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觀點 網(wǎng)傳:“全球發(fā)出警示!請傳出去!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蟲,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否則100%致命?!?/p> 分析 文章中配的圖片也確實令人恐慌。膿腫的手指沒有一處完好,有些人的胳膊上布滿了雞蛋大的膿包,甚至有些人的腿上也出現(xiàn)碗口大的血瘀,還有一些殘狀無法直視。 辟謠中心編輯了解到,隱翅蟲,又被稱為“影子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自然界中的隱翅蟲約有250多種,其中,毒隱翅蟲因體內(nèi)有毒液而對人有威脅。毒隱翅蟲,身長0.6至0.8厘米,類似飛螞蟻,停下時把翅膀收回,且有趨光性,白天棲息在雜草石下,夜間出來活動,夏秋兩季最常見。體外沒有毒腺,在被打死后體內(nèi)毒液會流出來。 “毒隱翅蟲不是新發(fā)現(xiàn)的蟲子,咬人也不是新鮮事?!闭憬≈嗅t(yī)院的皮膚科主任醫(yī)師吳蓓玲說,隱翅蟲咬人多發(fā)生在夏季,它們身體內(nèi)含有一種酸性物質(zhì),pH值為1-2,其酸性接近硫酸等物質(zhì)。 “人的手一拍,隱翅蟲身體的酸性液體會留在人的身體上,從而灼傷皮膚。”吳蓓玲說,隱翅蟲主要隱藏在潮濕的地方,河溝等雜草叢生的地方會有它們的身影。毒隱翅蟲能分泌毒隱翅素,這種毒素與皮膚接觸后,會導致皮膚炎癥。如果把毒隱翅蟲捏碎后,毒素進入體內(nèi),會使皮膚產(chǎn)生過敏反應,出現(xiàn)條狀或者斑狀的紅腫,一般來說,一周左右這種癥狀就會消失。因此,微信中所說的“萬一身上有這蟲,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還是有一定科學根據(jù)的。 吳蓓玲告訴記者,與蚊子咬的包相比,毒隱翅蟲咬的包可以說是“又辣又疼”。如果老百姓到郊區(qū)游玩,可以噴灑一些驅(qū)蚊劑,也能起到預防毒隱翅蟲叮咬的作用。即使不小心被隱翅蟲叮咬,可以用堿性肥皂清洗即可,如果咬傷比較嚴重者,請盡快到醫(yī)院接受治療。 結(jié)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