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立夏,這個時候溫差變化很大,天氣忽冷忽熱。同時溫度也逐漸升高,各種病菌也開始肆虐,對于免疫力低下的幼兒來說,更是容易患上各種呼吸道疾病。 很多家長說,為什么我孩子總愛生病,而且一生病就是咳嗽、支氣管炎、哮喘、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到底是啥原因? 從中醫(yī)理論上看,孩子容易得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且總不好,與肺、脾胃都有很大的關系:脾胃不好,則肺部抵抗力就不會強! 中醫(yī)典籍《黃帝內經(jīng)》指出:“肺者,相傅之官,治節(jié)出焉?!币馑季褪?,肺就如一位輔佐君主的“宰相”,協(xié)助心臟治理全身。中醫(yī)又認為脾屬土,肺屬金,“脾土生肺金”,脾為肺之母,簡單來說,脾就是“宰相他媽”。 試想,如果“宰相他媽”病倒了,“宰相”還能安心治理朝政嗎?所以,母病及子,如果脾出了問題,肺的功能就會受到影響。 今天,我們依然請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兒科的段娟醫(yī)生,為大家講講這兩者的辯證關系。 想要孩子肺部抵抗力強,先要養(yǎng)脾胃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兩者的辯證關系。 肺是人體的主要呼吸器官,是人體內外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有疏通和調節(jié)水液運行的功能,從而具有推動津液輸布和排泄的作用。 脾主運化,我們吃進去的東西運化,將精華物質轉輸至全身。同時也能運化水液,即脾對水液有吸收、轉輸和布散的作用。 脾氣旺則肺氣足,脾氣調節(jié)氣機升降及水液的運行,肺氣才能司呼吸,布散水津,所以二者的關系好比園丁與花園的關系。 脾把人體所需要的水液吸收輸送給肺,就好比辛勤的園丁澆灌花園,把花園打理得井井有條,為花園提供營養(yǎng)成分;再由肺將水液輸送給各臟腑組織,各臟腑組織就好比花園中的花朵,得到花園中土壤的滋潤和儒養(yǎng);肺又把機體代謝后多余的水分轉輸給腎而排出體外,使水液正常地生成和輸布。 中醫(yī)學有一句非常經(jīng)典的話:“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意思就是說痰濕的生成和肺脾密切相關,二者中任何一臟出現(xiàn)問題,都會導致水液代謝的失常。 若脾的運化失常,水液不能正常運化,導致水液在體內停留,形成水濕、痰飲等病理產(chǎn)物,就會影響肺的功能,而出現(xiàn)咳嗽、咳痰感冒癥狀等。 而我們小孩的生理特點就是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肺常不足,脾常不足。生活中往往孩子是因為飲食不潔損傷了脾胃,進而影響到肺的功能,出現(xiàn)反復的感冒咳嗽。因此合理的飲食調養(yǎng)脾胃,才能夠使身體健康,不生病。 那么我們怎么來調養(yǎng)孩子的脾胃呢? 首先,飲食上我們要記住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忌涼、生冷的食物。 包括冰棍、酸奶、一些寒涼的水果(如西瓜、柿子)、涼茶等等,因為這類型的食物容易使脾胃受到損傷?!饵S帝內經(jīng)》有一句話叫作“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也就是告訴大家,五谷雜糧才是人體的必須物質,水果應該作為補充的食品,不能把水果當飯吃。 第二,不要讓孩子吃得過飽。 孩子吃東西,保持七八分飽就可以。不要讓孩子在睡覺前喝奶、吃東西,這樣影響脾胃的運化,加重脾胃的負擔。“胃不合則臥不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就是喝白開水的問題。 現(xiàn)在家長往往給孩子煮梨水、蘋果水、蘿卜水等等來代替白開水,但是白開水才是提高人體免疫力的重要物質。所以,我們家長要提供給孩子白開水來飲用,不要因為孩子的幾次拒絕就輕易放棄。 第四,就是孩子生病的期間,一定要嚴格忌口。 吃面條、喝粥,飲食要清淡,有節(jié)制,不要吃寒涼的東西,不要吃肥甘油膩的東西,這樣影響孩子疾病的恢復,加重脾胃的負擔。 第五,就是家長不要在辨證不明確的前提下給孩子熬川貝梨水,熬蘿卜水。 因為川貝、梨、蘿卜它都屬于涼性的物質,如果孩子是肺熱咳嗽,那可以適當?shù)亟o孩子喝。如果孩子是風寒咳嗽,痰濕的咳嗽,這樣給他再清熱的話,就會加重他疾病的。 門診上經(jīng)常會遇到家長問我,那么我給孩子應該多吃點什么好呢?其實現(xiàn)在大家的生活條件也都不會差到哪兒去了,營養(yǎng)都不會缺乏。所以,我經(jīng)常對家長說,對待孩子的飲食問題上,我們要多做減法,不做加法。 如果,家長想在日常飲食上做做文章,可以試試這幾款可以溫補脾胃的食譜。 兒童調理脾胃食譜推薦
食材:草魚、大米、鹽、香蔥。 制作: 1、大米淘洗干凈后,煮粥備用。 2、另起一鍋,將魚肉切成2厘米大小的塊放入開水鍋里面,加入鹽煮熟后撈出。 3、除去魚的骨刺和皮后將魚肉放入大米粥里,繼續(xù)熬煮,煮至大米和魚肉黏稠后,加少許食鹽、香蔥調味,盛出晾溫后即可食用。 功效:魚肉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止嗽下氣的功效,是兒童調理脾胃的首選。
食材:山藥、蓮子、大米。 制作: 1、大米淘洗干凈;蓮子提前泡軟;山藥去皮洗干凈后切成小塊。 2、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下入大米、蓮子和山藥塊,用文火煮至粥爛熟,放入白糖調味煮沸即成。 注意:蓮子和山藥一定要煮得夠爛,才能給孩子吃。 功效:此粥溫胃健脾、清熱安神。山藥健脾胃、補氣陰、還利尿益腎,最適合脾陽不足的小兒了。
食材:小米、香菇、雞內金(中藥房購買)。 制作: 1、小米淘洗干凈;香菇擇洗干凈后切成小塊或碎末;雞內金泡軟、洗凈、切碎。 2、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下入小米和雞內金用文火煮成粥,取其湯液再與香菇同煮至熟爛。 (PS:雞內金,中藥名。為雉科動物家雞的干燥沙囊內壁。殺雞后,取出雞肫,立即剝下內壁,洗凈,干燥。)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積。小米健脾胃;雞內金能助消化;香菇有健脾胃、助食作用。此粥大益胃氣開胃助食,兒童調理脾胃應該經(jīng)常吃。
食材:大米、紫薯、山藥、冰糖 制作: 1、山藥流水中去皮切滾刀塊;紫薯去皮切滾刀塊備用。 2、大米淘洗干凈后,熬煮成粥。 3、米粥熬至熟透后,放入紫薯和山藥, 4、起鍋前15分鐘放入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紫薯能補脾益氣,寬腸通便;山藥有健脾、補肺、益胃的功效。兩者同煮成粥,對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的孩子有調理作用。 更多孩子成長問題,請看以下內容: |
|
來自: 昵稱35877444 > 《小兒實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