?shù)脑~語描述木頭:(黃白色,表面有紋路,能削得動,鋸了以后有鋸末,能浮在水上……)

4、金屬的特性:(堅硬)、(有金屬光澤)、(有延展性)、(易傳熱)、(能導(dǎo)電)、(吸水性差)等。

5、柔韌性是指物體在受力變形后(不易折斷)的性質(zhì)。物理性質(zhì)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6、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韌性)、(不導(dǎo)電)、(不導(dǎo)熱)、(防水、不透氣)、(質(zhì)輕)、(可重復(fù)利用)等。

7、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8、木頭的特性:(質(zhì)輕)、(比較軟)、(可燃燒)、(容易加工)、(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

9、磚瓦的主要用途是(造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

10、磚瓦陶瓷是用(黏土)燒制而成的。

11、陶瓷是用一種(特殊的黏土)制造的。

12、我們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頭)、(黏土)、(棉花)、(牛皮)等。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屬)、(塑料)、(陶瓷)、(橡膠)等。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有的卻不能。

13、我們應(yīng)該(合理)使用材料,減少對(環(huán)境)的破壞


水和空氣部分要點


1、物體可以分為(固體)、(液體)、(氣體)三類,他們之間的區(qū)別在于固體有固定的(形狀),液體和氣體沒有固定的(形狀)。

2、水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會(流動)的液體。

3、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積被(水)覆蓋著。

4、水有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的(冰)、液態(tài)的(水)、氣態(tài)的(水蒸氣)。

5、水是生命的源泉。(植物)、(動物)和(人類)都離不開水。

6、水的用途很多。(工業(yè))生產(chǎn)、(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人類)的生活都要用水。

7、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顏色)、(氣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狀)、(重量)等方面有差異,但它們都會(流動)、沒有固定的(形狀)。

8、液體都會流動,流動的快慢受到(黏稠度)的影響。

9、液體具有一定的體積,液體的體積是可以(測量)的。

10、量筒是一個有刻度的玻璃筒,專門用來(測量液體)的多少,也就是測量液體的體積。

11、液體體積的單位是(毫升)。

12、使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需要注意以下兩點:(1)量筒必須放(平穩(wěn))。(2)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量筒內(nèi)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然后讀出液體的體積數(shù)。

13、空氣是存在于我們周圍的一種(物質(zhì)),可以被我們(感知)。

14、空氣和水相比,有許多的(相同)和(不同)。作業(yè)本47頁維恩圖

15、空氣占據(jù)(空間),空氣可以被(壓縮),但不能壓縮到0,被壓縮的空氣有(彈性)??諝庥校ㄖ亓浚oL(fēng)是(空氣)流動形成的。


溫度與水的變化要點


1、要準(zhǔn)確地知道物體的冷熱程度,要用(溫度計)。我仔細(xì)觀察溫度計,發(fā)現(xiàn)溫度計上有(刻度 、標(biāo)記 、數(shù)字)。

2、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通常用(攝氏度(℃))來表示。

3、測量水溫,要注意:手拿溫度計的(上端);將溫度計的下完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視線與溫各度計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時)讀數(shù);讀溫度計時(不能離開被測的水)。

4、水燒開時的溫度大致是100℃;水結(jié)冰時的溫度是 0 ℃。 

5、對于一個物體來說,溫度下降,說明物體的(熱量減少);溫度上升,說明物體的(熱量增加)。

6、水和冰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相同點:無色、無味道、無氣味、透明、有一定體積。
不同點:冰有固定形狀,不會流動,堅硬,是固體。而水無固定形狀,會流動,柔軟,是液體。

7、加快冰的融化的方法: (1)把冰放到溫度更高的地方。(2)把冰放到陽光下曬。(3)用手把冰焐化。

8、在碎冰里(加入較多的食鹽)可以制造更低的溫度。

9、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叫(蒸發(fā)),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玻璃杯會形成小水滴,這叫(凝結(jié))。

10、:水蒸氣受冷凝結(jié)而成的小水珠,飄浮在高空

 :水蒸氣遇到冷凝結(jié)在所接觸的物上            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jié)而成

 :低空的水蒸氣在0℃以下受冷變化成的冰晶

 :高空的水蒸氣在0℃以下受冷變化成的冰晶

11、水受熱時體積會膨脹 ,水受冷時體積會縮小  ,我們把水的體積的這種變化叫(熱脹冷縮)  。

12、 水在自然界有不同形態(tài),有時是液態(tài),有時是固態(tài),有時是氣態(tài)。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的流入海洋。

13、測量人體溫度的溫度計叫(體溫計),它的測量范圍一般在  35℃ - 42℃之間,因為人體正常體溫是37℃。

14、溫度計(越往下數(shù)字越大),說明是零攝氏度以下,讀數(shù)時要(從上往下)數(shù),寫溫度時前面加“—”,表示零下。溫度計(越往下數(shù)字越?。?,說明是零攝氏度以上,讀數(shù)時(從下往上數(shù))。



你問我答

1、海洋里的水也不會溢出來,江河里的水也流不完。這是什么原因?
答:因為水的形態(tài)是可以轉(zhuǎn)化的,水能三態(tài)循環(huán)。也就是江河、海洋中的水經(jīng)過蒸發(fā)后形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又形成雨,雨水又會流回江河中,如此進(jìn)行循環(huán)。

2、 夏天,剛從冰箱里取出的飲料上不一會就回有小水珠,為什么?
答:由于剛從冰箱里取出的飲料很涼,會使它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冷卻下來,因而在杯壁上形成小水滴。這種現(xiàn)象也就是凝結(jié)。

3、 影響水蒸發(fā)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答:溫度的高低;液體表面積的大?。灰后w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等。

4、 雨過天晴后,地面上的積水到哪里去了?
答:地面上的積水都蒸發(fā),變成了水蒸氣。

5、 裝滿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許多小水珠,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從哪里來?
答:空氣中有大量的水蒸氣,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圍的空氣中的水蒸氣冷卻下來,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滴。

6、如果在冰中加入大量的鹽,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答:玻璃杯壁上就會出現(xiàn)一層冰霜,是因為冰中放鹽后使冰的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0攝氏度以下玻璃杯外壁的小冰晶就直接變成了小冰晶。


溶解部分要點


1、溶解的特征:物質(zhì)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見的微粒,均勻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過濾的方法分離出來。

2、過濾實驗中用到的器材有:鐵架臺、漏斗、過濾紙、玻璃棒、燒杯。

3、做過濾實驗時,要注意“一貼、兩低、三靠”。(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nèi)壁。兩低:濾紙低于漏斗邊緣,濾液低于濾紙邊緣。三靠:傾倒濾液的燒杯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緊靠三層濾紙,漏斗末端緊靠承接濾液的燒杯內(nèi)壁。)

4、高錳酸鉀是紫黑色的固體小顆粒,常被用來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來取。

5、食鹽、小蘇打、高錳酸鉀、膠水、洗發(fā)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穩(wěn)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不同的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鹽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蘇打要強(qiáng)。

6、水除了能溶解固體和液體之外,還能少量地溶解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

7、切碎、加溫、攪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

8、溶解在水中的食鹽能用蒸發(fā)的方法把食鹽和水分離出來。

9、給杯子中的鹽水加熱,可以分離食鹽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發(fā)皿、石棉網(wǎng)、酒精燈、三腳架、火柴、濕抹布。

10、酒精燈的火焰分為外焰、內(nèi)焰、焰心三個部分,外焰的溫度最高,內(nèi)焰其次,焰心的溫度最低。

11、點燃酒精燈時一定要用燃著的火柴,決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對火。加熱完畢需要熄火時,可用燈帽蓋滅,蓋滅時需再重蓋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時燈帽打不開,絕對禁止用嘴吹滅火!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