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文旨在介紹三種獨特的高效閱讀方法,尤其是后兩種,有著極強的操作性,值得仔細閱讀。 注:本文只介紹非小說類的閱讀技巧。 關鍵詞: 排序 復讀 筆記法 圖書館 “臟東西” 照例,我們第一段應該引入一個情境代入,以證明“你的閱讀方法很差勁”,所以“你要用我的這個方法”,哎呀,我就不搞這些啦,直接開門見山吧:要高效閱讀,選書很重要,在選書這個環(huán)節(jié)里面我強調的卻是另外一件事情----排序;要高效閱讀,閱讀方法也很重要,于是我介紹了三種方法,等你去閱讀吧。 選書方法五花八門,我不想把這個過程搞得太復雜,大家愛怎么選就怎么選,誰還沒有個書單?。?/span> 本文,我要強調的是一件比找書單更重要的事情,就是:你怎么處理這些書單?我的答案是:你最好對它們進行動態(tài)排序。 我很懶,直接黏貼以前的文段: 我們在學習和進步過程中,新的方法、新的原則會不斷地被吸進大腦。對于這些可能會影響我們行為效率的“新東西”,我們最好先問一問:新進來的那位,你算老幾。我們做事情,不是因為方法新穎我就需要你,而是因為你有效率我才需要。 讓新進來的東西進入動態(tài)排序系統----這就是你要做的,我們要選擇最好用的、最高效的那一個。
排序真是意見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閱讀,很多人遇到一本就讀一本,讀完再找下一本,話說你這樣我一點兒也不反對,那是你的自由。
我只是同時想告訴你,如果你想要更好地享受讀書這件事,那么你最好這樣做:你開始先收集個50本的書單,讓它們按照你的讀書標準進行排序,比如從幽默到不怎么幽默,排完序之后,你只要先從你最喜歡的那本開始讀起來就好…… 之后你新近的書目,也讓它乖乖服從同樣的排序原則……即便你是按照“喜歡”的標準來讀書,那么自然也要從目前你“喜歡排名第一”的那本書開始讀起,如果不這樣,你最喜歡的那本書可能永遠也輪不到閱讀的機會。 面對一本書。該怎么讀?
好書讀一遍不可能掌握精要,第一遍你只能跟著作者思路走,反過來說如果一遍就夠了,那這本書也不值得研讀。我說的是具有思想性的非虛構類書籍,但也不是經典的學術名著,所以再好也沒必要讀三遍。兩遍正好。而且最有效率的辦法是讀完一遍馬上再讀一遍。 思想類書籍:思想強度4星以上(按5星算) 。這里的「復」指的是二次閱讀的意思。兩步: 1.粗讀 第一遍是正常通讀,只要放松地欣賞作者的精妙思想和有趣故事即可。不要追求讀的快,值得時不時停下來思考一下的書才是好書。
非思想類書籍:思想強度2~3顆星 這種書的思想含量不高,但會有一些亮點,所謂干貨?兩步:
注:以上的思想強度只是一個相對估摸的概念。 本方法來源于個人實踐,親測「有效過頭了」。兩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