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3
脈脈艾灸
糖尿病 是由于多種病因引起,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患者體內(nèi)有胰島功能減退和胰島素作用缺陷。典型臨床表現(xiàn)為多尿、多飲、多食及消瘦,即“三多一少”癥狀。 長期存在的高血糖會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jīng)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網(wǎng)友反饋: 我弟弟有嚴重的糖尿病。從今年3月8日到3月18日,我指導弟弟做了第一次艾灸,連續(xù)艾灸了11天,他的血糖竟然從11.8降到了8.7。我們用的是長四孔艾灸盒,灸背部的腧穴和腰部的八髎穴、腹部的神闕穴這三個部位,每個部位灸40分鐘。 隨后,我們又堅持艾灸,每個月灸14~15天。四五月份的時候,弟弟的血糖一直維持在8~9;到6月份突然又降了1點。最重要的是,他的糖化血紅蛋白指標下降了4點,這也是他最高興的事情。 弟弟的糖尿病史已經(jīng)有8年了,在艾灸之前一直吃降血糖的藥物,但是血糖始終降不下來。使用艾灸后,他的身體變化很大,喝水的次數(shù)少了,小便的次數(shù)也少了?,F(xiàn)在弟弟每周都堅持爬山,每次爬山回來感覺都很好。我也盼望他可以盡快戰(zhàn)勝糖尿病。 灸 法 艾灸取穴:肺俞穴、脾俞穴、大椎穴、足三里穴 快速定位: 肺俞穴,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大椎穴,位于第7頸椎下方的空隙處;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4橫指,脛骨偏外側1橫指處。 操作: 最好是艾條溫和灸,每次每穴15-20分鐘左右,每日1~2次,每10日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結束后,休息3日后繼續(xù)下一療程。 以上三圖分別用了不同的方法施灸,主要看個人方便。背部的穴位如果使用灸盒或者隨身灸的話,需要適當延長施灸時間才能達到手持艾條溫和灸的效果。 治療原理: 本病所選穴位具有補充人體元陽、調(diào)節(jié)臟腑陰陽平衡的功效,從根源上調(diào)節(jié)人體的元陽,促進陰陽達到新的平衡,使五臟六腑,尤其是肺、脾、腎的功能恢復正常,從而使糖尿病所致的機體氣血虧虛的情況得到極大改善。 運動療法 適量的體育鍛煉可以降低體重,提高胰島素敏感性。糖尿病患者應經(jīng)常鍛煉,每周至少3次以上。飯后1小時開始運動,每次運動時間不少于30分鐘,不要超過1小時,運動時長包括運動前準備活動及運動后恢復正常呼吸頻率的時間。一般宜進行散步、打羽毛球、慢跑等有氧運動。 注意事項 1、艾灸結合藥物治療是控制血糖的好辦法。結合艾灸治療后,降糖藥的用量會越來越小,血糖控制也會更理想。 2、有些人在艾灸之后出現(xiàn)上火的現(xiàn)象,可能是使用艾灸后沒有及時飲用熱水的原因。艾灸不是萬能的治病良方,只有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3、用艾灸治療疾病的同時堅持鍛煉身體,十分關鍵。希望朋友們都堅持使用這種綠色治療方法,既沒有藥物的不良反應,也不傷害臟腑,還會增強人體的免疫力。 ——單桂敏 |
|
來自: 靜幻堂 > 《經(jīng)穴艾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