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年前集市真是人山人海,媽媽們挑蠟燭紅紙,我們就在一旁當(dāng)參謀挑掛歷.那時掛歷(小時候把它叫做'花紙')上幾乎都是漂亮阿姨,有空姐港姐文藝兵啥的,當(dāng)然還有些性感朦朧的,臉上還有些紅撲撲的喜氣勁.挑好多個阿姨,帶回家每個房間各貼一張.當(dāng)然還不忘帶幾把塑料花,這兩樣就是新年最重要的裝飾品了.對了,回家路上總有一個鄰居爺爺毛筆字寫得倍兒棒的,所以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春聯(lián)當(dāng)然就都指望他了. 臘月二十三這天(小年夜),家家都要祭灶.也只有在這一天,家里灶頭上才會堆滿糖果糕點.可偏偏老媽摸都不讓摸,說這是恭送灶王爺上天庭匯報一年工作的,小孩子吃不得.以至于那幾天我每次路過灶頭,總覺得這個大胡子菩薩隨時會飛起來.真有一天,灶頭上的貢品全沒了,灶王爺果然上天庭了!后來才知道,全被來串門的表哥擼走了… 這絕對是過年前最難熬的一關(guān)啦,這天是不能出去玩的,小孩子在其他地方幫不上忙,就被父母抓去大掃除啊.要把家里所有的桌椅板凳、柜子、窗戶玻璃擦洗干凈,攀高爬低的,最關(guān)鍵的是小手凍得那叫一個紅撲撲啊. 那時候,路邊總有個白胡子老爺爺,年底才冒出來,守著賣鞭炮的小攤兒,2塊錢一盒的甩炮,還有1快5的小鞭炮,于是兜里的錢都變成了鞭炮.那時候最喜歡點一個小鞭炮,往人多的地方一丟,還要假裝漫不經(jīng)心的路過,然后一個小孩子就被嚇哭了…有些膽子大的,還變了花樣玩,把幾個小鞭炮攔腰折斷,堆在一起,讓里面火藥露出來,然后直接點燃,就像放煙花一樣,別提多炫酷! ![]() 那時候一個星期能吃上幾餐肉就已經(jīng)很牛逼了,而且肉基本是點綴.感覺所有的日子都是蓄勢待發(fā),就為大年三十那頓.那一整天,媽媽都是圍著廚房在轉(zhuǎn),拔雞毛,殺魚,家里的各種鍋統(tǒng)統(tǒng)用上,小灶里燉著紅燒肉,中鍋里燜著豬蹄,大鍋里煮著整雞,整個房間都飄著肉味.幾乎所有肉類都齊聚了,不帶一點作弊的,全部實打?qū)?啊,現(xiàn)在想想都會流口水啊.那時候的我們就像小饞貓,在灶臺邊急的團團轉(zhuǎn),趕都趕不走. ![]() 那時候,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還不像現(xiàn)在這樣,地位可崇高了.吃完年夜飯,一家三口就早早睡下,守在電視機前,等著趙忠祥叔叔宣布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開始.趙本山最受歡迎了,他一出場全家人就笑翻了,都不用說話.還記得有一次,連周杰倫都上春晚了,和宋祖英合唱,可把我激動壞了.只是看著看著就困了,醒過來的時候,朱軍已經(jīng)在倒數(shù)5、4、3、2、1了……然后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就把電視聲給淹沒了. ![]() 年三十守歲一般會過12點,放完鞭炮掃完最后一點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后開始睡覺.第二天早上不管有多困,老媽一定打著你的屁股起床:吃長壽面了,吃完再睡.睡眼朦朧的起來哧溜掉一碗面,是前一天用豬肉和雞肉打的湯底,比平常的面好吃100倍.老媽看你吃完這碗面方才放心,寓意著這一年孩子又平平安安了. ![]() 除了年夜飯、壓歲錢之外,穿新衣服是小時候過年最大的盼頭了.那時候,一年買不了幾件新衣服,全指望過年的時候了.過年新衣必定是早早就買好放在衣柜里的.從買回家到大年初一穿那段時間真是特別難熬,趁大人不注意,總要溜進衣柜里,翻出來偷偷試穿過把癮.那種喜樂和滿足在等待中越熬越濃,直到除夕晚上把它們搬出來放在床頭,整整齊齊地從頭到腳碼好,這種期盼值升至巔峰.一覺恬睡之后,以最快速度穿上所有新行頭,那種滿足感至今難忘. ![]() 新年第一天,爸爸媽媽看上去都慈祥了很多呢,犯點小錯一般都會原諒你,笑盈盈地說,沒事,過年嘛.只是有幾個地方一定是禁忌,尤其不能說死字,那多不吉利.所以大年初一到初三,說話可不能太放肆,不然爸媽臉真的要沉下來的.滿地都是瓜子殼橘子皮,踩上去嚓嚓的,一片狼藉,那有什么關(guān)系,千萬不能動掃把,不然這一年都是勞碌命啊. ![]() 過年嘴一定要甜,鄰里串門,叔叔阿姨新年好.哈哈,我們小時候就學(xué)會了,如果叔叔阿姨請你吃瓜子花生以及糖,一定不要自己去抓,因為我們的手太小了啊.叔叔阿姨都以為我們客氣,一定會抓一大把零食過來,那時我們就可以半推半就地打開衣服口袋了.等裝得滿滿的再撤,真是收獲頗豐的一天. ![]() 拜年所有親戚大聚會,舅舅或年紀(jì)大點的表哥們總湊到一起小賭怡情.我們小輩們就眼巴巴地等著誰贏錢分幾塊給我們說,拿著玩兒去.男孩們當(dāng)然火速去小店購置一把火藥槍,嘭嘭嘭,嚇得小表妹們直討?zhàn)?火藥槍和鞭炮齊名為當(dāng)年小姑娘們最痛恨的一種男孩玩具.玩的時候,有一種燒焦的味道,還有很多是悶槍,子彈卡在里面直接把槍燒變形,基本上沒玩幾天,就沒法裝彈藥了. ![]() 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時候?qū)t包的熱烈期待完全沒有必要啊.年三十晚飯,大快朵頤滿嘴油花,吃完了當(dāng)然不肯走,要裝作很自然地在桌邊靜坐,聽父母講這一年的故事,其實早就心急如焚,紅包呢?我的紅包呢?什么時候給啊!乖乖地等待良久后,終于見父母拿出紅包說,這是給你的,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小時候紅包只有幾十塊錢,可對我們來說那也是巨款啊!放在兜里怕掉了,放在其他地方怕偷了.晚上睡覺前壓在枕頭底下,做的全是美夢.當(dāng)然,到了第二天媽媽一定會說:你的紅包拿來,我先幫你保管著.呵呵,媽,你說,我小時候那些紅包什么時候還我? ![]() '小孩小孩你別哭,進了臘月就殺豬'過去,農(nóng)民生活很苦,一年難得吃幾次肉.平日喂豬攢糞,年底豬也肥了,便將豬殺掉.一來慶祝新年,補償一年付出的勞動;二來招待親朋好友,感謝過去一年的幫助. ![]() 炸酥肉,炸丸子...過年一直有炸東西的習(xí)俗,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xiàn)在很容易就能吃到.炸的東西,不管哪一種,都承載著過年的味道氣息. ![]() 穿新衣是個古老的習(xí)俗,到新年開始的時候,就要萬象更新,從里到外都有一種新的氣象,衣服就很像穿在身上的春聯(lián),表示對春天的慶賀.這個穿新衣還是辟邪的,它是驅(qū)邪降吉祥這樣一個寓意在里邊.不管是有錢人還是窮人,到這個新年的時候,他都得在過年穿新衣. ![]() 每逢春節(jié)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huán)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wǎng),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wèi)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 過年年貨的演變史,可以說是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史的縮影.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老百姓攥著米票、面票、布票、油票、肉票在供應(yīng)站門口通宵排'長龍'搶購年貨的場面,曾是春節(jié)前的一道景觀.如今,我國的經(jīng)濟水平大幅提升,商品物資極大豐富,年貨的品種增多了,年貨的結(jié)構(gòu)變化了,年貨的檔次也提高了.1988年春節(jié),那時候,能購得一臺電器可以讓全家人一整年都歡天喜地. ![]() 古代人們用'桃符'驅(qū)鬼避邪,它以后被紅紙所取代,寫上字就成了春聯(lián).后來人們把自己的愿望都寫在了春聯(lián)上面,用春聯(lián)來表達辟邪除災(zāi)、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 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農(nóng)歷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一餐.這一天人們準(zhǔn)備除舊迎新,一家相聚,共進晚餐.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借此機會向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來表達感激之情. ![]() 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zhǔn)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人們外出相遇拜年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過年好啊'、'恭喜發(fā)財'、'新年快樂'、'身體健康'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禮尚娛樂. ![]() 壓歲錢不在多少,用意是鎮(zhèn)惡驅(qū)邪,保佑平安.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勝驅(qū)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愿小兒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 ![]() 古代人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fā)聲,以驅(qū)逐瘟神,渴求安泰.火藥發(fā)明后,人們將硝石、硫黃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nèi)燃燒,產(chǎn)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漢族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燃放時熱鬧非凡,也寄托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zāi)、祈福的美好愿望. ![]() 以前,每家每戶的堂屋里,都會有相框裝裱的全家福,看著幾代同堂的溫馨場面,整個家庭就充滿溫暖、和諧與快樂.尤其是當(dāng)孩子們都長大了,離開家的時候,每當(dāng)看到這幅溫情的家庭照,父母就不會有失落的空巢感覺. ![]() 小時候,每個騷年都渴望有一把'槍',覺得擁有一把'槍'那就只就擁有了整個世界.再擺一個'古惑仔'的造型,簡直帥到?jīng)]朋友. 那時候,沒有手機,沒有人問你一年掙了多少,沒人急著給你介紹對象,有的只是親人之間的關(guān)愛與交流. 致我們快樂無憂的新年 我們都知道,小時候那種過年的快樂,再也回不去了,而如今過年,大家相聚各自玩著手機,紅包也在手機上發(fā),聊家常被逼問你畢業(yè)了嗎?你男/女朋友找了嗎?你一個月工資多少?什么時候買房、什么時候結(jié)婚,連春晚也不愿意看了……咳,說多了都是淚.……這還有年味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