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瘡抗凝物是什么? 狼瘡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是一種針對各種負電荷磷脂-蛋白質復合物的自身抗體,通過其識別的抗原性(靶蛋白)不同,與磷脂-蛋白質復合物結合,干擾各種依賴磷脂的凝血和抗凝因子發(fā)揮作用。 為什么叫狼瘡抗凝物? LA最早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患者中檢出,在體外試驗中表現出抗磷脂的作用導致凝血時間延長,因而得名狼瘡抗凝物。然而后來發(fā)現LA在體內往往表達促凝活性:主要通過調高組織因子表達、激活血小板及補體、抑制蛋白C途徑等。 狼瘡抗凝物的分類? LA是病理性循環(huán)抗凝物質,為IgG、IgM或兩者混合型。LA通過識別磷脂結合凝血酶原,阻斷活化的凝血因子Ⅴ與凝血酶原作用,抑制纖維蛋白的形成,在體外干擾APTT、PT、dRVVT凝血試驗,致使凝血時間延長。 在體內,LA可激活血小板和(或)通過β2-GPI 結合,誘導黏附分子、組織因子表達及補體活化而產生血栓前狀態(tài),促進血栓形成。LA 與血管內皮細胞膜磷脂作用,干擾內皮細胞釋放纖溶酶原激活物而抑制纖溶;LA與血小板膜磷脂作用,干擾花生四烯酸代謝,促進血小板活化;LA可抑制與磷脂相關的內源性抗凝物質,使血液凝固性增強,如通過競爭磷脂酰乙醇胺,抑制蛋白C途徑,引起獲得性活化蛋白C抵抗,使之減少或喪失對 FⅤa和FⅧa的快速水解作用。 狼瘡抗凝物主要見于哪些疾病? 成人LA多見于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LA陽性率高達30%~40%,老年人LA常與藥物(氯丙嗪、普魯卡因胺、奎尼丁、肼屈嗪、苯妥英鈉、干擾素和可卡因等)相關,LA還見于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惡性腫瘤、肝炎及正常人。 LA所致凝血異常臨床表現具有異質性,主要為血栓栓塞傾向(動靜脈血栓、胎盤梗塞及中風等),少數有出血表現,可僅為實驗室指標異常,非典型表現包括皮膚網狀青斑及心瓣膜、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腎臟等受累表現。 狼瘡抗凝物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2009年國際血栓和止血學會(ISTH)建議對懷疑抗磷脂抗體綜合征或常規(guī)實驗室檢查發(fā)現不能解釋的APTT延長患者進行LA檢查,推薦dVRRT作為首選方法,硅或低濃度磷脂作為激活劑的APTT檢測作為次選方法。部分患者僅有APTT延長而無臨床癥狀時,依賴實驗室檢查鑒別獲得性血友病及LA。盡管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LA也有較高的陽性率(如SLE中LA陽性率可達30%~40%),但并非確診指標,不過基于一些文獻報道,檢測LA來評估SLE、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等疾病的血栓風險也無不可。 此外,由于LA對APTT及基于APTT的凝血因子檢測存在干擾,當APTT延長、內源凝血因子活性減低時,應首先考慮排查LA、肝素等抗凝物。 狼瘡抗凝物作為一類抗磷脂抗體,其檢測通常包含篩選、確證和混合試驗,篩選和確證試驗的試劑主要區(qū)別在于磷脂含量的不同(分別檢測含少量和足量磷脂的凝血時間),當存在LA時,篩選凝血時間延長而確證凝血時間正常,其比值升高,最終以歸一化dRVVT比率NR表示;混合試驗即將患者血漿與正常人混合血漿1:1混合后檢測凝血時間,主要可排除凝血因子缺乏的影響。 是否有必要用兩種方法檢測? 長期以來是否有必要選擇兩種方法檢測一直是爭論的焦點,LA檢測的敏感性基于磷脂對其的敏感程度,指南推薦LA的檢測應至少選擇兩種方法來提高敏感度:稀釋蝰蛇毒試驗(DRVVT)及一項基于APTT檢測的試驗。實際工作中確實存在兩種檢測方法其中一種方法陽性的情況,凝血因子Ⅷ、Ⅸ的缺乏也會導致APTT檢測延長,而通過NR值進行結果的判斷則可以避免因子缺乏導致的影響。那么如果僅使用一種方法進行試驗則一定會漏檢一部分LA,所以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同時使用兩種方法進行檢測。 與PT檢測類似的,LA檢測涉及到正常人的篩選及確證時間均值的確認。不同廠商的試劑要求不一,若LA篩選與確證試劑只有磷脂濃度的區(qū)別,對于不含LA的標本結果應完全一致,那么直接將篩選與確證時間相比、獲得標準化比值即可。某些商品化試劑的正常人篩選與確證時間存在較大差別,不能直接相比,必須先分別與正常人均值相比。因此是否與正常值相比,需結合廠商建議及建立方法時的驗證情況。此外,與PT試劑類似,更換試劑批號時,需要再次驗證正常人LA篩選與確證時間。 糾正試驗和確證試驗的順序? 糾正試驗(Mixingstudy)與確證試驗的選擇。ISTH的指南試驗順序是:篩選、混合、確證;而CLSI的指南試驗順序是:篩選、確證、混合;目前多數實驗室傾向于后者:當篩選、確證都異常時才檢測混合試驗。因混合試驗的標準血清需要至少20份正常人血清進行混合,標本的篩選工作量極大,而后者既可減少做混合試驗的工作量,也有助于提高LA的檢出率。 藥物對檢測結果的干擾 實際應用中,大劑量的普通肝素可致篩選、確證時間均延長,此種情況易于發(fā)現并可通過凝血酶時間(TT)測定進行排查;低分子肝素在一定劑量水平可導致DRVVT篩選時間延長而確證時間正常,某些新型抗凝藥如利伐沙班、達比加群對LA也有影響,因此臨床醫(yī)生應避免在抗凝期間送檢LA,而檢驗醫(yī)師在報告陽性結果時應查看患者的用藥情況。 LA的篩選與確證試驗報告時間或比值均可,而標準化比值是必須要包含在報告單中,為了便于臨床醫(yī)生的理解可在報告單中加上對結果的解釋性說明,即提示LA陽性或陰性。 狼瘡抗凝物檢測陽性的臨床意義? LA陽性,NR結果越高并不代表血栓風險越高。一些病毒感染、某些藥物的使用均可導致LA出現一過性陽性,12周以上持續(xù)陽性的LA與血栓風險的相關性更高。目前尚未有充分的數據證實LA標準化比值越高血栓風險也越高,但若LA與其他抗磷脂抗體(如β2糖蛋白1抗體、抗心磷脂抗體)同時陽性,則血栓風險高于單項陽性。 來源:廣醫(yī)三院檢驗科 |
|
來自: angelzhang69 > 《檢驗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