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書法作品,除了書家本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能力以外,還依賴于主客觀條件的好壞。換句話說,好的書法作品,需要作者有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這個屬于內因,天時、地利、人和的主客觀條件就是外因了,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產(chǎn)生經(jīng)典作品。孫過庭《書譜》就外部條件對于書法創(chuàng)作的影響做了深入的總結,五合五乖,就是陰陽相生相克的外部條件。 孫過庭《書譜》局部 五合五乖原文如下: “神怡務閑,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時和氣潤,三合也;紙墨相發(fā),四合也:偶然欲書,五合也一心遽體留,一乖也:意違勢屈,二乖也:風燥日炎,三乖也:紙墨不稱,四乖也;情怠手闌,五乖也?!?/p> “合”就是和諧、適合、融合;“乖”就是違背、違犯、不和諧。 具體看五個“合”和五個“乖” 1 “神怡務閑”:是指精神狀態(tài)良好,無雜務纏身,身心處于極為放松之自然狀態(tài),在此心境下作書,定當和諧。此第一種和諧狀態(tài)。 “心遽體留”:與“神怡務閑”相悖,對應為一種極差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俗務纏身,身心疲憊,精神渙散,身心·處忙亂之中,無法閑靜。此第一種不和諧狀態(tài)。(所以臨帖創(chuàng)作,最好關掉手機!~) 2 “感惠徇知”:酬謝知己,或以書法形式表達親朋對自己之恩惠。此種心緒可充分調動書寫者積極性。此第二種和諧狀態(tài)。 “意違勢屈”:違背自身心意,或迫于某種情勢,在極不和諧、舒暢之情境下作書。此第二種不和諧狀態(tài)。 3 “時和氣潤”:指天朗氣清,空氣濕潤,氣候宜人,優(yōu)良的氣候條件有利于作書。此第三種和諧狀態(tài)。 “風燥日炎”:泛指不利之氣候條件,或空氣干燥,或赤日炎炎,或寒冷異常,或電閃雷鳴。此第三種不和諧狀態(tài)。 4 “紙墨相發(fā)”:指筆墨、紙張俱為精良,得心應手。此第四種和諧狀態(tài)。 “紙墨不稱”:筆墨、紙張等書寫工具俱不稱手,影響水平發(fā)揮。此第四種不和諧狀態(tài)。 5 “偶然欲書”:指有時靈感突現(xiàn),創(chuàng)作欲望異常強烈。此種情形易激發(fā)興趣,下筆有由,成功率高。此第五種和諧狀態(tài)。 “情怠手闌”:情緒低落,身心疲憊,精神倦怠,無創(chuàng)作欲望。此第五種不和諧狀態(tài)。 這十種不同創(chuàng)作狀態(tài),可概括為主、客觀兩方面的條件。 “神怡務閑”、“感惠徇知”、“心遽體留”、“意違勢屈”此指主觀精神、情緒、情感等乖、合情形。 “時和氣潤”、“紙墨相發(fā)”、“風燥日炎”、“紙墨不稱”則指客觀上氣候、溫度、紙張、筆墨好壞等乖、合情形。 因而,“五合五乖“是主、客觀相生相克,互相關聯(lián)、牽制的綜合關系。由于相生相克的相互變化,使得在這種狀態(tài)下創(chuàng)作的書法作品會有優(yōu)劣不等的各種層次。 其實,在孫過庭之前,也有很多大書法家對書法創(chuàng)作的狀態(tài)有過論述。 蔡邕《筆論》: “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p> 蔡邕認為在作書之前,要舒散懷抱,隨意所適,才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來。這似與孫過庭“神怡務閑”、“心遽體留”有異曲同工之妙。 虞世南《筆髓記》: “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于妙。心神不正,書則欹斜;志氣不和,字則顛仆。” 虞世南強調書法創(chuàng)作前的心理準備,創(chuàng)作主體處在一個極為虛靜、專注、凝神靜思的狀態(tài)下作書。 此外,“偶然欲書”的靈感,是指創(chuàng)作靈感的突然降臨,有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和沖動,這個時候“偶然欲書”,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作品的創(chuàng)作成功率較高。 東坡云:“書初無意于佳乃佳耳?!?/p> 虞世南曾說:“故知書道玄妙,必資神遇,不可以力求也。 當靈感來臨時,創(chuàng)作主體處于一種異??簥^的精神狀態(tài),內心激情涌動,思維活躍,往往會收到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傳世的《蘭亭序》、《韭花帖》、《黃州寒食詩》等無不在特定的環(huán)境、氣氛和創(chuàng)作者非常好的書寫狀態(tài)下誕生的! 孫過庭的“五合五乖”論,既是多年書寫實踐的總結,也是書作品評的要訣。這些創(chuàng)作觀點明顯超出前代,他把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各方面因素都總結歸納為乖合不同的各種情形,計十種不同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論述系統(tǒng)而全面,見解獨到而深刻! 此后的眾多書家在論及書法創(chuàng)作這一理論時已很難超越孫過庭的思想高度,僅此便足令孫氏奠定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