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位于新縣沙窩鎮(zhèn)境內(nèi),西與周河鄉(xiāng)接壤,它成南北走向,重巒疊嶂,主峰金頂,海拔902.6米,是大別山中段的高峰之一,素有'萬山之尊'之稱。金頂四季白云繚繞,故名白云山,白云山地勢險峻,向為南北要塞,著名的虎頭關(guān)、土門關(guān)就設(shè)在此山腳下。山巔有白云觀,始建于唐朝,清代重修,相傳唐王梵修煉于此,金頂白云觀的正殿,其架、梁、檁均用石頭雕砌而成,瓦用鋁鑄成,在陽光照耀下,閃出道道金光,故名'金頂'。且在接近金頂?shù)纳铰穬蓚?cè),到處盛開著杜鵑花,形成了一條絕美的花廊,令人十分賞心悅目! 白云山金頂; 春山雖寂,卻也有亮色,那隨處可見的粉色櫻花和金黃的香棍花點綴得山林不太蕭瑟。 昔日的自然小村落筲箕垱已不復(fù)存在,而曾有過近百人的葫蘆洼也破敗不堪,只剩下一人閑住了。 曾經(jīng)的石滾靜靜的躺著; 人間芳菲四月盡,白云山上花正濃; 白云山的主峰——金頂來到了眼前,許多故事傳說也同時涌上腦際。金頂,昔人已老,你還如故嗎?古舊的寺門默默地注視著一撥撥的來者。那門柱上的對聯(lián)“瀑布師真顯,云凝祖德深'藏著口口相傳的一堆故事。那雕檐翹瓦均為石制,記載著建造者的精巧與虔誠。而頹壁殘垣見證了抗戰(zhàn)的硝煙和英雄罹難的歷史。修建道觀金頂取石處之一; 道觀遺存房墻; 石柱上的楹梁與龍紋圖案,雖歷經(jīng)滄桑仍清晰可見; 道士房; 西門; 復(fù)原的僧屋靜悄悄,石頭油鹽罐也不知去向。其實何必多此一舉,我情愿憑吊一種滄桑。腳踏萬山,一覽眾小,也是一種難得的感受。 ![]() 一天門; 南門; 一眼藍天; ![]() 撐腰石; 李三娘洗臉盆; 道觀多為石條堆砌而成,多為花崗巖結(jié)構(gòu),雖歷經(jīng)千年,至今仍能夠感受到當(dāng)年的繁華,顯示了古人高超的建筑技藝,此景點雖不為外界所知,但沒有經(jīng)過人為的修飾和外界的干擾,顯得古樸典雅,沒有了商業(yè)化的成分更能體現(xiàn)一種原始的殘缺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