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作品來自楊維禎。 三十二歲及進(jìn)士第,署天臺尹,以狷介故,為黠吏陷,遂免官,往來蘇松一帶。 然心繫國事,曾上正統(tǒng)辯,為時所賞,后復(fù)官,會四海兵亂,遂泯跡江浙間。 晚年居松江,因其學(xué)問文章氣節(jié)而來從學(xué)者眾。其文放逸險絕,稱鐵崖體,書風(fēng)亦狂怪清勁,與文風(fēng)相類。 草書七絕詩軸 紙本 墨筆 縱107.7厘米 橫34.9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楊維楨草書張雨《小游仙詩》之一。所書清剛勁邁、縱橫不羈,個性鮮明,為其代表之作。自署'老鐵',鈐有'楊廉夫'白文、'鐵笛道人'朱文兩印記。書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正月,作者時年六十七歲。 楊維禎《晚節(jié)堂詩札》冊 紙本 縱27.0cm 橫57.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為六十六歲時書,時楊氏已定居松江數(shù)載,常於齋中與友人門生瀹茗品酒,試新筆佳墨,賞題字畫。此詩即用奎章賜墨所書,下筆力透紙背,老辣之甚。本幅為元人法書冊第三幅。 釋文:晚節(jié)堂詩為竹洲仙母賦。許姥塘東余姥宅。高年七十見孤風(fēng)。半生閉戶機杼老。公子讀書燈火同。大兒學(xué)仙類耽子。小兒力仕如終童?,幊卮壕平槊級?。阿母蟠桃千歲紅。至正辛丑春三月十有二日。鐵篴道人在清真之竹洲館試奎章賜墨書。 《張氏通波阡表卷》(局部)28.9X146.1cm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青山杉雨氏寄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