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ACS疾病負擔日趨嚴重,ACS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但ACS管理卻存在明顯不足,4月22日,在第二十屆全國介入心臟病學論壇的“圍PCI藥物治療”分論壇上,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的李建平教授帶來了題為《全程管理,全面保護——ACS抗血小板藥物的合理應用探討》的演講,小編將部分內容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 講者 |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 李建平 整理 | 醫(yī)學界會議報道組 L小編 演講題目 |《全程管理,全面保護——ACS抗血小板藥物的合理應用探討》 來源 | 醫(yī)學界心血管頻道 我國ACS疾病負擔日趨嚴重,ACS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但ACS管理卻存在明顯不足:院前救治延遲嚴重,院中再灌注比例低且ACS患者聯(lián)合用藥不充分;院后ACS二級預防用藥依從性差。 ACS的早期管理 初始評估與風險分層:主要目的是識別高危人群,STEMI及高危NSTEMI直接送至配有導管室的醫(yī)院。 早期藥物治療可精確掌握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藥物的信息;高發(fā)病危險患者疑似出現(xiàn)ACS后可考慮自行服用雙抗治療。 ACS住院與出院管理 院內管理:
不同類型ACS患者的預防策略相近:
抗血小板治療貫穿ACS治療全程:
ACS全程管理中優(yōu)化抗血小板治療仍面臨挑戰(zhàn) 挑戰(zhàn):抗栓獲益與出血風險平衡:更積極的抗拴治療策略勢必帶來出血風險,因此風險分層和出血預防是決定患者治療策略時考慮的關鍵因素。 院前與急診、院中、和院后優(yōu)化抗血小板治療都面對著不同的挑戰(zhàn),都如何解決呢? 院前:如何選擇合適的抗血小板處理方案? P2Y12抑制劑預處理相關指南推薦 2013ACC/AHA STEMI指南:
2015中國STEMI指南和2014AHA&ACC NSTE-ACS指南:均無相關推薦。 2015ESC NSTE-ACS指南:
抗血小板預處理的選擇 YES:
NO:
氯吡格雷預處理最新meta分析,對于進行PCI的ACS患者,氯吡格雷預處理可顯著降低30天全因死亡率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風險,同時不增加大出血事件風險。 預處理問題可能存在的問題探討 NO:
ACS早期管理-抗血小板藥物預處理: 無論是STEMI還是NSTE-ACS,早期使用氯吡格雷預處理均可增加患者獲益,因此氯吡格雷預處理是ACS早期管理的可靠選擇。 院中:如何根據(jù)患者特征選擇合適的抗血小板治療方案? P2Y12抑制劑的選擇:當前指南推薦(ACC、ESC、CSC) STEMI:并未推薦優(yōu)先使用哪一種P2Y12抑制劑; NSTE-ACS:氯吡格雷與替格瑞洛的推薦均為ⅠB級; 特定人群僅推薦氯吡格雷:溶栓治療的STEMI患者;合并房顫或持續(xù)抗凝治療的患者。 根據(jù)患者特征合理選擇P2Y12抑制劑 醫(yī)生根據(jù)患者個人的臨床特征選擇合適的P2Y12抑制劑(出血風險、并發(fā)癥/合并癥、治療反應多樣性、經濟條件)。根據(jù)現(xiàn)有數(shù)據(jù),可對部分人群適合或不適合使用P2Y12抑制劑進行推薦。 出血風險: 研究顯示東亞人群治療窗右移即出血風險更高,缺血風險降低,因此更需要重視抗血小板治療的出血風險。 并發(fā)癥/合并癥對于P2Y12抑制劑選擇的影響: 多數(shù)ACS患者伴并發(fā)癥或合并癥,影響總體獲益風險,因此抗拴決策前必須考慮這些因素: 氯吡格雷抵抗(HPR)與抗血小板治療方案的選擇: 強化治療策略改善HPR患者治療結局:
基因多態(tài)性影響P2Y12抑制劑的治療效果:
根據(jù)基因分型選擇治療策略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小結: 院中:綜合考慮,合理選用P2Y12抑制劑; 出血風險:東亞人群因出血風險高,或許較適合使用氯吡格雷; 并發(fā)癥/合并癥:合并慢阻肺、高尿酸血癥、緩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因不良反應風險增加,應避免使用替格瑞洛。 治療反應多樣性:氯吡格雷抵抗(HPR)或存在高?;蛐偷幕颊撸赡芨m合強化治療方案 經濟條件:較為廉價的P2Y12抑制劑可降低治療成本,適合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的患者。 院后:如何制定/調整治療策略保證長期治療依從性? 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療依從的重要意義: 患者盡早按照指南推薦的時間持續(xù)依從使用醫(yī)生處方的抗血小板藥物十分重要,增加指南依從性是進一步降低ACS患者血管事件發(fā)生的有效手段。 影響抗血小板治療依從性的因素多種多樣:不同研究確定的P2Y12抑制劑不依從原因各不相同,治療副作用/成本是影響治療依從性的重要原因。 總結:全程管理,全面保護 抗血小板藥物為ACS患者提供全面保護。 院前與急診:P2Y12抑制劑預處理的臨床獲益存在爭議。最新研究顯示,STEMI與NSTE-ACS患者均可從氯吡格雷預處理中獲益。 院中:沒有任何一種P2Y12抑制劑適合所有ACS 患者使用,需根據(jù)患者特征選用合適的藥物。 院后:長期用藥依從性是保證患者獲益的重要因素,需根據(jù)患者需求適時調整治療藥物,保證依從性。 專家介紹 李建平教授 主任醫(yī)師,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青年委員,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編委、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編委、中國心血管病學研究雜志編委、北京市心血管介入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冠心病介入診療培訓基地培訓教師。 1992年畢業(yè)于北京醫(yī)科大學,1998年獲得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內科學博士學位,1999年至2003年在哈佛大學公衛(wèi)學院做博士后工作。 醫(yī)學界心血管頻道將繼續(xù)為大家?guī)?/strong>第二十屆全國介入心臟病學論壇的相關報道,敬請期待! |
|
來自: nept991 > 《醫(yī)藥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