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窮人會越來越窮,富人會越來越富,這就是典型的馬太效應(yīng)。當(dāng)然這里的窮不單指缺錢,也指缺時間,缺知識,缺技能,缺少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等。窮人和富人的根本區(qū)別是對資源的運用和自身認(rèn)知能力高低的區(qū)別。在投資理財中“窮人思維”有以下特點:
這些窮人思維簡單羅列可能不好感受,那讓我們來看兩則故事吧: 先來看一個故事: 有個窮人,很窮,一個富人見他可憐,就起了善心,想幫他致富。富人送給他一頭牛,囑他好好開荒,等春天來了撒上種子,秋天就可以遠(yuǎn)離那 個“窮”字了。 窮人滿懷希望開始奮斗。可是沒過幾天, 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比過去還難。 窮人就想,不如把牛賣了,買幾只羊,先殺一只吃,剩下的還可以生小羊,長大了 拿去賣,可以賺更多的錢。 窮人的計劃如愿以償,只是吃了一只羊之 后,小羊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艱難了,忍不住又吃了一只。 窮人想:這樣下去不得了,不如把羊賣了,買成雞,雞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雞蛋立刻可以賺錢,日子立刻可以好轉(zhuǎn)。 窮人的計劃又如愿以償了,但是日子并沒 有改變,又艱難了,又忍不住殺雞,終于 殺到只剩一只雞時,窮人的理想徹底崩潰。 他想:致富是無望了,還不如把雞賣了, 打一壺酒,三杯下肚,萬事不愁。 很快春天來了,發(fā)善心的富人興致勃勃送種子來,竟然發(fā)現(xiàn)窮人正就著咸菜喝酒, 牛早就沒有了,房子里依然一貧如洗。 富人轉(zhuǎn)身走了。窮人仍然一直窮著。 很多窮人都有過夢想,甚至有過機遇,有過行動,但要堅持到底卻很難。 據(jù)一個投資家說,他的成功秘訣就是:沒錢時,不管再困難,也不要動用投資和積蓄,壓力會使你找到賺錢的新方法,幫你還清賬單。 再看一個故事: 有個窮人,因為吃不飽穿不暖,而在佛祖面前痛哭流涕,訴說生活的艱苦,天天干活累的半死卻掙不來幾個錢。 哭了半晌他突然開始埋怨道:“這個社會太不公平了,為什么富人天天悠閑自在,而窮人就應(yīng)該天天吃苦受累?” 佛祖微笑的問:“要怎樣你才覺得公平哪?” 窮人急忙說道:“要讓富人和我一樣窮,干一樣的活,如果富人還是富人我就不再埋怨了。” 佛祖點頭道:“好吧!”說完佛祖把一位富人變成了和窮人一樣窮的人。 并給了他們一家一座山,每天挖出來的煤當(dāng)天可以賣掉買食物,限期一個月之內(nèi)挖光煤山。 窮人和富人一起開挖,窮人平常干慣了粗活,挖煤這活對他就是小菜一碟,很快他挖了一車煤,拉去集市上賣了錢,用這些錢他全買了好吃的,拿回家給老婆孩子解饞。 富人平時沒干過重活,挖一會停一會,還累的滿頭大汗。到了傍晚才勉強挖了一車?yán)郊猩腺I,換來的錢他只買了幾個硬饅頭,其余的錢都留了起來。 第二天窮人早早起來開始挖煤,富人卻去逛集市。不一會帶回倆個窮人來,這兩個窮人膀大腰圓,他們二話沒說就開始給富人挖煤,而富人站在一邊指手畫腳的監(jiān)督著。只一上午的功夫富人就指揮兩個窮人挖出了幾車煤去,富人把煤賣了又雇了幾個苦力,一天下來,他除了給工人開工錢,剩下的錢還比窮人賺的錢多幾倍。 一個月很快過去了,窮人只挖了煤山的一角,每天賺來的錢都買了好吃好喝,基本沒有剩余。而富人早就指揮工人挖光了煤山,賺了不少的錢,他用這些錢投資做起了買賣,很快又成了富人。 結(jié)果可想而知,窮人再也不抱怨了。成功,不在于你能做多少事,而在于你能借多少人的力去做多少事! 怎么擺脫“窮人思維”?
由窮人變富人是一個艱難和漫長的過程,但比起做窮人來說,做一個思想上的“窮人”更為可怕。窮困之人會一直貧困潦倒,忙碌之人會永遠(yuǎn)日理萬機,孤獨之人會終日形單影只,而節(jié)食之人也總是會以失敗而告終。不要囿于管中的思維,把眼光放遠(yuǎn)一點,看看我們是如何越忙越?jīng)]有時間,越窮越?jīng)]有錢的。一個人的富有程度,與他所能舍棄之物的數(shù)量成正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