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無爭(富書簽專欄作者),轉(zhuǎn)載請加微信fushuzhuoluo 01 朋友跟我抱怨,新來的同事太自來熟了! 原來部門新來的員工,每天都不停地和她套近乎,這讓朋友忍無可忍。 “你知道嗎?明明我們一點都不熟!” 最近讓她惱火的一件事是,這位‘自來熟’的同事在沒有經(jīng)過同意的情況下,隨意翻找她的東西。 “不好意思,我只是找找看有沒有簽字筆,而且……我以為我們很熟了。”被抓包的新同事很委屈地說。 朋友表示,感覺整顆心都是塞塞的,很熟就能隨便翻別人的東西? 更何況,你怎么知道我和你很熟? 在不清楚對方底線的情況下,應(yīng)當明確關(guān)系的界限,做到不越界。 有的人卻看不到關(guān)系的界限,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觸犯別人的底線。 朋友說,自己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了。 有一回組長給她們分配了任務(wù),時間緊迫,每個人都忙得應(yīng)接不暇。 就在這時候,和她關(guān)系不錯的小麗突然湊到跟前說:
結(jié)果肯定是,朋友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她,盡管下一秒小姑娘瞬間拉下臉。 我問:“你這樣不怕和同事鬧得不愉快?要是碰到記仇的怎么辦?” “那就讓她記唄?!彼裏o所謂地說
對待那些打著關(guān)系的旗號,毫不客氣占你便宜的人,就要義不容辭地拒絕。 但現(xiàn)實往往是,占便宜的人往往理直氣壯,被占便宜的人卻瞻前顧后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接受吧? 吃虧的是自己,拒絕的話,又怕壞了關(guān)系。 結(jié)果是,占便宜的人心安理得地享了好處,被占便宜的“老實人”只能打碎了牙往里吞,最后只好安慰自己說:我真是個好人。 如果對方觸及你的底線,對你提出過分的要求,你要怎么做? 首先要明白的是,你并不欠他們。 拒絕是對領(lǐng)地的一種保護,提醒對方你們的關(guān)系界限在哪兒,否則長久以往,將會有更多的人不自知地觸犯你的底線。 其次,我們既然知道在交往的過程中要尊重別人界限,又有什么理由不恪守自己的底線? 情商高的人,他們既尊重別人的界限,又會恪守自己的底線。 02 小孩子受了委屈,自己又打不過人家,第一反應(yīng)是什么? 當然是回家找大人撐腰! 小時候的我也不例外。 這件事的起因是,隔壁的小男孩搶了我的零食,然后我把他胖揍了一頓,最后是挺直腰桿在辦公室等著老師叫家長。 說實話,我一點也不懼怕家長,因為母親是一個很講理的人。 比如平時我做錯了什么事,她從來不會不分青紅皂白地教訓我。 況且這件事不是我的錯,誰讓他先搶我的零食呢? 可出乎我意料的是,母親并沒有先教訓搶零食的男孩,了解經(jīng)過后,反而讓我給他道歉! 她嚴肅地對我說:“去給他道歉?!?/p> 為什么我要給搶零食的人道歉? 看見小男孩得意洋洋的表情,我的心里全是委屈。
但這個天真的想法,隨著我的長大也漸漸消失了。 因為我開始懂得當年的行為并非軟弱:相反我擁有一位情商很高的母親。 為什么母親不教訓別人家的小孩? 因為她知道,教育別人家的孩子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畢竟別人家的小孩成才與否,與你何干? 因此在母親看來:別人家的事,我不管,我只要管我家的孩子。 很多時候,我們的父母并非軟弱,也沒有偏私別人家的孩子,而是他們將關(guān)系的界限看得清楚分明:這恰恰是情商的表現(xiàn)。 何況耗費心力教訓別人家的孩子,不僅越了界,而且吃力不討好。 對方的家長可能會說:我家的孩子,要你多管閑事? 03 我讀中學的時候,學校有一位傳奇人物:一位考上北大的學姐。 為什么這位學姐讓我印象深刻至今? 首先,她是當年的文科狀元,以全市前三的成績考上了北大,但如果僅僅這樣,她還不至于讓我記住那么多年。 讓我真正記住她的,是在一次演講上,以及她的故事。 學姐說,自己曾經(jīng)有一段輟學的經(jīng)歷,原因是家里供不起三個孩子讀書,所以父母希望身為女孩的她,應(yīng)該去打工供兩個弟弟讀書。 至今她還不能忘記父母的說過的話:“現(xiàn)在你減輕家里的壓力,供弟弟們讀書,日后他們會記住你的好?!?/p> 父母的言辭懇切,尋常的女孩哪怕心有不甘,也多半迫于家庭的壓力選擇輟學。 學姐的確是“輟學”了,但接著她借著打工的名義,又偷偷溜回學校讀書。 無奈之下,她的父母只能選擇妥協(xié),女孩也憑借優(yōu)異的成績獲得的獎學金,供自己讀到了大學。 后來她在演講中說道:
讓學姐回心轉(zhuǎn)意的,正是明白的家庭關(guān)系界限: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誰也不能為對方的以后負責,無論是父母,還是兄弟姐妹。 最難分辨的界限,是家庭的關(guān)系界限。 我們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對關(guān)系界限的感知是最清晰的,甚至連對方碰了一下自己都會有所警覺。 其次是親戚,哪怕有著血緣的關(guān)系,我們還是能感知到一層隱約的隔閡。 最模糊的關(guān)系界限,多半是來自家庭的。 由于血緣的聯(lián)系以及親密的相處,有不少人甚至不知道家庭也存在關(guān)系界限。 有些父母不知道,認為當?shù)鶍尩姆挪幌潞⒆邮翘旖?jīng)地義的事,樂意包辦孩子的一生。 要是兒女不成器只能啃老呢? 爹媽雖然恨鐵不成鋼,但多半也狠不下心放任不顧。 當兒女的不知道,對于人生最重要的選擇,這些年輕人也已經(jīng)習慣性地交到了父母手上。 帶來的結(jié)果是,人生最重要的"三擇父母都可以干涉:擇校、擇業(yè)、擇偶。 日后要是后悔了,年輕人還能理直氣壯地怨父母:看!你們給我選了什么? 所謂家庭的關(guān)系界限,每一個人都是互相獨立的個體,誰也不能為對方的以后負責。 因此,我們更應(yīng)珍惜人生中每一次重要的抉擇。 作者簡介:于無爭,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專欄作者,走一段路,看半生緣,情深緣淺;寫一手字,讀一世書,與世無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