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主觀”和“客觀”來劃分物質(zhì)世界是錯誤的 中國官方的解釋:主觀是指意識,客觀是指意識以外的物質(zhì)世界。 主觀和客觀詞匯將可能存在以下邏輯錯誤:1、“客觀是指意識以外的物質(zhì)世界”這句話存在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由于意識依存于高等動物個體,意識由腦細胞構(gòu)成,是實時對外界事物的反映、記憶和綜合處理,是外界事物現(xiàn)象的細胞編碼信息,細胞編碼信息由人體知覺系統(tǒng)形成,因此意識屬于物質(zhì)世界。某個體的客觀雖然是某個體意識以外的物質(zhì)世界,但是卻可能包含了其他個體的意識,也就是說,某個人的客觀還可能存在意識,所以“客觀是指意識以外的物質(zhì)世界”這句話可能存在了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另外,某人的主觀可能是他人的客觀,也就是說,某人的主觀可能存在客觀,“主觀是指意識”這句話也可能存在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2、這里的意識是指某個人意識,還是某高等動物個體的意識,范圍不明確,是正常人的意識,還是腦殘人的意識,條件不確定,由此形成的客觀和主觀意義不明確、不確定,不能用于對具體人和事的評判標準,這樣的詞匯毫無實際意義。3、由于主觀是指意識,意識所表達的意義或內(nèi)容可能是真理、謬誤、字和字義、詞和詞義、詞組和詞組釋義、語句和語義、段落和段義、文字和文義、名稱及其意義、實時存在事物的名稱和內(nèi)容等等,主觀所表達的意義既可能是真理,也可能是謬誤,還可能是其他方面的內(nèi)容,因此不能用主觀作為標準來評判人和事,主觀的定義毫無實際意義。由于意識的定義和范圍不明確、不確定,由此所形成客觀的意義和范圍也是不明確、不確定的,客觀除了能確定的表達物質(zhì)以外,客觀所代表的意義或內(nèi)容還可能是:某人意識以外的其他人的意識、真理、謬誤、字和字義、詞和詞義、詞組和詞組釋義、語句和語義、段落和段義、文字和文義、名稱及其意義、實時存在事物的名稱和內(nèi)容等等,因此也不能用客觀作為標準來評判人和事,客觀的定義也毫無實際意義。 由此可見,用主觀和客觀對宇宙世界的劃分是“剪不斷理還亂”,主觀和客觀的范圍都不明確、不確定,詞匯定義存在自相矛盾,意義模糊,沒有確定性,不能用于對具體人和事的評判標準,因此主觀和客觀的概念都是模糊的,表達意義存在自相矛盾,在實際工作中不能使用,構(gòu)建主觀和客觀詞匯完全是多此一舉,毫無實際意義。特別指出:用主觀和客觀所構(gòu)建的任何詞組都可能存在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也毫無實際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