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號半峰,晚號獨漉子,又號羅浮布衣,漢族,廣東順德縣(今佛山順德區(qū))龍山鄉(xiāng)人。著名抗清志士陳邦彥之子。 陳恭尹是清初詩人,與屈大均、梁佩蘭同稱嶺南三大家。又工書法,時稱清初廣東第一隸書高手。 陳恭尹的父親陳邦彥是明末清初廣東抗清斗爭的發(fā)起人之一,也是一位享有聲譽的宿儒。陳恭尹自小受父親的思想影響頗深,并在父親的指教下攻讀詩書,擅長寫詩作賦。 陳恭尹的父親于戰(zhàn)敗后被清軍俘獲并處死,全家除陳恭尹僥幸逃走外均同時遇難。其后,他為報家仇而參加反清斗爭,后潛居家鄉(xiāng)專致讀書達十幾年之久,移志于詩詞歌賦的創(chuàng)作,與友人結成詩社相互唱和,被時人稱為“嶺南七子”。 陳恭尹的詩尤擅七律詩,為詩壇所推崇。他提出詩歌貴在創(chuàng)新,求新于性情而不必求新于字句,求妙于立言而不必專斯于解脫的見解,反對盲目崇古與擬古。 陳恭尹書法作品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關注書畫類資訊城市畫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