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返工后的第一天, 你有怎樣的工作體驗? 此時此刻, 你在哪里打開了這篇推送? 回家的公交車上, 家門口的便利店, 還是安穩(wěn)地癱在了沙發(fā)上? 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 多多少少有點假期綜合癥, 這個時候, 套用那句我說了前半句, 你一定接的上的話來說: 你餓不餓吶?我下碗面給你吃。 今天的推送,是一則約稿, 不久前花吃姐姐從茫茫號海中, 發(fā)現了一個畫風清奇的號, 同樣是做菜, 但做的菜特別有故事。 號主我暫且喊他若望兄吧, 他是這樣形容自己的公眾號的: 講述當代生活,喜歡探索, 包括探索各種食物的獨特味道, 談食物, 更想談談關于當代生活的一切。 張若望的漂流食堂 (賬號名:ZrwShitang) 今天, 他來談談一碗吸吸嗦嗦的面。 壽桃牌蝦子面 ......2塊(約100克) 五花腩肉......200克 香菇......約200克 蒜苗......3-5根 榨菜......約20克 蒜......半個 調味 生抽......2勺 料酒......1勺 鹽......適量 生粉......少許 現磨黑胡椒......適量 高湯(或清水)......適量 所有材料備齊。 五花肉切成片后, 加入兩湯匙生抽、一湯匙料酒,
攪勻后加入適量生粉, 略微腌制。
將蒜苗切成5厘米左右長的段,
香菇去掉菌柄,切成條狀, (一朵香菇切四到六條為宜)。 香菇是童年非常常見的一種菌菇。 在油鍋中煸炒后, 會變得鮮美而爽滑, 如果再加上同樣香滑的五花肉片, 那就能吃得一嘴鮮香了。 “爽”這個詞在粵菜中經常用到, 可以說是指食物清爽、入口香脆。
同時,蒜剝好后,切成蒜粒; 姜切出少量。 油鍋燒旺之后,下蒜粒, 爆出香味后,將香菇下鍋炒軟。 加入少量料酒、兩湯匙高湯, 加入榨菜同炒, 把香菇炒出爽滑的湯汁。 再放入此前腌制好的五花肉片、蒜苗。 因為事先腌制好的肉里加了生粉, 會比較容易粘在一起, 需要用筷子撥散開,讓肉均勻受熱。 然后大火翻炒兩分鐘, 再加幾湯匙高湯。 煮一會兒,略微收汁即可。 注意因為要用來拌面, 所以不要收得過干, 盡量多留一些湯汁在鍋中。 起鍋前可以加少許鹽。 如果你口味較淡,可以不再加鹽, 因為之前加的榨菜, 已經給香菇提供了適量的鹽分。 另外,用湯鍋燒水煮面。 我煮的是壽桃牌蝦子面, 適合做拌面。 這種面高火沸水煮兩分鐘, 斷生即可。
澆上適量的菜和湯汁, 拌勻就可以吃了! 湯汁濃滑,拌面正合適, 肉片、香菇則帶著爽滑香脆的口感。 拌面這種面條做法, 無論是北方的炸醬面、 還是粵式的撈面, 都強調面身要勁道、醬汁要香滑, 用爽滑的香菇炒五花肉片拌面。 當然,香菇肉片炒好之后, 加入500ml以上的高湯或開水,
也可以做成香濃湯面。 加高湯或水, 到濃淡適度的程度, 喝香菇肉片湯也是很好的。
其實張若望是福建人,從小還是以米飯為主食。他的母親在家偶爾煮面條,每次都會用香菇、肉絲、上海青、蒜苗等食材煮成湯面。 這是當地流行的煮面方式,選材思路本身是不錯的,香菇鮮、肉絲香,不過如果改造一下,將香菇與肉一鍋炒了,用來拌面條,可能有更好的味道。
漂泊在外、喜歡寫點東西的人,幾乎沒有不寫“鄉(xiāng)愁”、“故鄉(xiāng)”、“父母”這樣的話題吧?寫到這樣話題,幾乎又不可避免的寫到家鄉(xiāng)的食物,特別是父母做的飯菜。
這是每個人不可替代的味覺體驗,它帶著濃郁的情感,以至于各種關于美食排行榜,常常很有情懷的把父母的菜排在前列。 但它往往又過于有個性,帶有過于強烈的個人情感,所以這種味道更需要自己回家與父母一起分享。
而有時候,喜歡自己下廚房的你,除了可以復刻這種反復吃了無數次的味道,你還可以試著做一點小實驗,可能引爆一種新的味覺體驗。
|
|
來自: zhuyan630820 > 《面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