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起初大部分是寒邪導(dǎo)致的;時間長了入里化熱;有的時候是寒邪在體內(nèi)停留很久,也不化熱;這種邪氣與人體共存都是人體正氣不足,不能驅(qū)邪外出而共存。等到了秋天的時候,天氣一涼,本來正氣和外邪還能平衡,此時開始有些傾斜了。人體的正氣抵御不了外寒,于是開始犯病,鼻涕橫流,噴嚏不斷。 治療鼻炎中鼻涕清的方子 桔梗元參湯的方子是:桔梗九克、元參九克、杏仁九克、橘皮九克、法半夏九克、茯苓九克、甘草六克、生姜九克。 如果鼻涕黃的,就用方子五味石膏湯:五味子三克、生石膏九克、杏仁九克、法半夏九克、元參九克、茯苓九克、桔梗九克、生姜九克。里面加了點清熱的。照著這兩個方子自己服藥,多年治療無效的鼻炎,立刻就減輕大半,甚至痊愈。黃元御的這個方子,水泡半個小時,熬藥時水開15分鐘即可,一日喝兩次三次都可以,一服藥煎兩次就可以了。鼻炎重一些的患者,可以再外用芙蓉葉。建議不要多喝,兩三服藥即可,是否見效自己體會。如果沒有改變,就不要喝了。 鼻炎是很討厭的,小孩子有鼻炎的,整天腦袋昏沉沉的,上課聽講都受影響了,真不知道有多少孩子的成績不好是因為鼻炎導(dǎo)致的。 有的人還打噴嚏,早晨起來,先來它二三十個噴嚏,很是苦惱。這個病中西醫(yī)都不擅長治療,辦法也都不多。鼻炎每年秋天就開始犯病,鼻炎嚴重,噴嚏鼻涕都不斷;眼睛鼻子過敏,去協(xié)和查了過敏原,胳膊上劃得一條條的,查出了很多東西過敏。西醫(yī)的理論是,對什么過敏,就避免遇到這個東西就好了;比如花生過敏,就不要碰它。 中醫(yī)的理論是,東西過敏是失調(diào)了,和這些東西無關(guān),如果調(diào)整過來,就不過敏了。也不用躲著這些東西了。其實現(xiàn)代醫(yī)學應(yīng)該學習中醫(yī)的思路。黃元御是清代的高人,乾隆皇帝的御醫(yī),曾經(jīng)隨著乾隆下江南。他的思路是,鼻炎這個病一定是身體里面氣機升降失調(diào)了。 這個方子黃元御是治療“肺氣郁升,鼻塞涕多者”,一般的鼻炎如果是鼻涕多的,只要鼻涕不黃,效果還是不錯的。這個方子不用那么擔心的,因為方子里面的藥物都很平穩(wěn),是個非常平和的方子,平和得近乎食療,試著服用幾服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小孩子的用量減一半就可以了。 另外,對鼻炎也可以使用外用藥,去藥店買幾十克芙蓉葉,研成粉末,然后上到鼻子里,也可把粉末放到口罩的夾層中,讓患者戴,這樣療效也不錯。根據(jù)中醫(yī)的理論,肺氣本來是應(yīng)該下降的,這樣人體上部的氣機才不至于壅滯,可是現(xiàn)在肺氣為什么不降呢?原來,除了肺經(jīng)自己的問題,還有胃在里面搗亂,胃氣本來也是應(yīng)該下降的,“胃氣以降為順”,我們每天吃的東西,都要下去,胃氣降了,膽氣和肺氣也就都降了,所以黃元御調(diào)理這個鼻炎是從中焦下手的。方子里法半夏就是一味藥性下降的藥物,法半夏、茯苓、甘草是黃元御的三駕馬車,旋轉(zhuǎn)中焦的,然后再加上一些調(diào)理肺經(jīng)的藥物,這樣氣機就流動開了,也不至于壅滯在上面了,所以鼻炎也就有了解除的機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