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傳,葉天士(1666—1754年)曾經(jīng)為一名進(jìn)京趕考的舉人治眼疾時,發(fā)現(xiàn)其身患嚴(yán)重的消渴癥(即糖尿病)。當(dāng)時,葉天士雖醫(yī)術(shù)享譽九州,但對此癥卻無研究,只得讓舉人另尋高明。后來,舉人去了一處名叫玉泉寺的寺廟,得到一位高僧的奇方,竟然治好了他的消渴癥。舉人金榜題名后,將此事告知了葉天士,他甚為愧疚,為求醫(yī)方,便啟程拜訪高僧。哪知高僧卻不肯相見,他便放下名醫(yī)身架,身居寺廟與眾僧為伴,同飲同寢。此舉感動了高僧,便將秘方傳予葉天士。
葉天士求得秘方后,查閱古醫(yī)著作,融會多年的行醫(yī)經(jīng)驗,對秘方加以改進(jìn)。在治療數(shù)百人、歷時近十年的病案基礎(chǔ)上,終于研究出了一劑能夠非常有效治療消渴癥的醫(yī)方。為謝玉泉寺高僧的授方之恩,結(jié)合該方“如玉泉注身,以治消渴之癥”的特性,特將此方命名為—玉泉散(現(xiàn)代加工成濃縮丸,即玉泉丸)。后來,康熙皇帝得知此事,甚感其苦心研方、濟(jì)世于眾的善心,御筆親賜“天下第一”匾額。
轉(zhuǎn)自:糖尿病視野
|
糖尿病名方:奔走相告說玉泉
毛德西 河南省中醫(yī)院
|
湖南省臨湘市的一位71歲退休教師,于2011年12月20日給我寫來一封信,信中寫道:“去年空腹血糖9.6mmol/L,采用您在湖南《老年人》雜志上推介的玉泉丸,效果良好。血糖降到5.8mmol/L的正常水平,……另有兩位同事,血糖分別是14.3mmol/L及14.7mmol/L,屬Ⅱ型糖尿病,每天靠打胰島素降糖,且注射時間要求極嚴(yán)格,不勝其煩,改上述方法服一月,血糖降到9.4mmol/L與9.5mmol/L,且消渴癥狀大為改善。由于效果明顯,喜出望外,奔走相告?!?/font>
信中所說的“上述方法”,即將玉泉丸由丸劑改為湯劑,他們的方法是:葛根9克,天花粉9克,麥冬9克,生地9克,五味子3克,甘草3克。加水煎煮2次過濾,濃縮為250毫升左右藥液,再加糯米一撮(超過9克),煮粥,每日一劑,分?jǐn)?shù)次吃完。
玉泉丸出自清代葉天士《種福堂公選良方》,方由葛根、天花粉、麥冬、生地、五味子、甘草、糯米組成。玉泉,乃指口中津液,又名玉液。葉天士所擬玉泉丸的藥物以滋腎陰為主,方中生地、麥冬為滋陰補腎之要藥;五味子可收藏精氣,不使耗散;葛根、天花粉均有清熱生津之功;糯米補肺氣,養(yǎng)胃陰;甘草清熱和胃。如此使先天腎陰充足,又有后天胃陰的補充,加上清熱之藥力,消渴病的“三多”癥狀就會隨之消失。
我國老一輩革命家謝覺哉(1883年~1975年),于1959年7月因糖尿病住在北戴河療養(yǎng)。他采用許多方法,效果不明顯。后來服用了玉泉丸,病情明顯好轉(zhuǎn)。為此他還寫詩贊道:“文園病渴幾經(jīng)年,久旱求泉竟及泉。辟谷嘗參都試過,一丸遇到不妨千?!痹姷囊馑际钦f,我患糖尿病多年,用了限制飲食的辟谷術(shù),也服用過人參,效果都不明顯,后來服用玉泉丸,消渴癥狀都消失了。這真是吃藥再多,都不如一粒對癥的藥丸。
今從讀者信中可知,玉泉丸治療消渴,效果確切。這真是:喜出望外服良藥,奔走相告說玉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