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祖藥簽
《易》有之,吉兇與民同患。《書》有之,痌瘝乃身。古圣賢前民利用。胥匡以生者。莫不以先覺之任。覺夫后覺。然易道陰陽。書稱懷保。理多未泄之苞符。澤難五世之不斬。惟我祖師。普寶筏之慈航。婆心濟(jì)世。靈機(jī)妙運(yùn)。因時(shí)制宜。于民病則疾痛相關(guān)。于民事則剖斷精切。特領(lǐng)簽方簽詩二百首。于嘉郡北關(guān)古蓮庵內(nèi)。以覺述途。言簡(jiǎn)而該。意約而盡。難愚夫愚婦。亦耳熟能詳。而通曉其義。其加惠于一世者。至大且久。誠(chéng)心叩之。靡不如響應(yīng)聲。以示休咎。益普陀大士而外。求其慈悲感應(yīng)。殊途同歸者。惟祖師而已。予仰希圣德。敬奉彌深。故因梓人之鏤板而再敘之。
乾隆乙未仲春望日錢塘萬善子邵志琳敬序。
治病仙方?jīng)Q疑簽詩、出湖城云巢精舍刻本
孚佑帝君戒飭醫(yī)士言
呂祖曰:子等既欲行醫(yī)。濟(jì)人利已。道人今指示秘法。病有異病。方有異方。今古不同。先后殊異。雖曰以古方醫(yī)今病。自無不中。但昔人厚樸。多病于厚。今人薄弱。多中于情。以致藥不靈應(yīng)。更有不真之藥餌。行運(yùn)無知之名家。六胍未知。動(dòng)手便診。徒覺脈之動(dòng)靜。不知審內(nèi)之精神。非醫(yī)病。但聽病。
自為名工。不知博采名家書。句祇用四五十味。以病應(yīng)我醫(yī)藥。自謂以藥救人也。哀哉。時(shí)醫(yī)時(shí)病。而病能不死者數(shù)也。今后醫(yī)病。先看人家。次審人神。靜候脈神。常病者。照古方法。變異者。心靈體用。務(wù)必審得情真理確。實(shí)從何經(jīng)主病為準(zhǔn)。再細(xì)察何象為變。一定不移。方才下藥。不必拘古味之多少。方之臧否。所謂用藥如用兵。辟如大國(guó)相爭(zhēng)。各用機(jī)謀。兵多者敗。兵少者勝。所云將在謀而不在勇。兵在智而不在多。能日日窗下辛勤體法。庶臨癥時(shí)少悞耳。子等志之。
治病仙方一百簽
第一簽
第一報(bào)君。何患恙深。勿藥有喜。福壽唐寧。
第二簽
第一虔誠(chéng)。祈卜神明??谠杆俪?。服藥康寧。
第三簽
陰陽水一鐘。甘草三分戥。煎服忌動(dòng)氣。遵戒自然亨。
第四簽
陳皮三錢。煎服安然。切忌面食。再服即痊。
第五簽
寒食面三錢。百部一兩。煎服后能痊愈。安謝叩神前。
第六簽
便便笑語諠。來意心不虔。爾已先獲罪。何必叩神前。
第七簽
椒葉五錢。煎服延年。神前感格。善惡從遷。
第八簽
二錢青木香。煎服即時(shí)康。切忌煩勞色。三錢再服強(qiáng)。
第九簽
十片淡竹葉。煎服外無別。靈丹不必多。服之自有驗(yàn)。
第十簽
宜用萊菔子。五錢煎服愈。其恙自消除。精神亦漸固。
第十一簽
蘇葉一兩。雪酒一鐘。即白酒用水煎服。卻病有功。
第十二簽
炮姜三錢。煎服安然。諸病自退。身體如前。
第十三簽
紅梅丹藥。丹即蕋也。照引服藥。用紅梅二錢無花蕋葉代。得之則生。大病可卻。
第十四簽
三錢白茯苓。煎服有神功。遵之無不驗(yàn)。此恙漸亨通。
第十五簽
不恒其意。自求多福。先懇城隍。再賜方服。
第十六簽
沐浴靜臥。日西時(shí)多。陳米煎湯。再服寬和。
第十七簽
來不自新。未潔體身?;厝旃浮T俣\神明。
第十八簽
圓眼五個(gè)。大棗二枚。滾水泡食。元?dú)庋a(bǔ)培。
第十九簽
觀音柳頭。七枚煎服。此病回春。聿修厥德。
第二十簽
來求已遲。別尋醫(yī)治。不必猶疑。速為之計(jì)。
第二十一簽
青布五寸。茶葉三錢。同處共煎。食之能痊。
第二十二簽
七張梅枝葉。兩個(gè)烏梅干。煎湯服二次。此恙定痊之。
第二十三簽
人乳一鐘。陳米一勺。既經(jīng)濟(jì)炊煎。服之安寧。
第二十四簽
衣帶煎水服。貼肉者佳。男用女帶益。女用男帶好。陰陽氣交足。
第二十五簽
端午艾一錢。黃酒二鐘。煎服之汗出足。身體樂堯天。
第二十六簽
杏仁去皮尖。三錢坎離煎。服之患恙除??到∮盅幽?。
第二十七簽
六月六。真神曲。三錢煎。午后服。
第二十八簽
生蔥白三枝。熟蔥白三枝。煎湯吞服下。避風(fēng)如避矢。
第二十九簽
用水大浴。自頭至足。三次浴洗。自調(diào)多福。
第三十簽
藕五兩。煎而服。身體健。謝神愿。
第三十一簽
薄荷二錢。川芎十分。兩共一處。煎而服之。
第三十二簽
解毒樂堯天。金銀花五錢。煎熱多多。服患者自安痊。
第三十三簽
十指尖尖。摸摩研研。此手不凈。速回免愆。
第三十四簽
貝母三錢。煎服為先。食之漸愈。不必遲延。
第三十五簽
捶碎勞苦木。鑿子頭亦然。削下三錢重。煎湯服即痊。
第三十六簽
胡桃肉三錢?;鹋谖⒋嫘浴<鍦煨旆?。病患即時(shí)回。
第三十七簽
端午百索線。七月七日取。燈上燃灰水一鐘。煎服臥西勿向東。
第三十八簽
籬邊黃菊花。十朵色鮮妍。采煎時(shí)時(shí)服。去病轉(zhuǎn)童顏。
第三十九簽
秘用苦丁茶。即八角刺嫩芽炒成。煎水漱口佳。諸火能盡退。病者免吁嗟。
第四十簽
藕粉葛粉綠豆粉。各用三錢井水調(diào)。依方數(shù)服患即愈。忌食火膩燒酒。身體安健不須焦。
第四十一簽
和血安寧用歸身。酒洗二錢可調(diào)均。微微煎服能除患。若再服之更有神。
第四十二簽
二錢車軸木。三錢車前子。煎服能療病。再服更神全。
第四十三簽
陳醋與蒜頭。紅糖三錢儔。均勻調(diào)服下。不必再他求。
第四十四簽
青豆與杏仁。二味各等分。每味一錢五分。燒灰為末用。瓦上成炭。煅末用滾研水調(diào)服兩服自安平。
第四十五簽
紫草用一錢。取向坎離邊。煎湯來服下。病退色新鮮。
第四十六簽
黃苓與茯苓。青皮各一錢。煎服能清神。再服自安痊。
第四十七簽
采取黃花菜。即萱草花童便一大鐘。二者同煎服。再服有奇功。
第四十八簽
此病無藥服。手捶兩肩膝。各捶四十九。臥時(shí)周運(yùn)足。
第四十九簽
燈心與木通。各用一錢重。煎水勤服下。諸火奏全功。
第五十簽
陳皮半夏藥。再用好枳瞉。各用三分煎。斯恙盡可卻。
第五十一簽
皂角煎水。頻浴心前。覺寬再浴。病退安然。
第五十二簽
上好紫金錠。照方磨水服。服過再來求。另與爾方術(shù)。
第五十三簽
無病童子發(fā)。燒灰白蠟丸。姜黃湯送下。諸患一齊寬。
第五十四簽
兩手揉胸。至肚臍下。七七來回。兩手上下往來揉四十九遍。通泰無亞。
第五十五簽
奇用金沸草。一把細(xì)細(xì)搗。煎湯徐徐服。病患如箒掃。
第五十六簽
寺中朝陽竹。頭葉三大枝。去梗取葉。煎湯頻服下。利火通竅奇。
第五十七簽
香爐陳灰妙用。再入歸身二錢。一鐘好酒和煎。服之患退身痊。
第五十八簽
爾來恍恍惚惚。滿意二二三三。猶疑未決求方。速回再懇可望。
第五十九簽
此方用川連。酒制八分煎。能解諸勞體。服之患不纏。
第六十簽
愿心速還。家神宜安。紅花貝母。煎各一錢。
第六十一簽
香附米。四秘制。分四姜汁。處一。一童好酒。便浸。一陳醋透各炒。一煎二錢。服之愈。
第六十二簽
一錢梁上塵。黃酒一鐘引。微微煎透服。是病可回春。
第六十三簽
蘿卜英要陳。陳倉(cāng)米可尋。各用二錢煎。服之響如神。
第六十四簽
杏仁二錢好。百合一錢搗。煎服能卻病。神功濟(jì)世高。
第六十五簽
一兩好百部。煎湯熨患處。若要此癥痊。再熨自然愈。
第六十六簽
方用香椿枝。三錢向東取。煎服即時(shí)愈。再服更可奇。
第六十七簽
玄胡索一錢。陳醋共水煎。水醋各一鐘。熱服病即痊。
第六十八簽
柏子仁。二錢稱。煎服吉。病回春。
第六十九簽
一錢當(dāng)歸身。藕節(jié)三個(gè)尋。煎服病自退。久服保長(zhǎng)春。
第七十簽
室女拭經(jīng)布。煎水浴患處。二三次更好。病患始盡度。
第七十一簽
棗仁來煎服。二錢卻要足。若痊不必吃。未愈再煎服。
第七十二簽
七十二簽靈。方用天南星。一錢丹服下。災(zāi)退任歡欣。
第七十三簽
川芎炮炒。一錢煎好。服之病退。切忌煩惱。
第七十四簽
一錢潔粉糖。櫻桃十片葉。煎服病自安。速向神前謁。
第七十五簽
木耳五錢稱。煎服可回春。此物雖尋常。能療爾之癥。
第七十六簽
砂仁一錢。煎服安然。身健如初。拜謝神前。
第七十七簽
白豬肺一個(gè)。白菜心同煮。淡淡食完了。其病自然除。
第七十八簽
柴胡與木通。各用一錢同。水火既濟(jì)煮。服后有神功。
第七十九簽
干瓦松一兩。松枝一大枝。文武煎水浴?;纪磪s能治。
第八十簽
柿霜一錢。川芎三分。煎服之后。可免災(zāi)迍。
第八十一簽
瓜蔞橘紅。表皮來共。各用一錢。煎服有功。
第八十二簽
茶一鐘。醋三錢。姜一片。服之愈。
第八十三簽
一錢梔子仁。炒用此為君。炮姜三分入。共煎熱而吞。
第八十四簽
一兩梧桐子。炮炒微存性。煎服實(shí)為佳。能治君家癥。
第八十五簽
桃仁三個(gè)整。半夏八分足。姜制半夏宜。三藥共煎服。
第八十六簽
一錢蘇木。三分紅花。好酒煎服。血散無差。
第八十七簽
鹿角磨水。服一小鐘。諸恙盡消。丹方有功。
第八十八簽
一錢甘草節(jié)。五分藿香葉。二味共一處。煎服自亨吉。
第八十九簽
紅糖烏梅。茯苓相繼。各用一錢。煎服病退。
第九十簽
佛前燈花煤。收來一錢重。煎服可除恙。神醫(yī)果有應(yīng)。
第九十一簽
在任官堂印。截印貼頭頂。其患自然愈。遵之實(shí)有靈。
第九十二簽
陳艾一錢足。玄胡索八分。山查二錢兌。煎服卻為亨。
第九十三簽
灶馬一尊。灶前拜懇。如是三次。病患安寧。
第九十四簽
愿心宜急繳。知母貝母炒。牡蠣各一錢。煎服即時(shí)好。
第九十五簽
嫩黃蓍一錢。圓荔枝三圓。兩共一處煎。服之自然安。
第九十六簽
烏藥一錢。藿香一錢。用葉木香一分。同煎無恙。
第九十七簽
方用好羌活。一錢煎而服。其患自然痊。精神亦漸足。
第九十八簽
神曲山查與麥芽。三共九分炒煎諧。更用泰山符一道。燒灰和汁服方佳。
第九十九簽
雪水一宮鐘。六安茶一鐘。微微煎而服服后有神功。
第一百簽
圓眼肉一兩。蒲公英三錢。白茯苓三錢。煎服定為良。
泰山壓鬼符:□唵。青風(fēng)壓井。勅吽唎縳尸煞訶。
盥手焚香誠(chéng)心朗誦。呂祖誥一遍。朱書前符于黃紙上。隨書隨念咒十遍。后于符上打一大圈。入祖炁罡炁煞炁三口內(nèi)朱填為某事。據(jù)某處某人。詞稱某人。現(xiàn)患某癥。服藥不痊。系遭鬼擾等。情據(jù)此仰求趙大帥諱朗。將某人消除宿愆。如有邪魂野鬼。無故在身纏擾者。即求押赴酆都青府案下。嚴(yán)行拷究。不得姑寬。貽民累害。書畢。誦趙帥誥一遍。以上諸書。戒勿潦草。散寫圈外。務(wù)要端楷。
不誠(chéng)不應(yīng)。不誠(chéng)不書。慎之慎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