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踏步面層及防滑構造: 面層應便于行走、耐磨、防滑并保持清潔,一般與門廳或走道的樓地面材料一致。 踏步表面應有防滑措施,防滑處理的方法是設置防滑條,材料主要有:金剛砂、馬賽克、橡皮條和金屬材料等,踏步兩端靠近欄桿(或墻)100~150毫米處一般不設防滑條。 二、欄桿和扶手的構造 欄桿:空花欄桿、欄板式和組合式欄桿。 空花欄桿:一般采用圓鋼、方鋼、扁鋼和鋼管等金屬材料做成。欄桿垂直桿件間的凈距不應大于110mm,且不應采用易于攀登的花飾。 連接方法:預埋鐵件焊接、預留孔洞插接、螺栓連接 欄板:常采用現(xiàn)澆或預制的鋼筋砼板,鋼絲網(wǎng)水泥板或磚砌欄板,也可采用有機玻璃、鋼化玻璃等。 扶手:位于欄桿頂部一般采用硬木、塑料和金屬材料制作,扶手的斷面形式和尺寸應方便手握抓牢,頂面寬一般為40~90mm。扶手與欄桿可靠的連接,其方法視扶手和欄桿的材料而定。頂層樓層平臺臨空一側,設置水平欄桿扶手,端部與墻應固定在一起。 其方法為:在墻上預留孔洞、預埋的防腐木磚、預埋鐵件焊接。 靠墻扶手:通過連接件固定于墻上。連接構造同欄桿與扶手的連接 欄桿扶手的轉彎處理:設置到平臺邊緣以內半個踏步寬的位置上,采用鶴頸扶手,將上下行梯段踏步錯開一步。 臺階與坡道構造 臺階: 一般建筑物的室內陸面都高于室外地面。根據(jù)室內外高差來設置臺階。在臺階和出入口之間設置平臺,作為緩沖之處,平臺表面應向外傾斜約1%~4%坡度,以利排水。臺階踏步的高寬比應較樓梯平緩,每級高度一般為100~150mm,踏面寬度為400~300mm。 臺階應采用具有抗凍性能好和表面結實耐磨的材料,如混凝土、天然石、缸磚等。 臺階的基礎,一般情況下較為簡單,只要挖去腐殖土做一墊層。 坡道: 室外門前為便于車輛進出,或醫(yī)院室內陸坪高差不大,為便于病人車輛通行,常做坡道,也有臺階和坡道同時應用者。 坡道的坡度一般為1:6~1:12,面層光滑的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粗糙或設有防滑條的坡道,坡度稍大,但也不應大于1:6,鋸齒形坡道的可加大到1:4。 殘疾人通行的坡道,其坡度不大于1:12,同時還規(guī)定每段坡道的最大高度為750mm,最大長度為9000mm。 坡道也應采用耐久、耐磨和抗凍性好的材料,構造與臺階類似。坡道對防滑要求較高或坡度較大時可設置防滑條或做成鋸齒形 【注】上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知識點,但是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大家在工作和學習中一定會需要規(guī)范和圖集。小編就來告訴大家怎么樣能免費獲得。 在手機應用市場中搜索“又土又木”,下載手機app,那樣就可以免費獲取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