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上品飲茶,極品飲花”。花除了有觀賞價值外,不少還是有藥用價值的,比如人們熟知的玫瑰花、茉莉花、金銀花等等,制作出來的花茶,有疏肝解郁,提神、健胃、消食、美容等功效,是現(xiàn)今市民的健康養(yǎng)生飲品。不過,不同的花種藥效也有所不同。今天與大家介紹一下幾種常用花的藥用價值。 1、玫瑰花 性味:甘,微苦,溫; 功效:理氣解郁,調(diào)經(jīng)和血; 主治:1.肝郁犯胃之胸腹脹痛,嘔吐食少; 2.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前乳房小腹脹痛;3.乳腺炎、乳癰。 用量用法:玫瑰花干5-10克,水煎或泡茶服。 2、人參花 性味:甘,微苦,涼; 功效:安神益智,強壯,生津; 主治:1.失眠,健忘; 2.疲勞,體弱;3.口燥咽干。 用法用量:人參花干1-3克,水煎或泡茶服。 3、茉莉花 性味:辛,甘,溫; 功效:理氣解郁,和中; 主治:1.下痢腹痛; 2.外用煎水洗眼,治療結(jié)膜炎;3.用菜油浸泡,滴耳治耳心痛。 用法用量:茉莉花干5-10克,水煎或泡茶服,煎水洗15-30克。 4、金銀花 性味:甘寒; 功效:清熱解毒,疏風(fēng)散熱,解表; 主治:1.熱毒瘡腫; 2.風(fēng)熱感冒之咽喉腫痛,煩熱口渴; 3.熱毒血痢,便膿血。 用法用量:金銀花干10-15克,水煎或泡茶服,煎水外洗,治熱痱瘙癢。 注意:因其性寒,脾胃虛寒、大便稀溏者不宜 5、菊花 性味:辛,甘,苦微寒; 功效:疏風(fēng)散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 主治:1.風(fēng)熱感冒之頭痛發(fā)熱,咽痛口感;2.目赤腫痛,視物昏花;3.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高血壓所致的頭痛眩暈);4.疔瘡腫毒。 用法用量:菊花干10-15克,水煎或泡茶服。 6、野菊花 性味:苦,辛,微寒;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1、癰腫疔瘡; 2、熱毒上攻的咽喉腫痛,風(fēng)火赤眼; 3、水煎外洗治濕疹。 用法用量:野菊花干10-15克,水煎或泡茶服。 7、三七花 性味:微苦,涼; 功效:清熱平肝,降壓; 主治:1.高血壓導(dǎo)致的頭昏目眩,耳鳴;2.急性咽喉炎。 用法用量:三七花干3-5克,水煎或泡茶服。 8、木棉花 性味:甘,涼; 功效:清熱利濕,解毒; 主治:1、泄瀉,痢疾; 2、濕毒瘡腫。 用法用量:木棉花干5-10克,水煎服。 9、葛花 性味:甘,平; 功效:解酒醒脾,和胃; 主治:飲酒過度所致的頭痛頭暈,嘔吐,胸膈飽脹,煩渴等。 用法用量:葛花干10-15克,水煎或泡茶服。 10、雞蛋花 性味:甘,涼; 功效:清熱利濕,潤肺; 主治:1、濕熱痢疾,里急后重; 2、肺熱咳嗽。 用量用法:雞蛋花5-10克,水煎或泡茶服。 11、雞冠花 性味:甘,涼; 功效:涼血止血; 主治:1、痔瘡下血; 2、其它各種血熱妄行的出血證。 用法用量:雞冠花干10-15克,水煎服。 春日里,不妨制作杯花茶,細細品味花的芬芳,裨益人體健康。 (吳舜芳/文) ![]() 專家簡介:吳舜芳 佛山市中醫(yī)院副主任中藥師,從事中藥專業(yè)20余載,熟悉中藥調(diào)劑、鑒定、中藥的藥性和作用。希望有更多人了解學(xué)習(xí)中藥的知識,做健康的守護人。 親,覺得文章實用請別忘了轉(zhuǎn)發(fā)和點贊喲↓↓↓ |
|
來自: 知多D有幾難 > 《保健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