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斑馬馬(Zebroid,斑馬Zebra + 馬Equine) 點擊加載圖片 斑馬馬(也叫斑馬騾zebra mule、zebrule)是斑馬和馬雜交的后代:基本上就是斑馬混血兒。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斑馬是父親。驢爸爸和斑馬媽媽的孩子叫斑馬驢騾,確實存在,但很少見。斑馬馬從19世紀就開始繁殖。上圖所示的斑馬馬Eclyse非常不尋常,因為她的毛色,很難讓人不覺得她是一個Photoshop模版。 2.獅虎(Liger,獅Lion +虎 Tiger) 點擊加載圖片 獅虎是雄獅和雌虎的混血兒,學(xué)術(shù)的說法是Panthera tigris(虎)× Panthera leo(獅)。獅虎很像帶條紋的巨大獅子,是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不過西伯利亞虎是最大的純亞種。獅虎隨老虎而不是獅子,喜歡游泳。還有一種類似的混血兒虎獅,是雄虎和雌獅的后代。 3.皮弗洛牛(Beefalo,水牛Buffalo +奶牛 Cow) 點擊加載圖片 水牛和奶牛會生下什么?皮弗洛牛是一種混血動物,能提供脂肪和膽固醇比牛肉低的紅肉。大多數(shù)消費者從沒聽過皮弗洛牛肉,更不用說品嘗了,只有幾家西雅圖雜貨店能買到。 皮弗洛牛漢堡與牛肉漢堡相比怎么樣?“它味道更豐富,比牛肉更溫更甜,”美國華盛頓州埃倫斯堡的牛肉飼養(yǎng)員Mark Merril說,“而且更多汁?!?/p> 4.混血駱駝(Cama,駱駝Camel +羊駝Llama) 點擊加載圖片 這種動物是羊駝和駱駝的混血兒,誕生于1995年,是這一支唯一的生物。它們沒有駝峰,像羊駝一樣有蓬松長毛,耳朵長度在駱駝和駱駝之間,但它們的腿像駱駝一樣強大,專門對付沙漠。 5.豹獅(Leopon,豹Leopard +獅 Lion) 點擊加載圖片 豹獅是雄豹與雌獅繁殖的結(jié)果。這種動物的頭隨獅子,身體的其余部分隨豹子。第一頭有證可考的豹獅于1910年出生在印度戈爾哈布爾。 6.熱帶草原貓(Savannah,山貓Serval +家貓 Domestic Cat) 點擊加載圖片 熱帶草原貓是非洲山貓和家貓的混血兒,家貓通常有點異國情調(diào),比如孟加拉貓、東方短毛貓、埃及貓或塞倫蓋蒂貓。 這種組合產(chǎn)生的后代是大型家貓。 7.灰北極熊(Grizzly Polar,北極熊Polar Bear +棕熊 Brown Bear) 點擊加載圖片 這種雜交熊也叫灰白熊(Grolar Bear),是一種罕見的熊科混血兒,在圈養(yǎng)和野外都有存在。 2006年,對一只在加拿大北極地區(qū)班克斯島發(fā)現(xiàn)的看起來很奇怪的熊的DNA分析,證實了這種雜交熊在自然環(huán)境中的存在。 許多極性熊雜交體被描述為熊科混血(Ursid hybrids),這個術(shù)語說的是熊科任意兩種物種的混血兒。 對北極熊與灰熊的混血已有報告和拍攝,但過去DNA技術(shù)不能確認它的血統(tǒng)。 8.博茨瓦納吐司(Toast of Botswana,綿羊Sheep +山羊 Goat) 點擊加載圖片 2000年,博茨瓦納的獸醫(yī)發(fā)現(xiàn)了一只不尋常的綿羊山羊混血兒,并把它稱為“博茨瓦納土司”,是雌山羊與養(yǎng)在一起的雄綿羊自然交配的產(chǎn)物。 這只混血兒介于兩種親本物種之間,有粗硬的外層披毛、柔軟的內(nèi)毛、長長的山羊腿和沉重的綿羊身。 它雖然不育,卻有強烈的性欲,只要天氣不熱,兩種母羊通吃。 這使它獲得了強奸犯的名聲。它10個月大變得很討厭,就被閹割了。 9.血鸚鵡(Blood parrot,壽星頭Midas Cichild +厚唇雙冠麗魚Red Devil fish) 點擊加載圖片 血鸚鵡(也叫紅財神、財神魚、鸚鵡魚)是慈鯛科的混血兒。 這種魚最初誕生于1986年的臺灣。它的血統(tǒng)未知,最常見的推測是壽星頭配紫藍火口。 這種混血慈鯛具有各種解剖畸形,其中最明顯和致命的是它的嘴,只能垂直張開一點點。 這使得血鸚鵡很難喂養(yǎng),很多最終都因此死去。慈鯛保護主義者已呼吁禁止交易血鸚鵡,并組織抵制出售血鸚鵡的寵物商店。 10.混血雉雞(Hybrid Pheasant,紅腹錦雞Golden +白腹錦雉Amherst Pheasant) 點擊加載圖片 紅腹錦雞常與白腹錦雞雜交,混血兒的毛色與父母截然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