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病歷首程:
病例特點:
1,患者,男,58歲。2012年行心臟瓣膜手術(shù)治療,平時服用華法林。
2,現(xiàn)病史:嘔血黑便3天,少尿1天。
3,查體:T 36.1℃ P 67次/分 R 14次/分 BP 113/70mmHg。神志模糊,呼吸急促。皮膚粘膜:無黃染,有貧血貌,無肝掌,無蜘蛛痣,全身淺表淋巴結(jié)無腫大。胸部正中可見陳舊手術(shù)疤痕呼吸:粗糙呼吸音,痰啰音,心率67次/分,節(jié)律齊,無雜音。腹部平坦,無腹部壓痛,無腹部反跳痛,無腹部腫塊,未觸及肝臟。未觸及脾臟。無肝腎區(qū)叩擊痛,無移動性濁音 腸鳴音情況 腸鳴音次數(shù) 。雙下肢無浮腫。
4,輔助檢查:
2014-5-13 血液檢驗報告:白細胞 19.58 *10^9/L ↑,血紅蛋白 73.0 g/L ↓,血小板 36 *10^9/L ↓,中性細胞比率 86.7 % ↑。
血液檢驗報告:凝血酶原時間 18.10 s ↑,PT國際標準化比值 1.50 R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44.4 s ↑,纖維蛋白原 3.26 g/L ―。
初步診斷:1.上消化道出血
失血性休克
急性腎功能不全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
MODS
2.心臟瓣膜置換術(shù)后
診斷依據(jù):
1.嘔血黑便3天,少尿1天。
2.查體所見。
3.2014-5-13 血液檢驗報告:白細胞 19.58 *10^9/L ↑,血紅蛋白 73.0 g/L ↓,血小板 36 *10^9/L ↓,中性細胞比率 86.7 % ↑。
血液檢驗報告:凝血酶原時間 18.10 s ↑,PT國際標準化比值 1.50 R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44.4 s ↑,纖維蛋白原 3.26 g/L ―。
鑒別診斷:
1.肝硬化失代償期合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或門脈高壓性胃?。捍瞬∫话惆l(fā)病急,可表現(xiàn)為突發(fā)嘔血,黑便,一般為大量嘔吐新鮮血,病情進展快,可很快出現(xiàn)失血性休克或誘發(fā)肝性腦病,病死率很高,一般都有肝硬化或肝炎病史。
2.急性糜爛性出血性胃炎:此病一般急性發(fā)病,常表現(xiàn)為上腹痛,嘔血,黑便等,一般因為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或嚴重創(chuàng)傷、大手術(shù)、大面積燒傷、顱內(nèi)病變、敗血癥及其他嚴重臟器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或大量飲酒后出現(xiàn),確診有賴于急診胃鏡檢查,內(nèi)鏡可見以彌漫分布的多發(fā)性糜爛、出血灶和淺表潰瘍?yōu)樘卣鞯募毙晕刚衬げp。
3.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Mallory-Weiss綜合征):此病典型的病史為先有干嘔或嘔吐,隨后嘔血,一般為無痛性出血,凡在飲酒、飽餐、服藥以后出現(xiàn)嘔吐繼之出現(xiàn)嘔血、黑便的病例均應(yīng)考慮本病,特別是伴有食管裂孔疝的病人。出血多能自行停止。胃鏡下愈合后的撕裂表現(xiàn)為具有紅色邊緣的灰白色線狀疤痕。
4.胃血管畸形:此病一般表現(xiàn)為嘔血,黑便,無明顯腹痛,出血量可較大,應(yīng)用一般保守治療效果差,胃鏡下可見出血的血管,須行胃鏡下介入治療達到止血目的。
5.消化性潰瘍:此病一般以上腹痛為主要癥狀,臨床特點為:慢性過程,周期性發(fā)作,發(fā)作時上腹痛呈節(jié)律性,可以并發(fā)出血,穿孔,幽門梗阻及癌變,胃鏡下潰瘍多呈圓形或橢圓形,也有呈線形,邊緣光整,底部覆有灰黃色或灰白色滲出物,周圍黏膜可有充血,水腫,可見皺襞向潰瘍集中,應(yīng)用抑酸劑一般有效。
診療計劃:
1.完善各項檢查:三大常規(guī),生化,凝血功能,肝炎指標,腫瘤指標,心電圖等。
2.抑酸,止血,抗感染.
3.保護臟器功能治療。
4.輸血糾正貧血及血小板減少。
5.暫禁食、補液、營養(yǎng)支持。
6.對癥處理。
以上診療計劃均在周廷發(fā)?。ǜ保┲魅吾t(yī)師指導(dǎo)下完成
1,二羥丙茶堿0.75泵入+氨溴索 iv q8h
2,NS20ml+谷胱甘肽1.2g q12h 08,20
3,GS150ml +復(fù)合輔酶2支+磷酸肌酸鈉 1g 靜滴
4,NS100ml+泮托拉唑80mg 去2h 08,20
5,NS50ml +咪達唑侖50mg 泵入Ramsay評分調(diào)整;丙泊酚0.5g 泵入 3-5ml/h。持續(xù)。
6,NS50ml+奧曲肽0.3-0.6mg 泵入持續(xù)。
7,NS100ml+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q8h
8,白蛋白20g qd;+呋塞米20mgiv-st;血漿400ml qd;;懸浮紅細胞4u;;血小板 1 治療量;;
9,NS2000ml+250ml+5%GS250ml+氯化鈣1.5g+硫酸鎂2.4ml+5%SB250ml+氯化鉀0.75透析液。CVVH治療
10, NS50ml+硝普鈉50mg 泵入 st;硝苯地平緩釋片 20mg bid 替換硝普鈉降壓。
11, NS100ml+烏拉地爾100mg 泵入 st
12, 拔管后給予 甲基潑尼松龍40mg iv
13, NS100ml+維生素K1 10mg 靜滴
14, 云南白藥外用止血效果好;蛇毒血凝酶1ku im st,1ku iv bid;
15, 思密達(蒙脫石散)1包 tid ;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lián)活菌片
股靜脈-深靜脈置管記錄
為給病人行血液凈化治療,行股靜脈置管,告知家屬血液凈化及置管的必要性及危險性。征得病人家屬同意并簽字。病人取平臥位,左下肢外展外旋,取左側(cè)腹股溝韌帶中內(nèi)1/3處下股動脈內(nèi)側(cè)1CM處為穿刺點,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洞巾,局部浸潤麻醉,持穿刺針負壓進針,與皮膚呈30°角指向肚臍,進針約2.5CM抽出靜脈血,下壓針管后置入導(dǎo)絲,擴皮后置入深靜脈管,進入約有18CM,抽吸通暢,肝素鹽水封管,局部縫合固定,敷貼覆蓋。操作過程順利,病人生命體征平穩(wěn)。本次操作由趙森偉住院醫(yī)師,指導(dǎo)者高宗偉副主任醫(yī)師。
為給行血漿置換治療,行股靜脈置管,告知家屬血漿置換及置管的必要性及危險性。征得病人家屬同意并簽字。病人取平臥位,右下肢外展外旋,取右側(cè)腹股溝韌帶中內(nèi)1/3下方2cm股動脈內(nèi)側(cè)1CM處為穿刺點,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洞巾,局部浸潤麻醉,持穿刺針負壓進針,與皮膚呈30°角指向肚臍,進針約2.5CM抽出靜脈血,下壓針管后置入導(dǎo)絲,擴皮后置入深靜脈管,進入約有18CM,抽吸通暢,肝素鹽水封管,局部縫合固定,敷貼覆蓋。操作過程順利,病人生命體征平穩(wěn)。本次操作由高宗煒副主任醫(yī)師完成
鎖骨下-深靜脈置管記錄
為給病人應(yīng)用升壓藥物及補液,監(jiān)測血流動力學(xué)指標,行鎖骨下靜脈置管,告知家屬置管的必要性及危險性。征得病人家屬同意并簽字。病人取平臥位,頭偏向左側(cè),取右側(cè)鎖骨中點外側(cè)1CM處為穿刺點,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洞巾,局部浸潤麻醉,持穿刺針負壓進針,越過鎖骨后緊貼鎖骨,與皮膚平行,指向胸鎖關(guān)節(jié),進針約3.5CM抽出靜脈血,置入導(dǎo)絲,擴皮后置入深靜脈管,進入約有13CM,抽吸通暢,肝素鹽水封管,局部縫合固定,透明貼覆蓋。操作過程順利,病人生命體征平穩(wěn)。本次操作由高建飛主治醫(yī)師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