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發(fā)動(dòng)玄武門兵變,李淵的其他兒子去哪了?名揚(yáng)傳媒 唐高祖李淵除了原配竇皇后,還有一堆嬪妃,根據(jù)史書記載,李淵共有22個(gè)兒子之多,李世民發(fā)動(dòng)玄武門之變的時(shí)候,李淵的兒子都還沒(méi)有成年,有些甚至剛出生,所以玄武門之變其他兒子沒(méi)有參與到兵變之中,那么其他兒子的結(jié)局然后? 嫡長(zhǎng)子:李建成(589-626年)生母竇皇后,歷史上真實(shí)的李建成厚仁,很有才能,不是小說(shuō)和影視劇里面那樣的窩囊,公元618年,李淵建立大唐王朝,立為太子,公元626年,發(fā)生“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被自己的親弟弟李世民所殺。 次子:李世民(598年-649年)生母竇皇后,初封秦王。公元625年,在玄武門發(fā)動(dòng)兵變,殺死哥哥和弟弟,登基皇位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開(kāi)創(chuàng)著名的“貞觀之治”,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逝,廟號(hào)“太宗”。 三子:李玄霸(559年-614年),生母竇皇后,公元624年病逝,年僅16歲,無(wú)后。 四子:李元吉(603年-626年),生母竇皇后,天生驍勇,初封齊王,公元626年,在玄武門之變與兄長(zhǎng)李建成一起被殺。 五子:李智云(603年-617年),生母萬(wàn)貴妃,自幼擅騎射,大業(yè)年間居河?xùn)|,李淵太原起兵后,他被隋朝官吏逮捕,押送至長(zhǎng)安被殺,年僅14歲。 六子:李元景(618年-653年),生母莫妃封,初封趙王,公元653年,涉嫌和房遺愛(ài)謀反被唐高宗李治處死。 七子:李元昌(619年-643),生母孫妃,初封魯王,公元643年,李元昌參與太子李承乾造反,與侯君集等人被處死。 八子:李元亨(619年-632年),生母尹妃,公元632年病逝,年僅13歲,無(wú)后。 九子:李元方(619年-630年),生母張婕淑,初封周王,公元629年病逝,年僅11歲,無(wú)后。 十子:李元禮(619年-672年),生母郭婕妤,天性恭謙謹(jǐn)直,善騎射,初封鄭王,公元672年(咸亨三年)病逝。 十一子:李元嘉(620年-688年),生母宇文昭儀,初封宋王,公元688年,武三思誣告他參與越王李貞叛亂,自殺身亡。 十二子:李元?jiǎng)t(620年-652年),生母王美人,初封荊王,公元652年(永徽三年)病逝。 十三子:李元懿(620年-673年),生母張美人,初封藤王,公元673年(咸亨四年)病逝。 十四子:李元軌(621年-688年),生母張美人,善騎射,公元688年(垂拱四年),參與越王李貞謀反,被流放黔州,途中病逝。 十五子:李元鳳,生卒年及生平不詳,生母楊美人。 十六子:李元慶(622年-664年),生母劉婕妤,初封漢王,后封陳王,公元664年(麟德元年)病逝。 十七子:李元裕(624年-665年),生母崔婕妤,精通儒學(xué),貞觀年間封鄧王,公元665年(麟德二年)病逝。 十八子:李元名(625年-689年),生母楊婕妤,貞觀年間封譙王,公元689年(永昌元年),被誣陷有份參與謀反,流放利州,途中被殺。 十九子:李靈夔(625年-688年),生母宇文昭儀,善音律,好學(xué)問(wèn),貞觀年間封魏王,公元688年(垂拱四年),參與越王李貞謀反,流放振州,后自殺。 二十子:李元祥(626年-680年),生母隋朝大臣楊素之女楊氏,貞觀年間封許王,公元680年(永隆元年)病逝。 二十一子:李元曉(629年-678年),生母魯氏,貞觀年間封密王,公元678年(儀鳳三年)病逝。 二十二子:李元嬰(630年-684年),生母柳氏,貞觀年間封滕王,后調(diào)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因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閣”,此閣因王勃一首“滕王閣序”為后人熟知,公元684年(光宅元年)病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