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博大精深的中醫(yī)學科中有一門是針炙,針炙講究的就是通過對穴位的深度刺激來治病。 肚臍為神闕穴;臍下一寸為陰交;臍下1.5寸為氣海;臍上一寸為水分;臍上兩寸為下脘;臍中旁開兩寸為天樞,天樞共兩穴,左右各一。 神闕穴是我們身上唯一看的見摸得著的穴位,神闕穴鄰近胃、肝膽、胰、腸等器官。通過對神闕的按摩可以健腦、補腎、幫助消化、安神降氣、利大小便,加強肝臟腎臟的新陳代謝,使人體氣血旺盛,對五臟六腑的功能有促進和調整作用,可以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按摩氣海穴對治療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脘腹脹滿、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遺尿、遺精、陽痿、疝氣、月經(jīng)不調、痛經(jīng)、閉經(jīng)、崩漏、帶下、陰挺、產(chǎn)后惡露不止、胞衣不下、臟氣虛憊、形體羸瘦、四肢乏力等有很大的好處。 陰,陰水之類;交,交會也。按此穴作用和氣海穴類似。 按摩水分能治療腹痛、腸鳴泄瀉、腹脹、腹積水、翻胃、反胃吐食、小兒陷囟、小便不通、腰脊強急、浮腫水腫、以及腎炎等。按天樞可以治療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 揉腹時可用單手或雙手壓住穴位,稍用力,順時針揉50下或100下,再逆時針揉50下或100下。每天堅持,可以強身健體,有病治病,沒病預防,還有減小肚子的功效呢。 立春、雨水一過,晚上睡覺不再像冬天那么冷了。這時,人體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fā)、萬物始生的特點,逐漸從“秋冬養(yǎng)陰”過渡到“春夏養(yǎng)陽”。這段時間睡眠不好、多夢,往往是因為陽氣沒有養(yǎng)護好,導致陽虛怕冷。 其實,養(yǎng)陽很簡單,睡覺前做一個動作就可以。這個動作是按摩腹部。具體方法是:仰臥床上,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200次左右即可。一來有利于促進消化,排除脾胃濕毒;二來有助于腹部的保暖,改善睡眠質量。 揉腹原本是唐朝藥王孫思邈所創(chuàng)養(yǎng)生十三法之一,后來在武術界及少林寺發(fā)揚光大,成為一種獨門養(yǎng)生氣功。 揉腹為什么能養(yǎng)生呢? 原來,肚臍(中醫(yī)稱神闕穴)本是人的先天供養(yǎng)輸布通道,在任脈之上,是唯一通達全身經(jīng)絡的要穴,更是內家拳練習意守的丹田。從解剖學來說,肚臍下是腹腔和盆腔,有腹腔叢、腸系膜間叢、腹下叢、盆腔叢等主要神經(jīng)叢存在,還有最主要的神經(jīng)節(jié),如腰腔節(jié)、主動脈腎節(jié)、腸系膜下節(jié),它們支配腹腔和盆腔內所有的臟腑器官和血管。從經(jīng)絡學說上講,肚臍周圍有任脈、帶脈、沖脈、陰胱脈、陰維脈、脾、胃、肝、膽、腎等經(jīng)絡輸布,這些經(jīng)絡上至頭手,下至腳趾,循環(huán)往復,維持生命健康運轉。所以說肚臍是最敏感、最能發(fā)揮療效的穴位,揉腹養(yǎng)生法也驗證了“腹部軟如綿,百病不來纏”之說。 如何練習揉腹呢? 全身放松平躺床上,面帶微笑,舌抵上顎,雙足與肩同寬,雙掌相疊放在肚臍上(男人左掌在下,女人右掌在下),順時針揉49圈,逆時針揉49圈,此為一遍。然后反復揉動,練功者可揉49遍,每天早晚各一次;保健者可揉21遍,使后背發(fā)熱或出小汗即可。然后收功,正揉7圈,逆揉7圈,稍停片刻,咽三口唾液,雙手搓49遍,干浴面——大拇指環(huán)耳,四指環(huán)面,從鼻頭往上往兩邊環(huán)揉49遍,然后反過來揉49遍,此時的手法像抹潔面乳,不用力。收功結束,此刻神清氣爽,五臟通泰,六腑平和。 民間有句話叫“揉腹治百病”,可見揉腹的好處。小腹是陰中之陰,是寒氣最愛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很關鍵。 手心的勞宮穴是火穴,有溫養(yǎng)的效果。經(jīng)常以手心按摩小腹至發(fā)熱,不但可以有效地驅寒暖腹,還能養(yǎng)元補氣、滋陰培陽。 每天早、中、晚各揉一次小腹,先按逆時針方向揉,后按順時針方向揉。揉的次數(shù)最低以36遍起,或36的倍數(shù)也可以。力度要適中,如果能把腹部的軟組織帶動起來更好。小腹常溫,元氣充實,減肥就會成為一件很容易的事。 以上三種方法為您提供了一套絕佳的減肥方案。通過調節(jié)經(jīng)絡,既能減脂,又能降壓。隨著體形一天天的瘦下去,身體也逐步地健康起來。開始行動吧,“減肥三步曲”讓您輕松實現(xiàn)健康與苗條。 腹部走的大多是陰經(jīng),而小腹又是陰經(jīng)相交接的部位,屬陰中之陰。陰性寒,是寒氣最愛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很關鍵。手心的勞宮穴是火穴,有溫養(yǎng)的效果。經(jīng)常以手心按摩小腹至發(fā)熱,不但能讓人體自動調集脂肪來御寒,還能養(yǎng)元補氣、滋陰培陽。 每天早、中、晚各揉一次小腹,先按逆時針方向揉,后按順時針方向揉。揉的次數(shù)最低以36遍起,或36的倍數(shù)也可以。力度要適中,如果能把腹部的軟組織帶動起來更好。小腹常溫,元氣充實,減肥就會成為一件很容易的事。 春季陽氣升發(fā)最旺,因此,肥胖的人要特別注意,火氣旺再加上本身的脂肪堆積,很容易讓人煩躁發(fā)怒、血壓升高。用揉腹的方法調理身體,除了體形可以一天天苗條起來,脾氣也會逐步地平和起來。 其實,揉腹的功效不只是能減肥哦! 小小揉腹功效多! 1治便秘 很多有便秘的人不喜歡吃藥,有的吃藥就好,不吃藥病情就又回到起點,形成了依賴。其實可以試試揉腹,讓身體恢復自身的功能。 按揉時,用力要適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長期堅持,一定會收到明顯的效果。 揉腹時,出現(xiàn)腹內溫熱感、饑餓感,或產(chǎn)生腸鳴音、排氣等,屬于正常反應,不必擔心。 2改善胃動力 胃部動力不足的人,胃不能很好地把吃進去的食物向下推動,很容易在餐后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腹脹、燒心、吞咽困難、體重減輕等。除了從飲食上進行調整外,揉腹效果也很不錯。按揉時,用力要適度,呼吸自然,以利于胃腸蠕動。 3治脾虛不長肉 孩子胃強脾弱時,會出現(xiàn)特別能吃,但還是瘦、個子小、頭發(fā)黃的情況。孩子能吃不能消化,就像工廠里加工的產(chǎn)品賣不出去一樣,時間久了就堆積到那了,所以還會食積。 可以試試揉腹的方法,孩子的胃、腸都在肚子上,也就是孩子的腹部,順時針給孩子揉揉肚子,孩子立刻會感覺舒服很多,比吃健胃消食的藥都管用。 1.搓腎 如果想讓自己永遠20歲 搓腎可促進腎循環(huán) 你知道:腰痛是常年伏案工作的上班族常見的毛病,多為腰部著涼落下的病根,也有的是腰肌勞損者,還有是因為腎虛引起。干手搓熱捂腎,可促進腎循環(huán),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你不知道:中醫(yī)認為腎氣虛則體衰,按摩腎區(qū)則可起到補腎益精、防止早衰的作用。很多人以為腰疼,就使勁按摩腰部,其實天氣涼的時候,腰疼有可能因為腎寒引起。按摩腎區(qū)之前要搓熱雙手,如果雙手冰涼,按摩起來只會讓腰更加疼痛。 解答:將雙手摩擦生熱,然后同時上下摩搓后腰兩側肋下(也就是腎區(qū))36次,每日早晚各一遍。 2.提肛 如果每次經(jīng)期來時都疼 改善盆腔內血液循環(huán) 你知道:提肛可以改善盆腔內血液循環(huán),減少肛門疾病的復發(fā),對便秘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是一項可以常年累月進行的養(yǎng)生方法。 你不知道:提肛運動過程中,肌肉的間接性收縮起到“泵”的作用,可緩解肛門括約肌,增強其收縮能力。對于肛門疾病術后的人,進行有效的肛門功能鍛煉,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增加肛門直腸局部的抗病力。有人認為提肛會導致不孕,這個說法完全是錯誤的,實際上它可以促進盆腔內的血液循環(huán),使經(jīng)血暢流,減少痛經(jīng)的發(fā)生。 解答:一般保持坐、仰臥或立位,雙腿分開,注意力集中在會陰肛門部,收縮腹部、臀部、盆腔底部肌肉,隨呼吸將肛門一緊一松,一提一放。吸氣時肛門收縮上提,呼氣時放松,每日便后、晨起或晚上臨睡時堅持20-30次,連續(xù)30日后休息7日繼續(xù)進行。 3.揉腹 苗條一點,再苗條一點 腹部是五臟六腑所居之處 你知道:堅持揉腹能夠改善肥胖,促進淋巴循環(huán),防止消化不良、便秘、胃下垂等坐在辦公室里的女性容易惹上的毛病。 你不知道:很多女性簡單地認為揉腹可以去除腹部的多余脂肪,就在飯后立即揉腹。殊不知,這個時候正是腸胃消化之時,粗魯?shù)厝喔箘幼?,只會給腸胃消化帶來負擔,而達不到任何減肥和幫助消化作用。而且腹部內有腸炎、闌尾炎者等不適宜按摩,否則會使炎癥擴散,后果不可想象。 解答:揉腹時可采取仰臥或坐位,先數(shù)次深呼吸,放松肌肉,排除雜念,然后將右手貼于臍部,左手放于右手背上,以臍為中心,稍稍用力,作順時針方向按摩,范圍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連續(xù)50次;再換左右手位置,逆時針按摩50次,如此反復3~5次。你做對了嗎? 4.捏脊 因為腸胃功能總是出軌 捏脊可以疏通經(jīng)絡 你知道:腸胃不好不僅會帶來口臭、便秘、肥胖等煩人的問題,嚴重時,還會引起胃潰瘍、慢性胃炎等折磨人的病痛。捏脊不僅可以疏通經(jīng)絡、調整陰陽、促進氣血運行,最重要的是,它能夠幫助改善腑臟功能,在健脾健胃方面非常有效果。 你不知道:捏脊是沿著脊背督脈的循行路線,對這條路線上針對腸胃脾臟的各個穴位進行針對性捏提按摩,通常是在空腹狀態(tài)下進行,飯后最好休息2小時再進行。手法以每捏三下用力拎起肌膚為刺激最重。也有一部分人為了追求身體舒服,在進行捏脊時并不以俯臥或半俯臥的姿勢進行,但這會影響到穴位的準確和按摩效果。 解答:想要真正做好捏脊,而不是做無用功,就要遵循三個要點。保持俯臥或半俯臥的姿勢,以背部松弛平坦為目的。捏脊的部位為脊背的正中線,從尾骨部起至第七頸椎。每捏三次提一下肌膚,稱為捏三提一法”;或者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單捏不提,視病痛輕重決定。操作時,可以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腹進行推動,也可以手握空拳,尋找拇指和食指對合的舒適空間進行推移。 5.散步 找到長壽的捷徑 散步改良血液循環(huán) 你知道:從傳真機走到打印機并不叫做運動,缺乏運動的都市女性,有太多的時間交給了辦公室,其實每天散步30分鐘,對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淋巴循環(huán)都有很好的幫助,在排毒、助眠、增加活力等方面都有有益的作用。 你不知道:散步通過讓血液循環(huán)得到改良、肌肉組織得到刺激、身體pH值維持適當來達到排毒解壓、鍛煉身體的功效,而且它可以達到跑步80%的作用,而不用傷害到腳、踝等容易運動受傷的部位。老人們常說,飯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但是散步也得講究方法,在飯后激烈行走,會給腸胃和心臟都帶來不適。 解答:常見散步都為每天半小時或一小時,身體感覺到微熱即可,有肩周炎的女性可以在散步時大力擺臂,增強骨頭節(jié)和胸腔活動?,F(xiàn)代女性常在冬天為了美而穿得很少,落下腿病,可以嘗試倒退行走,這個散步法對腸胃功能紊亂也有幫助。散步中間配合爬坡、攀登等可以鍛煉心肺功能,有慢性胃痛的女性在散步中可配合按摩腹部的方法。對于工作壓力大的女性來說,午飯后緩行十幾分鐘,可以很好地調節(jié)情緒,即使在走廊中也可以完成。 1)腹部推拿體位:病人仰臥,兩手自然平伸,下肢伸直,肌肉放松,解開腰帶,暴露皮膚,思想集中,呼吸自然。醫(yī)者坐在患者右側適當位置進行操作。 2)腹部預備押法:以手5指及掌面平按于腹部特定部位,先稍稍用力,然后逐漸減輕向下按壓力量,以手指羅紋面按于穴位而不動,為押法。押法常用于探求腹部穴位得氣,以便為下一步按摩治療作好準備。 3)掌平推法:以掌根部著力于腹部體表,手指伸直。然后,用肘關節(jié)屈伸運動,帶動掌面沿經(jīng)絡循行路線作單方面沉緩推進,連續(xù)操作5~15次。此法較拇指平推法刺激緩和,具有較好的活血解痙、寬胸理氣作用,常用以治療腰背酸痛、胸腹脹悶等病癥。 4)指腹揉法:以食指、中指、無名指指腹揉動腹部特定穴位,呈直線或同心圓式推進。 5)托法:患者仰臥,操作者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伸直并攏,在腹部觸及下垂之胃大彎輪廓后,以手指羅紋面與掌小魚際緣著力,托住胃大彎,順著患者深吸氣運動,將胃大彎沿逆時針方向上托。此法用于胃下垂的治療,有益氣健脾,提升胃腑的作用。 6) 按法:按是壓的意思,即用手指、掌面或肘尖著力逐漸用力下壓,稱為按法。用指面著力的稱指按法,用掌面著力的稱掌按法,用肘尖著力稱肘壓法。指按法有開竅通閉、散寒止痛之功用;掌按法則能舒松筋脈、溫中散寒。指按法接觸面小,刺激強弱容易控制,適用于人體各部的經(jīng)絡穴位,如按揉足三里、三陰交、胃俞等。 操作時應注意:1按壓的方向要垂直,用力要由輕而重,穩(wěn)而持續(xù),或下按要有節(jié)奏。2拇指按:拇指伸直,拇指面著力,其余4指張開起支持作用。3掌按:肘關節(jié)伸直,上肢自然下垂,用掌根、魚際著力,可單掌或雙掌交叉重疊著力下壓。 臨床常把按法與揉法結合使用,組成按揉復合手法,即在按壓力量達到一定深度是再作小幅度的緩慢揉動,使手法即有力而有柔和。 在腹部應用時,按壓的力量不宜過強,同時手掌要隨著患者的呼吸起伏。運用此法時,切忌用迅猛的爆發(fā)力,以免產(chǎn)生不良反應。 謝邀, 一般選擇在夜間入睡前和起床前進行,排空小便,洗清雙手,取仰臥位,雙膝屈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對著肚臍,右手疊放在左手上。先按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50次,再逆時針方向按揉50次。按揉時,用力要適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恒,一定會收到明顯的健身效果。 經(jīng)常巧妙地按揉腹部,還可以使胃腸道黏膜產(chǎn)生足量的“前列腺素”,能有效地防止胃酸分泌過多,并能預防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生。揉腹還可以減少腹部脂肪的堆積。這是因為按揉能刺激末梢神經(jīng),通過輕重快慢不同力度的按摩,使腹壁毛細血管暢通無阻,促進脂肪的吸收和運走,防止人體大腹便便,收到滿意的減肥效果。 全身放松平躺床上,面帶微笑,舌抵上顎,雙足與肩同寬,雙掌相疊放在肚臍上(男人左掌在下,女人右掌在下),順時針揉49圈,逆時針揉49圈,此為一遍。然后反復揉動,練功者可揉49遍,每天早晚各一次;保健者可揉21遍,使后背發(fā)熱或出小汗即可。然后收功,正揉7圈,逆揉7圈,稍停片刻,咽三口唾液,雙手搓49遍,干浴面——大拇指環(huán)耳,四指環(huán)面,從鼻頭往上往兩邊環(huán)揉49遍,然后反過來揉49遍,此時的手法像抹潔面乳,不用力。收功結束,此刻神清氣爽,五臟通泰,六腑平和。 脾胃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只有升清降濁,方能氣化正常,健康長壽快樂。 揉腹不但可防病,而且對許多慢性病如糖尿病、腎炎、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等,都有輔助治療作用,所以揉腹是自我養(yǎng)生保健的最好方法之一。 1、促進腸蠕動,消除便秘 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腸內壁肌肉的張力及淋巴系統(tǒng)功能,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明顯地改善大小腸的蠕動功能,從而起到促進排便的作用,從而預防和消除便秘,對老年人尤其需要。 2、腹部按揉利于減肥 通過輕重快慢不同力度的按摩,促進脂肪消耗,收到滿意的減肥效果。 3、睡前按揉有助睡眠 揉腹有利于人體保持精神愉悅,睡覺前按揉腹部,有助于入睡,防止失眠。 對于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按揉腹部能平熄肝火,使人心平氣和、血脈流通,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4、揉腹防疾病 每天早、中、晚飯后各揉腹1次,每次約揉5分鐘,可達到輔助治療潰瘍病的目的。 因為胃潰瘍病的發(fā)生與胃酸分泌過多有關,經(jīng)常揉腹,可促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阻止胃酸過量分泌,防治潰瘍病。 5、慢性肝炎 每天早、晚堅持揉腹,則舒肝解郁、調理脾胃,可解除肝區(qū)隱痛、腹脹不適、食欲不振等。 6、手術后腸粘連 患者在傷口完全愈合后,進行自我腹部摩擦,可防手術后腸粘連的發(fā)生。 一般應在每天早晨起床前上午10點、下午3點鐘和每晚睡前各揉1次,揉腹能促使腸道蠕動,有利于局部組織對手術后滲出液吸收。 揉腹的方法 1、手掌粘著肚皮一塊轉 一般來說,手掌放在腹部肚臍的部位,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作上下調整,有的人肚子凸出的地方在肚臍上方,那就把重疊的手掌上移一點。揉動的時候手掌在腹部不是磨擦轉動,而是粘著肚皮一塊轉。這是關鍵的地方,如果手掌在肚皮上磨擦,發(fā)熱的地方是在皮膚表面,如果是粘著一塊揉動,發(fā)熱的地方是在小腹里面。 2、轉速要慢而勻 有人用了35分鐘揉1200下,這就有點快了。初練揉腹,速度應該是每2-3秒轉一圈,30分鐘的轉數(shù)應該在600-900下之間。轉得太快手臂容易累,注意力也跟不上,而且轉快了就沒有了力度。沒有力度的揉腹,減肥效果是有限的。當然,揉腹也不是越用力越好,力度應該適中,以不產(chǎn)生痛感為前提。 3、揉腹的時候以肩帶動 揉腹可以只轉動手掌,還可以用肩帶動手臂手掌一塊動。前者揉動的范圍較小,手臂容易累;后者揉動的范圍較大,便于放松。這一點常常被人忽略,有網(wǎng)友說沒想到揉腹也這么累,揉30分鐘就受不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沒有以肩帶動,如果會用肩來帶動,連續(xù)揉2個小時是沒有問題的。 4、意注腹中,意隨手轉 揉腹的時候要把注意力放在小腹內,手在小腹上揉,意識在腹內靠后的地方跟著轉動。大家可別小看了這一點,它一方面使練習者集中精神,提高練功效率,另一方面隱含了小腹往里收縮的意識指令,認真去做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一切慢性疾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相應的阻滯點。如果您按揉小腹時卻在某個部位有阻滯點,那您一定要趕緊將它推散揉開,只要把它推開揉散,就會發(fā)現(xiàn)你的慢性病也隨之消了。 如果不處理,即使現(xiàn)在沒有問題,那必是個將來的隱患。 1 一切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其對應的蛛絲馬跡 推腹揉腹是一套極為方便、簡單的防病治病秘法,治療一切慢性病都可以從推腹開始。這是為什么呢? “背為陽,腹為陰?!备共渴俏迮K六腑所居之處,有肝、脾、胃、膽、大腸、小腸、腎、膀胱等臟器分布,因而腹部被喻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fā)源?!毙「共坑袔讞l重要的經(jīng)絡,通過肚臍中央的任脈-主全身之陰,肚臍的中線往外兩側(對稱)分別有腎經(jīng)(主先天之本)、胃、脾、肝、膽經(jīng),五臟之經(jīng)絡匯集于此,調節(jié)臟腑機能的各種穴位星羅棋布。例如任脈上的關元穴與腎經(jīng)相通。中極穴是脾經(jīng)營氣的中轉站,曲骨穴是肝血運輸樞紐。這三個穴位是管理生殖系統(tǒng)的要穴。神闕穴即肚臍,又名臍中,即肚臍眼,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神闕穴是人體生命最隱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人體的長壽大穴。天樞穴是治療消化不良和便秘的常用穴??梢姼共康闹匾?。 很多問題,絕對不是靠藥物能從根本上解決的,不管是西藥還是中藥。如果你經(jīng)絡不通,吃什么藥,也必是事倍功半;而如果你經(jīng)絡通了,則是事半功倍。絕大多數(shù)的人,是不用吃藥,只需要按摩和食療,就能解決大部分身體不適的問題。 推腹,顧名思義就是推肚子,用手指、手掌、拳頭皆可,先從心口窩向下推到小腹,然后從肋骨兩側向前下方推,碰到硬結就仔細按揉。人體腹部有九條主要經(jīng)絡,這樣推可謂一舉多得。推腹的時候要使腹肌放松,呼吸放松,不能自己跟自己較勁,憋得臉紅脖子粗的,就不對了。這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排毒方法。 一切慢性疾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相應的阻滯點。也就是說,一切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其對應的蛛絲馬跡。推腹揉腹是很多慢性病康復的靈丹妙藥,也是養(yǎng)生保健、強身健體的最有效方法。如果您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有什么慢性病,但是按揉小腹時卻在某個部位有阻滯點(也許是一個硬塊,也許是一個痛點,也許是一個“水槽”,也許是一個“氣團”),那您一定要趕緊將它推散揉開,只要把它推開揉散,就會發(fā)現(xiàn)你的慢性病也隨之消了。 如果不處理,即使現(xiàn)在沒有問題,那必是個將來的隱患。 “胃不和則寢不安”,是說肚子不舒服就別想睡踏實覺。有人長期睡眠不好,或眠淺易醒,或輾轉難眠,或噩夢不斷,真是痛苦不堪。這種情況建議你趕緊推推肚子,會很容易找到阻滯點,然后細心將它推散揉開,堅持下去,你就可以睡好覺了。 便秘(大便干燥,排便不暢,會造成小腹贅肉、膚色不均):用“推腹法”可治。臨睡前用兩手指肚從心窩推到肚臍,再從兩側從上往下推。,每晚五分鐘。嚴重者可于起床前再推一次。 2 推腹揉腹操作方法 1、從上往下推揉腹中線及腹兩側 最好是躺在床上(例如每晚睡覺前),用雙手掌跟或者雙拳,從心窩開始沿腹部正中的任脈開始往下推揉至曲骨約20~30次。然后從上往下在兩側沿著腎經(jīng)、胃經(jīng)、脾經(jīng)、膽經(jīng)等等經(jīng)絡區(qū)域依次推腹部,在推的過程中力度要適中,并同時感覺腹部有無異樣,每條經(jīng)絡區(qū)域 從上往下 推揉20~30次 ,期間可能會感覺到腹部某個區(qū)域疼痛,或酸,或麻,或有水聲等等,并隨著推揉漸漸的發(fā)散、移動、前進、最后消失。對經(jīng)絡不熟悉沒關系,只要大概按著經(jīng)絡走向操作就行了,把整個腹部從上往下都推揉了即可。 參考下圖: ![]() 2、繞臍揉腹 兩手疊放在一起用掌跟按揉小腹(雙手疊放可增加按揉的力度,一只手的力量太小),也可單手用拳頭按揉(握拳能增加按壓的力度),以肚臍為中心劃圓運轉,從肚臍眼的上部開始,由左→下→右→上,按順時針方向以肚臍眼為中心做圓周運動,轉圈范圍由小到大。揉腹36-72圈。再反過來逆時針揉腹36-72圈。繞臍揉腹運轉的圈數(shù)也不要那么講究,大致相等就行。 ![]() 3、點壓小腹 揉腹完成后,我們再用拇指(或者其余四指)沿著幾條經(jīng)絡從上往下一路點壓下去,力度稍微比推時候大,手指邊壓邊揉,這樣可以發(fā)現(xiàn)更多細微的硬塊,結節(jié),氣團,痛點…… 由于力度大,往往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更深層次的問題。并通過點揉,把深部的毒素引到淺表來,把阻滯點揉開,散掉。用手指掌根刺激阻滯點,用勁要靈活掌握,不要太大,以免傷到內臟。在點揉過程中,很可能出現(xiàn)錢眼般的淤血點或青紫,不用怕,那些都是陳舊的淤血被您翻了出來,從此不再阻塞經(jīng)絡了。 重點按揉那些疼的區(qū)域,遇到淤滯點時,通過重點點揉,掌跟按揉,使氣結散開,結節(jié)軟化,經(jīng)常會聽胃腸鳴叫,接著濁氣隨串氣放屁而消。另外,手指按在肚臍眼上“神闕穴”,不要任何揉動,根據(jù)自己的舒適程度調節(jié)按力大小,平心靜氣地進行按壓,過一會兒再用手指按壓小腹上的其它穴位(天樞、水道、歸來、關元穴、氣海等)效果也很好。 經(jīng)常對神闕穴進行按壓,可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腰肌強壯,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 3 揉腹注意事項 1、凡腹內患有惡性腫瘤、內臟出血、腹壁感染及婦女妊娠期間均不宜練此“推腹揉腹”。每天早上起床時要推一次,晚上臨睡前推一次,平常無聊時也可推推。 2、揉腹時要求解開衣褲,以直接揉摩為宜。必須凝神靜慮,動作輕松、柔軟、緩慢的的運動,不能用拙力,保持呼吸勻暢,切忌閉氣著力。 3、肚子哪里痛就重點按揉那個痛點部位。有的人肚子痛點很多,能用“推腹揉腹法”推開的多是暫時的氣結,還有用此法推不開的,通常這是氣滯時間很長,已經(jīng)有瘀血阻滯其中了。這時可查看壓痛點在哪條經(jīng)的通路上,只要敲打和按摩大腿上這條經(jīng)的穴位,就可幫助打通瘀滯。有的人肚子軟軟的,按壓哪里都不痛,但是仍然會覺得腹中悶脹不舒,這通常是中氣不足、氣血過少造成的,必須先補足中氣,或吃些如補中益氣之類的成藥,人參黃芪類的草藥都可有效。 4、推腹揉腹期間,由于胃腸臑動增強等生理功能的變化,常會出現(xiàn)腹內作響(腸鳴音)、噯氣、腹中溫熱或易饑餓等現(xiàn)象,可順其自然,無須作任何處理。有人一推就會打嗝放屁,那是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效果最好;堅持每天排出濁氣,預防生病才是上上之策。揉腹后可能出現(xiàn)大便黑臭、或者拉肚子、肚子疼等表現(xiàn),這是內氣匯聚攻沖宿疾、排出胃腸毒素的表現(xiàn)。推腹揉腹后,胃或肚子可能反而頻繁地疼,或隱痛或腹瀉,好多腸胃癥狀都可能出現(xiàn)。這是好轉的現(xiàn)象。每個人病的時間長短和瘀滯的程度不同,不好說推多久可以好,但推上1~2周,疼痛的程度、深淺及位置就應該會有所改變,或減輕了,或層次深了,不用力就不痛了。那你就去尋找這個腹部的阻滯點,也許是一個硬塊,也許是一個痛點,也許是一個“氣團”,只要把它推開揉散,就會發(fā)現(xiàn)你的慢性病也隨之消失了。 5、有的人肚子鼓鼓的,按下去不痛,但是象個皮球,這怎么辦呢?必須先放氣,放氣的方法很多,“蘿卜能通氣”“吃豆愛放屁”,這類民間療法都很好用。也可敲打胃經(jīng),針刺中脘,氣海、足三里等穴。愛出現(xiàn)這種癥狀的,多是有事兒總悶在心里的人。這種人腸胃時常會出現(xiàn)問題,或痛、或脹、或腹瀉。他的痛點在較深層的地方。 4 揉腹的功效 堅持推腹揉腹,脾腎達到補氣益精的目的,有助于治療肺結核、高血壓、神經(jīng)衰弱、慢性肝炎、遺尿、尿潴留、遺精、陽痿、早泄等虛損性疾病,同時對于女子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亦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堅持揉腹還可迅速消除積存在腹部的脂肪,有助于防治肥胖癥,因為血液大量進入腹腔,因此對高血壓病、糖尿病和冠心病等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療作用。身體瘦弱者體重會增加;虛胖者身體會變得結實,肚子贅肉消失,腹部有彈性,這是元氣匯聚充沛的表現(xiàn)。面色會變得越來越光彩,皮膚細嫩,身體強壯,因為長期揉腹可以使內臟血運豐富,內分泌協(xié)調,內臟元氣充盛自然面色紅潤,身體強壯。 ![]() 大道至簡:為什么說肚子軟如棉,百病都不纏 臟腑失調是一切疾病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推腹揉腹可健臟調腑,諸病全消。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流量淋巴液循環(huán),增加胃腸內壁肌肉的張力及淋巴系統(tǒng)功能,增強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明顯地改善大小腸的蠕動功能,可起到排泄作用,防止和消除便秘。從而有助于防治消化不良、胃炎、胃下垂、胃神經(jīng)功能紊亂、慢性結腸炎和便秘等疾病。此外,揉腹可以產(chǎn)生的“啡肽”類物質,能夠迅速緩解大腦疲勞,使人產(chǎn)生愉悅清爽的感覺,非常有助于腦力勞動者恢復疲勞。 ▲ 揉腹的方法指導。 全身放松平躺床上,面帶微笑,舌抵上顆,雙足與肩同寬,雙掌相疊放在肚臍上(男人左掌在下,女人右掌在下),順時針、逆時針各揉49圈,此為一遍。 然后反復揉動,練功者可揉49遍,每天早晚各一次;保健者可揉21遍,使后背發(fā)熱即可。然后收功,順時針、逆時針各揉7圈,稍停片刻,咽三口唾液,雙手搓49遍。 揉腹為什么能養(yǎng)生呢?肚臍(中醫(yī)稱神閥穴)本是人的先天供養(yǎng)通道,在任脈之卜,是唯一通達全身經(jīng)絡的要穴,更是內家拳練習意守的丹田。 從解剖學來說,肚臍下是腹腔和盆腔,還有最主要的神經(jīng)節(jié);從經(jīng)絡學說上講,肚臍周圍有任脈、帶脈、沖脈等。所以說肚臍是最敏感、最能發(fā)揮療效的穴位,揉腹養(yǎng)生法也驗證了“腹部軟如綿,百病不來纏”之說。 揉腹不斷,百病不犯真的這么神奇嗎? 1肚皮一軟,白病皆走 揉腹不但無病可防,而且臨床實踐證明,以按摩腹部為主的臟腑經(jīng)絡按摩療法,對許多頑固性疾病如肺心病、肺氣肺、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腎炎、腎孟腎炎等疾病都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腹者,生之本,故為百病之根。清代醫(yī)家陳飛霞在陳述腹部與長壽的關系中說:“腹者水谷之海,水谷盈也,主壽”。總之,摩腹之法,可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百癥。 現(xiàn)代醫(yī)學也認為,揉腹可使胃腸及腹部的肌肉強健;可促進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huán);能促進胃腸的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使吃進食物能充分的消化、吸收,使整個身體得以強壯、健康和長壽。 2治便秘 很多有便秘的人不喜歡吃藥,有的吃藥就好,不吃藥病情就又回到起點,形成了依賴。其實可以試試揉腹,讓身體恢復自身的功能。 按揉時,用力要適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長期堅持,一定會收到明顯的效果。 揉腹時,出現(xiàn)腹內溫熱感、饑餓感,或產(chǎn)生腸鳴音、排氣等,屬于正常反應,不必擔心。 3揉腹還可以減肥健美 常言道:人到四十五,肚皮往外鼓’,尤其是一些中年婦女,大腹便便,與她年輕時的體態(tài),判若兩人,這不僅對健康不利,而且還影響體型的優(yōu)美。 中醫(yī)認為,大腹屬脾,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脾失健運、氣血郁滯所`致。故欲減肥,首當從脾調治。按探腹部,通過腹部的運動??梢越∑⒅\,減少腹部積滯的氣血。 4治脾虛不長肉 孩子胃強脾弱時,會出現(xiàn)特別能吃,但還是瘦、個子小、頭發(fā)黃的情況。孩子能吃不能消化,就像工廠里加工的產(chǎn)品賣不出去一樣,時間久了就堆積到那了,所以還會食積。 可以試試揉腹的方法,孩子的胃、腸都在肚子上,也就是孩子的腹部,順時針給孩子揉揉肚子,孩子立刻會感覺舒服很多,比吃健胃消食的藥都管用。 國醫(yī)大師健康推薦大家一個揉腹方法 下面提供一個中醫(yī)養(yǎng)生師推薦的揉腹方法,但是大家不要拘泥于這個方法,如果自己操作的時候有一點點偏差亦是無妨,養(yǎng)生保健主要是兩點:自己舒服、長期堅持。 揉腹時機 揉腹養(yǎng)生一般宜選擇在夜間睡前和早晨起床前進行,其揉法簡便易行。 揉腹步驟 揉腹時應取仰臥位,以右手撐按順時針方向繞肚臍眼揉腹,先從肚臍眼開始轉圈兒,一圈接一圈逐步擴大,直至揉遍全腹。 揉時要用力適度,次數(shù)可多可少,數(shù)十遍之后,又換左手以相反的運轉方向,揉數(shù)十遍。關鍵在于長年累月不間斷,方能收奇效。 注意事項 揉腹不宜在過飽過饑時進行,且要排空小便,腹內有惡性晚瘤或胃腸穿孔、內臟出血、闌尾炎或腹膜炎等急腹癥時,絕對禁止揉腹。 在揉腹期間若出現(xiàn)腹內發(fā)響、放屁,腹內有溫熱感或易饑餓或有便意均屬正?,F(xiàn)象,仍可繼續(xù)進行。 揉腹不斷,百病不犯。剛開始,我們揉腹時斷時續(xù),后來,就會嘗到揉腹養(yǎng)生給你帶來的甜頭,便每日早晚堅持,終年不輟,有病治病,無病保健。 一通腸道、二消化好、三精神好、四不失眠,人體硬朗了,那些身上的老病、慢病就會慢慢抽絲而去,趕緊把這個好方法告訴身邊的朋友們~一起堅持~ 揉腹,是目前比較時尚的一種養(yǎng)生之道,也就是問答題中的“每天揉腹三次,勝吃人參一支”。真的是這樣嗎?先認識一下揉腹。 中醫(yī)認為:胃腸以和降為順,失之則氣機不順,氣血阻塞不通暢。而揉腹則是揉臟腑,揉之氣血經(jīng)絡皆動,動則生變,變異為常,異則病,常則健,健則臟調腑通,諸病全消,疾病自無。 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觀點,認為揉腹可以促進腸蠕動,排除宿便,減少毒素堆積;因為按摩腹部能刺激末梢神經(jīng),使腹壁毛細血管血液循環(huán)加強,活躍淋巴系統(tǒng)功能,以消耗脂肪來達到減肥效果;揉腹可以緩解因為消化不良引起胃腸痙攣的腹脹與輕微的腹痛。 揉腹能否帶來健康,是否可以養(yǎng)生?結論就是應該結合每個人身體差異而定,不是千篇一律。當然,揉腹的好處是可以肯定的,什么時候揉腹,什么人可以揉腹,必須明白與了解自己適不適合揉腹,方法也必須掌握。 揉腹可以選擇坐位與平躺位,一般選擇早上或晚上睡覺之前(飯后一小時以及腹部有化膿性疾病或手術后不予按摩),調整呼吸,全身放松,排空二便,雙手搓熱,左手按壓腹壁,右手緊貼左手背部,力度均勻順時針方向輕柔,每分鐘60次,連續(xù)揉5分鐘,感覺局部輕微有熱感即可。 養(yǎng)生之道有很多的方法與途徑,而關鍵是要持之以恒才是根本,沒有正確的方法,沒有科學依據(jù)盲目跟風只會適得其反。 每天早、中、晚各揉一次小腹,先按逆時針方向揉,后按順時針方向揉。揉的次數(shù)最低以36遍起,或36的倍數(shù)也可以。力度要適中,如果能把腹部的軟組織帶動起來更好。 腹部走的大多是陰經(jīng),而小腹又是陰經(jīng)相交接的部位,屬陰中之陰。陰性寒,是寒氣最愛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很關鍵。手心的勞宮穴是火穴,有溫養(yǎng)的效果。經(jīng)常以手心按摩小腹至發(fā)熱,不但能讓人體自動調集脂肪來御寒,還能養(yǎng)元補氣、滋陰培陽。 “飯后養(yǎng)生”對老人健康尤為關鍵,有關這方面的俗語有很多,比如“飯后一杯茶,提神助消化”等。其實,飯后養(yǎng)生自古就有,以下就是古籍上流傳很久的飯后養(yǎng)生法。 飯后先漱口。古代醫(yī)學家張仲景指出“食畢當漱,令齒不敗而口香?!北3挚谇粷駶櫠群颓鍧?,可刺激舌上味蕾,增強味覺功能,有效防治口腔及牙齒疾病,并幫助消化。 飯后再揉腹。唐代大醫(yī)學家孫思邈曾提出,“每食訖,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通流。食畢當行步躊躇。”并要求“以手摩腹數(shù)百遍,叩齒三十六,津令滿口”,只要能做到這一點,“令人能飲食,無百病”。若“飽食則臥”,就會“生百病”。具體做法:以掌心著腹,以肚臍為中心,慢而輕柔地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各20圈。 飯后慢慢走 ?!稊z養(yǎng)枕中方》中記載“食止行數(shù)百步,大益人。”說的是飯后緩行,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但不可快走,不可進行劇烈運動。散步的時間應是飯后20分鐘,絕不是剛吃完飯就出去散步。但體質較差和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飯后不宜散步,而要在飯后平臥10分鐘?;加行哪X血管病的人也不適合。 飯后聽音樂?!秹凼辣T分姓f“脾好音樂,聞聲即動而磨食?!钡兰乙灿小捌⑴K聞樂則磨”的說法。吃飯時聽柔和清新的音樂,能促進食欲并有助于消化,而飯后欣賞音樂,可以陶冶性情,使元氣歸宗,樂而忘憂。 第一, 全身心放松 第二, 把左手和右手相搓,一定要搓熱 第三, 左手壓在肚臍眼上,這里有關元穴。右手重疊放在在左手上。 第四, 揉的時候不要太用力,感覺挨到肉皮即可。 第五, 從左向右逆時針揉動,一圈兩圈……一直轉到八八六十四圈 第六, 再把左手和右手相搓,還是要搓熱 第七, 將右手壓在肚臍眼上,左手重疊放在在右手上。 第八, 再從右向左順時針揉動,還是轉到六十四圈 第九, 最后兩手搓熱,疊壓,從胸口到肚臍眼,從上向下,捋動64下,這一路又有很多脾胃的穴位可以被按摩到。 第十, 注意時間,一天兩次,最好是早上起床前和晚上睡覺前,平直躺在床上進行。晚上做一做還可以助于睡眠呢。 1、手放在肚臍和心口窩中間偏下一點的位置上,中脘的位置,把有力的手放在下面,把手直接貼在肚皮上,不要隔著衣服,然后用另外一只手掌心貼著這只手的手背,這樣放好,全身放松,仰臥,兩個腿自然伸直即可,略略分開也行,腳與肩等寬也行,非常放松地躺著。 2、一般都是順時針揉轉,就是“右-上-左-下”這樣轉,手要粘著肚皮轉,不是手在肚皮上滑動,而是手和肚皮好象粘在一起一樣,這樣就不可能轉得范圍非常大。一開始用力可以輕一些,然后一點一點地加力,逐漸地會變得用力很大,揉轉的范圍也逐漸擴大。 3、揉腹是強壯我們中氣的,也是能夠使我們的內氣向里面、收攝、吸攝,對一些臟腑下垂得比較厲害的毛病,如:胃下垂、痔瘡、疝氣、子宮脫垂等疾病,就練揉腹,氣充足之后就能把這些下垂的器官自動吸攝上來,使它回到正常的位置上去。 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揉肚子的好處吧,揉肚子不但可以起到了減肥的作用而且揉肚子還可以起到了促進消化的功效,此外我們經(jīng)常揉肚子還可以起到預防便秘等效用呢,所以我們一定要學習一下揉肚子的方法,揉肚子的方法雖然簡單,但是還是有一些小竅門需要我們注意的,下文我們介紹一下揉肚子的正確方法是怎樣的。 Step 1 全身站直,雙腳稍微分開站立,左右腳間相隔一個拳頭的空位,骨盆立起來,背部肌肉往上拉伸,腹部肌肉適當?shù)厥站o。打開雙手,手指并攏,于肚臍左右兩側用雙手像是擰毛巾那樣,輕輕捏掐下腹部的贅肉,刺激淋巴,并開始燃燒腹部上的脂肪。 Step 2 保持站直的姿勢,打開的左右手,手指并攏伸直,放于左右的胸部下方,手指的上半部分與上腹部接觸,然后垂直往下,用指腹緩緩地往下腹推壓,做10個來回。 Step 3 兩手打開,手指并攏伸直,各自放于肋骨下方,指尖相對,然后水平地從外側往中央推壓上腹部,同樣是做10個來回。 Step 4 挺直腰背,背部肌肉往上拉伸,收緊腰腹周圍的肌肉,左右手交替地從側腰的下方往上有節(jié)奏地輕擦,將兩腰上的多余贅肉都往上提拉,兩手各輕擦10次。 Step 5 左右手的手指自然并攏,沿著骨盆下側,輕輕地按壓此處,令熱力輸送到腹部內側,然后輕輕往上輕擦腹部,令內臟得以提拉恢復平衡,注意拇指是收在手掌上哦。 Step 6 將兩手恢復至骨盆下側,同樣先輕輕按壓,施加熱力,然后順著骨盆下側的邊緣,往左右兩側斜著向上輕擦,充分疏通鼠徑部周圍的淋巴節(jié)。 Step 7 將右手手掌打開,手指自然伸直并攏,放在骨盆右上方、右側腹部上,讓后從外往內,上往下地斜著輕擦右邊的肚子,左右交替地來回做幾次。 脾胃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只有升清降濁,方能氣化正常,健康長壽快樂,揉腹不但可防病,而且對許多慢性病如糖尿病、腎炎、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等,都有輔助治療作用,所以揉腹是自我養(yǎng)生保健的最好方法之一。 揉腹有兩種方向,一種是順時針,一種是逆時針。實證時應該順時針方向按摩,是為了瀉,虛證時應該逆時針方向按摩,是為了補。由于腹部右側是升結腸,左邊是降結腸,因此順時針方向按摩是依照排泄的流向,幫助腸蠕動。揉腹一般采用臥位,仰躺,也可取坐位。 實證和虛證在中醫(yī)來說,是兩類非常大的證型。一般來說,看舌苔能做出一個初步判斷。實證時,患者表現(xiàn)為舌苔發(fā)黃、舌苔較厚、口臭、便秘等,此時按順時針方向按摩,能刺激腸蠕動,使糞便到達直腸部,產(chǎn)生便意;而虛證患者則舌苔淡、舌苔較薄、容易腹瀉,逆時針方向按摩是逆著結腸方向,這樣是為了補,阻止腹瀉。(下圖為順時針揉腹方向) 如果是日常保健,則順時針或逆時針都可以,最好兩個方向都做一遍。揉腹的時候,一般會打嗝和放屁,此時不用擔心,這是身體內的濁氣在往外排,是好事來的。 揉腹的三大功效: 1增強心肺和各臟器功能,調節(jié)五臟六腑,加強血液循環(huán),加快新陳代謝。 2加快胃腸道蠕動和排空,加快消化吸收,強身健體。 3改善睡眠質量,防治各種慢性疾病、冠心病、肺氣腫、氣管炎、膽囊炎、慢性胃腸道疾病等,特別是年老體弱多吃一點就胃腸不適、便秘等。 揉腹每天五分鐘左右即可,重在堅持,只要你多堅持,終會看到揉腹帶來的好處。 揉腹原本是唐朝藥王孫思邈所創(chuàng)養(yǎng)生十三法之一,后來在武術界及少林寺發(fā)揚光大,成為一種獨門養(yǎng)生氣功。 揉腹為什么能養(yǎng)生呢? 原來,肚臍(中醫(yī)稱神闕穴)本是人的先天供養(yǎng)輸布通道,在任脈之上,是唯一通達全身經(jīng)絡的要穴,更是內家拳練習意守的丹田。從解剖學來說,肚臍下是腹腔和盆腔,有腹腔叢、腸系膜間叢、腹下叢、盆腔叢等主要神經(jīng)叢存在,還有最主要的神經(jīng)節(jié),如腰腔節(jié)、主動脈腎節(jié)、腸系膜下節(jié),它們支配腹腔和盆腔內所有的臟腑器官和血管。從經(jīng)絡學說上講,肚臍周圍有任脈、帶脈、沖脈、陰胱脈、陰維脈、脾、胃、肝、膽、腎等經(jīng)絡輸布,這些經(jīng)絡上至頭手,下至腳趾,循環(huán)往復,維持生命健康運轉。所以說肚臍是最敏感、最能發(fā)揮療效的穴位,揉腹養(yǎng)生法也驗證了“腹部軟如綿,百病不來纏”之說。 民間有句話叫“揉腹治百病”,可見揉腹的好處。小腹是陰中之陰,是寒氣最愛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很關鍵。 手心的勞宮穴是火穴,有溫養(yǎng)的效果。經(jīng)常以手心按摩小腹至發(fā)熱,不但可以有效地驅寒暖腹,還能養(yǎng)元補氣、滋陰培陽。 每天早、中、晚各揉一次小腹,先按逆時針方向揉,后按順時針方向揉。揉的次數(shù)最低以36遍起,或36的倍數(shù)也可以。力度要適中,如果能把腹部的軟組織帶動起來更好。小腹常溫,元氣充實,減肥就會成為一件很容易的事。、 小小揉腹功效多! 1治便秘 很多有便秘的人不喜歡吃藥,有的吃藥就好,不吃藥病情就又回到起點,形成了依賴。其實可以試試揉腹,讓身體恢復自身的功能。 按揉時,用力要適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長期堅持,一定會收到明顯的效果。 揉腹時,出現(xiàn)腹內溫熱感、饑餓感,或產(chǎn)生腸鳴音、排氣等,屬于正常反應,不必擔心。 2改善胃動力 胃部動力不足的人,胃不能很好地把吃進去的食物向下推動,很容易在餐后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腹脹、燒心、吞咽困難、體重減輕等。除了從飲食上進行調整外,揉腹效果也很不錯。按揉時,用力要適度,呼吸自然,以利于胃腸蠕動。 3治脾虛不長肉 孩子胃強脾弱時,會出現(xiàn)特別能吃,但還是瘦、個子小、頭發(fā)黃的情況。孩子能吃不能消化,就像工廠里加工的產(chǎn)品賣不出去一樣,時間久了就堆積到那了,所以還會食積。 可以試試揉腹的方法,孩子的胃、腸都在肚子上,也就是孩子的腹部,順時針給孩子揉揉肚子,孩子立刻會感覺舒服很多,比吃健胃消食的藥都管用。 首先,每天揉腹三次,勝吃人參一只。這句話有點夸張了,不過也恰恰的說明了揉腹對身體的莫大好處。 其次人參可不是能天天都吃的,要看個人的身體適不適合服用。 中醫(yī)認為,腹乃是五臟六腑之官城,脾胃又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只有升清降濁,才能氣化正常。而揉腹還可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又能驅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百瘡。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揉腹可使腸胃及腹壁肌肉強健,增加消化液分泌及腸胃蠕動,促進血液循環(huán),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揉腹有什么注意事項 1、食用任何食物及運動都有相應的禁忌,而揉腹也是如此。有些群體及特殊的時候是不宜進行揉腹。 2、婦女妊娠期、惡性腫瘤、胃腸穿孔、內臟出血、腹膜炎、腹癥等,這時應該禁止揉腹。 3、女子月經(jīng)期一般可以揉腹,下腹部要輕揉或不揉。腹壁有急性感染時,局部不要按摩。 4、另外,過饑過飽時也不宜揉腹。 需要注意的是,揉腹前應排空小便,并且不宜在過飽或過饑的情況下進行。如有胃腸穿孔、腹部急性炎癥及惡性腫瘤者,則不宜揉腹。 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腸內壁肌肉的張力及淋巴系統(tǒng)功能,使胃腸等臟器的分泌功能活躍,可防止和消除便秘,這對老年人尤其需要。 腹部按揉操作方法:一般選擇在夜間入睡前和早上起床前進行,取仰臥位,雙膝屈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對著肚臍,右手疊放在左手上。 先按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50次,再逆時針方向按揉50次。按揉時,用力要適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恒,一定會收到明顯的健身效果。揉腹時,出現(xiàn)腹內溫熱感、饑餓感,或產(chǎn)生腸鳴音、排氣等,屬于正常反應,不必擔心。 揉腹的好處 一、促進腸蠕動,消除便秘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腸內壁肌肉的張力及淋巴系統(tǒng)功能,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明顯地改善大小腸的蠕動功能,從而起到促進排便的作用,從而預防和消除便秘,對老年人尤其需要。 二、腹部按揉利于減肥因為按揉腹部能刺激末梢神經(jīng),通過輕重快慢不同力度的按摩,使腹壁毛細血管暢通,促進脂肪消耗,收到滿意的減肥效果。 三、睡前按揉有助睡眠對于睡眠不好的人,可以在睡覺前按揉腹部,有助于入睡,防止失眠。對于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按揉腹部能平熄肝火,使人心平氣和,血脈流通,起到輔助治療作用。因為小肚子是寒氣最多的地方,所以平時用手心按摩勞宮穴直至小腹發(fā)熱,則可起到補元氣,促進陰陽平衡的作用,勞空穴位于人體第二,三掌骨之間偏三掌骨處,每天早晚按摩勞宮穴盡量以先逆時針,后順時針為主,揉的力度不可過于用力,也不可過輕,多揉幾圈,一定要至小腹發(fā)熱為止。按摩天樞穴具有促腸代謝,排宿便,潤腸道之功,所以對于大便干燥,便秘,久座一族就平時可多按摩天樞穴。按摩至小腹發(fā)熱為好,同時在按摩的時候要注意天樞穴的位置,天樞穴位于肚臍兩邊,三橫指處,每天堅持按摩,便可起預防便秘,排腸毒,減肥之功。 四、揉腹防胃病中脘穴位于肚臍上正中線4寸,約五橫指處。按摩這個穴位對各種胃痛、食道逆流、打嗝、穿露臍裝著涼引起的胃痛以及胃氣沖心而感到的胸悶等都可以起到緩解作用,治療效果可以說是非常好。每天早、中、晚飯后各揉腹l次,每次約揉5分鐘,可達到輔助治療潰瘍病的目的。因為胃潰瘍病的發(fā)生與胃酸分泌過多有關。經(jīng)常揉腹,可促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阻止胃酸過量分泌,防治潰瘍病。 五、調理肝臟每天早、晚堅持揉腹,則舒肝解郁、調理脾胃,可解除肝區(qū)隱痛、腹脹不適、食欲不振等。 六、防止手術后腸粘連患者在傷口完全愈合后,進行自我腹部摩擦,可防手術后腸粘連的發(fā)生。一般應在每天早晨起床前上午10點、下午3點鐘和每晚睡前各揉1次。揉腹能促使腸道蠕動,有利于局部組織對手術后滲出液吸收。 早晚揉腹的方法: 用手來回搓擦“介于胸和骨盆之間,包括腹壁,腹腔及其內臟”的一種養(yǎng)生保健法。腹為人體“五臟六腑之官城,陰陽源”。先用右手大魚際在胃脘部按順時針方向揉摸130次,然后下移至肚臍周圍揉摸120次,再用左手全掌揉摸全腹120次,最后逆向重復一遍。揉腹可選擇在晚上入睡前及早晨起床前各進行一次,如有午睡習慣的人也可以在午睡起床前進行一次。具體方法是:仰臥平躺,先用左手掌按住腹部,右掌疊于左手上,按順時針方向繞肚臍揉腹81次;再用右手掌上疊左手,逆時針方向揉81次,按腹時適度用力,以不引起腹部疼痛或不適即可。 揉腹有什么注意事項: 1、食用任何食物及運動都有相應的禁忌,而揉腹也是如此。有些群體及特殊的時候是不宜進行揉腹。2、婦女妊娠期、惡性腫瘤、胃腸穿孔、內臟出血、腹膜炎、腹癥等,這時應該禁止揉腹。3、女子月經(jīng)期一般可以揉腹,下腹部要輕揉或不揉。腹壁有急性感染時,局部不要按摩。4、另外,過饑過飽時也不宜揉腹。 |
|
來自: 幸福的煮婦四嫂 > 《健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