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股市中最為人熟知的均線形態(tài)莫過于老鴨頭,更多操作策略和操作技巧很多投資者都熱衷于尋找老鴨頭技術(shù)形態(tài)的股操作。老鴨頭一般出現(xiàn)在股票大跌后的盤整期之后或是有一定漲幅后的回檔期間,那么有什么特征呢? 構(gòu)成技術(shù)形態(tài)的均線指標(biāo):5日、10日、20日、60日、120日。 老鴨頭的操作要領(lǐng),見上圖所示: 1、找到鴨脖子,見圖中的A處。由5日、10日和20日均線組成的鴨脖子,從60日、120日均線下往上伸出來。 2、鴨頭頂在B處,這里出現(xiàn)5日均線和10日均線的死叉,意味著回檔開始。老鴨頭形態(tài)的關(guān)鍵就是回檔時:跌越淺越好,量越小越好。 3、鴨鼻孔在C點處,是5日平均線死叉后轉(zhuǎn)成金叉所形成的小孔。這個鴨鼻孔要越小越好,太大的鴨鼻孔會影響后市的上升高度。 4、鴨嘴在D處,由60日平均線和120日平均線組成了鴨嘴,要求兩線之間的距離要大。兩線之間的距離大,說明鴨嘴大,叫起來才響亮。 5、嘎嘎叫在E點處,這時K線沖過鴨頭頂,發(fā)生陣陣鴨叫聲。這時,整個老鴨頭形態(tài)完成了。 老鴨頭形態(tài)實際上是莊家加強收集籌碼,引起股價上升,更多操作策略和操作技巧形成鴨脖子,然后是洗盤,形成鴨頭頂,回檔量萎縮,形成量芝麻點(上圖中F點處),然后是再次吸籌,股價回升。到了股價沖過鴨頭頂,已是莊家拉升股價的時候。此時,莊家需要股價快速脫離成本區(qū)(整個老鴨頭都是莊家成本區(qū)),所以這是股價漲得最快的時候。 總結(jié):老鴨頭其實就是莊家建倉、洗盤、拉升的一系列動作的組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