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脈結(jié)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br> 文/陳雁黎 曹某,女,50歲,病歷號缺。 1963年8月1日初診:頭暈,面色灰黑而浮,心動悸,胸滿氣短,虛汗,胃脅脹,大便秘,脈動數(shù),舌淡。 生黃芪六錢,阿膠四錢,生地一兩,生姜三錢,白人參一錢,麻仁三錢,麥冬三錢,大棗四枚,桂枝五錢,炙甘草四錢,橘皮八錢。 三付。 8月5日復(fù)診:胃脅脹、心悸均瘥,唯時有失眠,胸背微痛,脈動數(shù)寸大。 瓜萎一兩,薤白四錢,橘皮六錢,白人參一錢,阿膠四錢,桂枝三錢,麻仁三錢,麥冬三錢,大棗三枚,生姜三錢,炙甘草三錢,生地六錢,半夏三錢,酸棗仁一兩。 三付。 按:胸痹心動悸予炙甘草湯加生黃芪,腹脹便秘加橘皮八錢。復(fù)診失眠,胸背微痛,再合瓜萎薤白半夏湯加酸棗仁。 胡老臨證時講:脈結(jié)代,心動悸,脈沉舌無苔,不下利(無腹瀉)用炙甘草湯。桂枝、炙甘草必用;頭暈有汗加生黃芪;浮腫下肢腫生黃芪用一兩至二兩;失眠加生酸棗仁;腰酸痛加山萸肉;腹脹氣不舒加橘皮、砂仁。有一種口干舌燥、咽喉干痛不利的食欲不振,用適方加大量橘皮,好使。 許某,男,55歲,病歷號缺。 1963年4月18日初診:血壓180/100mmHg,頭暈脹,左半身疼痛而麻木,腰痛,心悸不安,失眠多夢而驚恐,脈沉細(xì)苔黃。 桂枝四錢,生地一兩,阿膠四錢,生姜三錢,人參一錢,麻仁四錢,麥冬三錢,大棗四枚,白芍三錢,炙甘草二錢,生酸棗仁一兩,山萸肉四錢。 三付。 8月1日,患者陪親屬來本院看病時,自訴上方顯效。 按:因心悸不安,予炙甘草湯。失眠、夢恐加生酸棗仁,身體痛麻木合桂枝湯,頭暈、腰痛、脈細(xì)再加山萸肉。 胡老講一案例:男,50歲,患高血壓,諸醫(yī)診治無效,心跳心慌,汗大出,給炙甘草湯加酸棗仁,大效。復(fù)診又加五味子,則血壓降矣。 文摘自《胡希恕傷寒論方證辨證》 推薦關(guān)注:全新大家中醫(yī)3.2,推出【工作室】功能,幫您樹立個人口碑,積累優(yōu)質(zhì)患者,打造屬于自己的中醫(yī)工作室,助您實現(xiàn)“半日臨證半日讀書”的夢想。 |
|
來自: 源源118 > 《中醫(y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