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命運。有的人一生順利,有的人命運多舛;有的人事業(yè)輝煌,有的人碌碌無為;有的人屢敗屢戰(zhàn),最終成功,有的人竭力奮爭,結果一事無成。人生的后面似乎有一只神奇的手在指揮著每一個人。其實這只無形的手不是別的,正是人的習慣。 習慣就像是飛馳的列車,慣性使人無法止步.習慣是一點一滴、循環(huán)往復、無數(shù)重復的行為動作養(yǎng)成的。不管是好的習慣,還是壞的習慣莫不如此,只是結果不同。人生的列車到達的前方可能是天堂,有可能是深谷,習慣就是你的方向盤。習慣是潛意識的活動,就像人體各種軟件的編程,一旦啟動就按既定的程序演繹。 成功的人們似乎永遠在成功,失敗的人們似乎永遠在失敗時,對此,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盧致新說:“習慣兩個字在起作用。一個人習慣于懶惰,他就會無所事事地到處溜達;一個人習慣于勤奮,他就會孜孜以求,克服一切困難,做好每一件事情”。 在《培根論人生》一書中,思想家培根專門論述了習慣與命運的關系。他深刻地指出:“人們的行動,多半取決于習慣。一切天性和諾言,都不如習慣有力,即使是人們賭咒、發(fā)誓、打包票,都沒有多大用”。 有這樣一則故事: 40年前,蘇聯(lián)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鐘,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這個榮譽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的,他能在20多名宇航員中脫穎而出,是一個良好的習慣成全了他。在確定人選時,20個候選人實力相當,躍躍欲試。 在演習之前,主設計師發(fā)現(xiàn),在他們之中,只有加加林一個人是脫了鞋進入機艙的,其實脫鞋進入機艙只是他的習慣,他怕弄臟機艙。主設計師看到有人對他付出心血和汗水的飛船這么倍加愛護,當時是多么感動啊,于是,他當即決定讓加加林執(zhí)行試飛。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成功從脫鞋開始,這一細節(jié)是多么重要。 一家大型裝修廠的一名油漆工下崗了,因為他的一個良好習慣,又很快找到了工作,還承包了幾家企業(yè)的油漆活,成了一個小老板。下崗后,他第一次到一家企業(yè)應聘,在試用時,很多應聘的人直接穿著鞋進入機器內(nèi)芯,只有他一人脫掉鞋子,包上塑料薄膜,然后才進去上漆。老板當場就看上了他,并對他大加贊賞,同時還積極向其他幾家配套廠家推銷。這位下崗油漆工后來成立了自己的油漆隊,自己成了老板。誰都能看出,這是良好的習慣改變了他的命運。 一個動作,一種行為,多次重復后就能進入人的潛意識,變成習慣性動作。人的知識積累、才能增長、極限突破等等,都是行為不斷重復成為習慣性動作的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