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攝影家協(xié)會2017-03-31閱讀原文 光是影響攝影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開著鎢絲燈光的室內或是在陽光照耀下,拍出來的照片顏色效果反差極大。這說明光和顏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有時為了還原真實的光線環(huán)境,我們必須用到白平衡,而白平衡設置是否合適,則影響了照片的色彩還原質量。 不同的光線下所產生的不同色彩(資料圖) 1 白平衡、色溫概念要弄清 1、什么是白平衡 白平衡就是以18%中級灰的“白色”為標準,讓相機在不同光線環(huán)境中拍出來的照片色彩盡可能還原標準“白色”。簡單說來,就是矯正照片偏色的過程。 相機測光以及測白平衡的標準 2、什么是色溫 色溫是光線在不同的能量下,眼睛所感受到的顏色變化,以開爾文(K)為色溫計算單位,簡單說就是光線的顏色。大家常會在色溫數(shù)值中看到K2000、K3200、K4000等不同的數(shù)值。那么,我們知道了K是色溫的單位,這些數(shù)值該怎么理解和記下呢?大家了解下面幾個要點就好。 不同環(huán)境下的色溫值(資料圖) A、和人物有關:K(開爾文溫度)由19世紀末英國物理學家洛德·凱爾文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溫計算法而創(chuàng)立,此后便以其名為單位了。 B、打鐵現(xiàn)象說色溫原理:“假定某一純黑物體,能夠將落在其上的所有熱量吸收,而沒有損失,同時又能夠將熱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的話,它便會因受到熱力的高低而變成不同的顏色?!?/p> 鐵受熱的過程會發(fā)生顏色的變化(資料圖) 而鐵受熱后顏色的變化便可以充分說明上述原理,那塊鐵受熱后發(fā)光的顏色所對應的溫度=色溫。需要注意的是,色溫不是光線冷熱的程度,而是測量光線中包含的顏色成分。 3、白平衡和色溫的關系 從對上述兩個名詞的解釋來看,白平衡和色溫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由于白平衡的調整過程其實就是通過調色溫來實現(xiàn)的,所以,色溫對于數(shù)碼相機而言就是白平衡的問題,彼此有著密切關聯(lián)性。 2 了解冷暖色調創(chuàng)作獨特照片 色溫>5000K, 屬于冷色調(顏色為偏藍),具有冷的氛圍效果; 色溫在3300-5000K, 屬于中間色調(白),具有爽快明朗的氛圍效果; 色溫<3300K, 屬于暖色調(顏色為偏紅),具有溫暖穩(wěn)重的氛圍效果。 分清楚這個色溫值范圍所屬的色調以及帶來的氛圍效果,有利于在拍攝創(chuàng)作出更有意境的照片和把握好自定義的色溫調整。絕大多數(shù)的標準日光環(huán)境的色溫值為5200-5500K。對于上述兩點簡單的說就是:標準5400K,低溫呈暖色,高溫呈冷色。 從這張色溫圖可看出左右兩邊產生的感官效果明顯不同 實際拍攝中,自定義色溫其實是個很有意思的功能,通過調節(jié)不同的色溫值,同一環(huán)境下可以拍攝創(chuàng)作出不同意境的效果。比如常見的小清新風格、復古風格等照片所涉及到的色溫對照片氛圍影響非常大。 舉例說明,左圖為原圖色調,看上去比較平常;右圖是通過調整色溫值后拍攝的效果。(色溫的調整除了通過相機自定義改變,后期也是可以的,本文以相機內置為主) 建 議 當調整色溫不確定時,盡量選擇比較偏中間的數(shù)值,少選過于“極端”的色溫值。如下圖: 正常環(huán)境顏色 不同色溫值的效果 從這張色溫效果對比圖來看,K3700-K6300的色溫相對合適,冷暖效果也比較適度。而偏高或過于偏低的數(shù)值拍攝效果明顯就有些過度了。當然,在實際拍攝中還需結合主體與環(huán)境來把握這個“度”,所以多拍多嘗試也會逐漸找到感覺的。 3 如何調節(jié)白平衡 1、豐富白平衡模式讓你少操心 如今的數(shù)碼相機幾乎都有至少5種以上的白平衡模式,比如:自動、日光、陰影、陰天、鎢絲燈、白色熒光燈、閃光燈等,不同品牌的相機內置模式名稱也各有不同。其中自動白平衡是大家使用最多的,而在平時日光正常拍攝環(huán)境下,自動模式基本上可以滿足大家的拍攝需求。 相機中白平衡功能設置界面 為適應一些特殊的拍攝環(huán)境,大家可以選擇合適的白平衡模式或通過調節(jié)色溫值來獲得更加滿意的拍攝效果。比如在室內拍攝時,室內燈光環(huán)境主要以鎢絲燈和熒光燈兩種為主。熒光燈下使用自動白平衡矯正已經足夠了。而使用鎢絲燈模式,畫面呈現(xiàn)灰偏暖的色調。 左為自動白平衡模式,右為使用鎢絲燈模式以后 從對比照片來看,選用鎢絲燈模式拍攝,很好地還原了狗狗的毛發(fā)色彩 2、如何手動調整白平衡 除了多種比較自動化的白平衡模式以外,手動調整白平衡會更準確一些且調整范圍更大。那么如何手動調整呢? 操作步驟:鏡頭對準灰卡或白紙,并讓它充滿取景器畫面,快門拍攝下來,設置確認以此為新白平衡標準。 使用灰卡或白紙檢測白平衡的方法 勤快的辦法:灰卡。讓模特或自己手舉灰卡靠近被攝主體位置,將灰卡面向主光源與相機的中間角度(比如光源是從上往下,那么灰卡就需要傾向上方光源處),避免卡面向相機反光。另外只要光源和環(huán)境有變化就得重新測。不過,目前灰卡的應用主要是在非常專業(yè)的拍攝以及視頻拍攝中才會用到,目的是為了保證最精準的曝光和色彩還原,而平時用自動白平衡其實已經足夠了。 方便的辦法:白紙。如果你說不想為此花錢還買張灰卡,或是不會隨身都帶灰卡,那么就用白紙(如果白紙都沒有,那就找純白色物體)。相對于灰卡來說,白紙可成為臨時替代品,而通常白紙也并非是純白的,所以基于白紙測試的話,會有一定程度的偏色,并不能做到像使用灰卡那般精準。當然,在光源顏色特別復雜的環(huán)境下,比如酒吧、KTV等,白紙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和實用價值的,至少比自動白平衡靠譜。 白平衡包圍功能。與包圍曝光功能類似,你可以提前選定自己想要的色溫范圍,然后一次拍攝生成三張不同白平衡效果的照片,方便你的選擇。不過這個功能幾乎很少有人使用。 白平衡包圍功能色溫設置范圍 我們在正常的日光環(huán)境下使用白平衡補充功能拍出三種不同色溫的照片,具體的色溫范圍可以自行調節(jié)紅、藍、洋紅、綠色不同的色彩區(qū)域。比較適合在不確定自己偏移設置是否合適的時候使用。 文章來源:中關村在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