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傳奇(mccq01)溫故知新,集思廣益 全方位展示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傳奇的高品質(zhì)平臺 雷州半島文化,簡稱雷州文化,又稱雷文化,亦稱雷州文明。是嶺南地區(qū)最古老、持續(xù)時間最長的文明之一。“雷州文化”作為區(qū)域文化,名列為廣東“四大文化”之一。與“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廣府文化”被確定為廣東的“四大文化”。 歷史淵源 雷州半島歷代英才輩出,唐代刺史陳文玉“德政彰明”開發(fā)雷州半島,被尊為“雷祖”;宋代廣東名畫家、詩人白玉蟾;明末清初越南河仙城開拓先驅(qū)華僑領(lǐng)袖鄚玖(莫玖);明清時期嶺南三大清官之一陳瑸治理臺政,官至閩浙總督,康熙皇帝稱其為“清廉中之卓絕者”;清代“漢學(xué)廣東第一人”陳昌齊“著作等身、譽滿京華”;清代“藍旗飄飄,好漢任招。海上天子,不怕清朝”的烏石二;清代詩畫雙絕“嶺南才子”陳喬森;清末“國史孝友”李晉熙的愛國情懷;清末民初跌打妙藥“萬花油”發(fā)明者創(chuàng)始人蔡忠;民國時期聞名全國的“我國近代著名軍事學(xué)家”李浴日等雷州本土鄉(xiāng)賢是其中的佼佼者… 雷州半島也曾有幸留下歷朝賢臣名將的足跡。西漢邳離侯路博德、東漢新息侯馬援兩伏波將軍,先后揮師南下,屯兵雷州,平息叛亂,功垂史冊。唐宋時期,李邕、寇準、李綱、胡銓、秦觀、蘇軾、蘇轍、趙鼎、李光、任伯雨、王巖叟等謫官貶宦、商賈騷人的的流入,讓中原文化有機會在雷州這個半島上扎根結(jié)果,獨放異彩。 這些都是寶貴的區(qū)域文化(雷州半島)名片。 雷州市是粵西地區(qū)唯一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歷史文化積淀厚重,雷州遠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便有人類繁衍生息。先秦時期,這里先后為越楚的勢力范圍。沿著歷史的足跡,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雷州。當時,這片紅土地半島上歲月荒蕪、猛獸出沒、風(fēng)雨飄搖,古人楚子熊以其軍事家的膽略和氣魄,揮兵南下,在這里建起了楚豁樓,平定一方。這種開荒拓疆的精神,歷經(jīng)雷州人世代相傳,使雷州城初見雛形,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到了唐太宗時期,遍布雷州沿海,河岔的瓷窯升起了裊裊青煙。于是,雷州隨著出口雷州窯瓷器的商船的遠航而聲名遠揚。
幾千年漫長的歲月中,雷州人以雷一樣的剛毅執(zhí)著,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在與颶風(fēng)、水災(zāi)、旱災(zāi)、蝗災(zāi)的不屈抗爭中,譜寫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歷史。
雷州人以海一樣的寬厚、博大,兼容并蓄,以越楚文化為底基,糅合了閩南移民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以雷州方言、雷州換鼓、雷神雷祖、雷州儺舞、雷州陶瓷、雷州石狗、雷州音樂、雷州菜、雷歌、雷劇、雷繡、雷州人龍舞諸多文化內(nèi)容為載體,構(gòu)建了獨具特色的雷州文化,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蔚盛的人文景觀,鑄就了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雷州方言
雷州方言,即民間通俗稱呼的雷州話(雷州半島本地人稱為黎話),乃屬閩南語系一支,為中國大陸最南方言區(qū),同時雷州話也是廣東四大方言之一,雷州話得名于古雷州分布于現(xiàn)今整個雷州半島及半島以北部分地區(qū),因歷史上這于區(qū)域?qū)儆诠爬字莞茌犜趦?nèi),所以稱為雷州話。雷州話通行范圍很廣,雷州方言是雷州半島人民日常生活使用的語言。雷州方言分布于今行政區(qū)劃上的;雷州市、遂溪縣、徐聞縣及(原屬遂溪縣轄地)的麻章區(qū)、東海島、赤坎區(qū)、霞山區(qū),以及廉江市南部、坡頭區(qū)西部、吳川市東北部等縣(市)、區(qū)鄉(xiāng)鎮(zhèn)。人口覆蓋600多萬。
雷州民系
雷州民系,也稱雷州人(雷州半島),雷州民系是廣東四大族群之一。雷州人發(fā)源自福建閩南地區(qū),之后和當?shù)氐陌僭矫褡寤ハ嗷旌稀@字菝裣蹬c閩南民系、潮汕民系、海南民系頗有淵源,不過長期下來,雷州人根據(jù)當?shù)氐牡乩憝h(huán)境,已發(fā)展出和閩南文化與潮汕文化不同的雷州文化。雷州人剛毅果敢,求真務(wù)實,淳樸重義,形成了較強的團結(jié)性,還有值得一提的是雷州人出門在外都很團結(jié),類似潮汕人一樣的性格,喜歡抱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