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應12426版權監(jiān)測中心特約發(fā)布 唐天寶四年,魯郡。 李白躺在床上,渾身不自在。 酒已經(jīng)醒的差不多了,但還是有些頭疼。 李白翻了個身,自語道,這酒,得戒了。 床邊桌子上,干干凈凈。只有一張鋪開的紙,上面是自己剛寫的一首詩,墨跡沒有干。李白又讀了一遍。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舉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酒后之作,李白還沒有想好名字。黃河難渡,太行難攀,就叫《行路難》吧。 看著這首新作,李白心情久久地難以平復。他怎么都想不明白,今天怎會落得了這個結局。 李白身在魯郡,心還在長安。 想當年,自己在長安,是何等的愜意啊。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騎馬、喝酒、賽詩、吹不完的牛、會不完的友。當朝能寫的人,隨時隨地都可以見到。孟浩然、王昌齡、高適、賀知章…… 當然,還有那個王維! 想到王維,李白有點坐不住了。王維和自己同在皇帝身邊做事。自己只要寫過什么好詩,王維一定也有一首類似的。 寫相思 自己寫,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王維寫,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寫送別 自己寫,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王維寫,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喝酒的時候,李白刻意獨處,不再往人多的地方湊。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可是喝著喝著,遠處卻分明浮現(xiàn)出了一個人,揉揉眼睛,走過去看看,沒有。退回來,卻分明地看見,確定有人站著。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那個第三人,除了自己和影子,不就是王維嗎? 李白受不了這種困擾! 他找到了賀知章,他希望這個稱呼自己為“謫仙人”的前輩,能夠像他的詩歌一樣,給自己帶來“二月春風似剪刀”般的慰藉。 那是在長安的一家酒館。對面坐著賀知章,左手邊是孟浩然,三個人喝了整整一夜。 喝到高興處,李白又作起了詩。 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 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孟浩然問,太白兄,此詩何名? 李白醉意熏熏,舉杯道,五陵年少金市東,就《少年行》吧。少年再不行,老了更不行了。 賀知章大笑,杯子的酒不小心打翻,撒了一地。 那一夜,三人談國家,談詩歌,談在面前扭來扭去添酒的胡姬。李白連自己是怎么回的家都不知道。 醒來后,李白發(fā)現(xiàn)桌子上留下了一張紙條。上面是一首詩。題目也是《少年行》。李白細看,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李白納悶,這是誰的詩?等到看到落款,摩詰。李白驚出了一身的冷汗。摩詰就是王維。昨天他是怎么混進了酒館?自己昨天的《少年行》,怎么又傳到了他的耳邊?他竟然寫了一首同名作。 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這是自己寫的。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這是王維寫的。 兩首詩,一個題目,不同的只是,自己進了酒館,王維拴馬到了垂柳邊。難道這個變態(tài),在昨夜喝酒的時候,就坐在不遠的地方?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難道是孟浩然這個老鬼將他招來的?但是如果這是真的話,既然他來了,為何喝酒的時候不出現(xiàn)? 李白越想越怕,之于李白,不知從何時起,王維已經(jīng)構成了一個幽靈般的存在。 王維讓李白困惑,更讓他困惑的是,這次酒會之后,長安城里開始流傳一個可怕的傳言。那也是一首詩,寫的很有煽動性。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天子呼來不上船,這不是誣陷嗎?自己何時有過如此魯莽?會不會是王維的手筆?如果是這樣,王維要做什么?自己和王維無冤無仇啊,只不過都給皇帝寫文章,今天你寫一篇,明天我寫一章,但都是公平競爭啊。李白從未想到過,寫文章還能寫出來這么多Bug。 李白到現(xiàn)在也沒有找出答案。他只是知道,在那首煽動性的詩流傳之后,他被罷了官,不明不白地被賜金還山。什么是賜金還山,不就是給點失業(yè)補償,把自己開了嗎? 曾經(jīng)的時候,誰是長安城中第一支筆?有人愛李白,有人愛王維。王維、李白,李白、王維,長安城中,提到一個,必定說起另一個。這曾經(jīng)是多少人飯后的談資,又有多少人為之爭辯? 可是,如今的王維,還是皇上的座上客。而自己呢? 李白環(huán)顧了一下結著蛛網(wǎng)的墻壁,無奈地笑了。 休洗紅,洗多紅在水。新紅裁作衣,舊紅翻作里?;攸S轉綠無定期,世事反復君所知。 人不就像衣服嗎,誰能保證自己一直紅?時間的水,洗一洗,顏色都會變的??墒?,上天為何如此不公,洗掉的偏偏是自己的紅呢?自己和王維的人生路,為何走上了如此的不同? 叮咚,桌子上的手機,響了一聲。 李白抓起來看,是一條微信通知。點開來,有一條陌生人加為好友的申請。上面附了一行信息,在嗎?太白哥,我是杜小甫。 杜小甫? 李白怔住了,沒聽說過啊?想當初,長安時,微信整天都有陌生人的加為好友請求?,F(xiàn)在,幾乎沒人了。誰還會愿意和一個被皇帝親自下旨從京城攆走的人為伴呢? 李白選擇了“接受”。杜甫發(fā)來了一段長長的自我介紹。 在腦海里,李白又把在長安認識的人過了一遍,還是不認識。李白回了一個字,哦。 杜甫又發(fā)來一段話。 太白哥,你離開長安,大家都很想念啊。再也不見了你和王維老師飚詩,好懷念。 李白回道,謝謝。 杜甫最后發(fā)來了一段語音,太白哥,那首煽動性的詩,究竟是誰寫的,我們替你查出來了。你和王維老師的詩,我們都有收錄。沒準還能找出來,王維哪些詩歌是抄的你的創(chuàng)意呢? 李白翻身跌下了床,手機里是一個網(wǎng)址: www.12426.cn 國家級網(wǎng)絡版權監(jiān)測中心 為中國版權保駕護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