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銘 2005-12-13 13:10:50 中華醫(yī)學實踐雜志 2003年4月第2卷第4期
我們自2000年以來,采用當歸飲子治療老年性瘙癢癥50例,收到滿意療效?,F(xiàn)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人均為門診病人,選自60歲以上者,男35例,女15例。部分患者曾接受多種藥物治療。主癥特點:皮膚干燥、瘙癢以夜間為甚,搔抓血痕遍布,隨破隨收。舌苔脈象:舌淡苔凈,脈弦細。典型兼證:面色無華,頭暈,心煩,失眠。
2 治療方法
當歸飲子藥物組成:黃芪15g,當歸12g,何首烏15g,雞血藤10g,生地12g,白蘚皮15g,赤、白芍各10g,僵蠶10g,刺蒺藜30g,防風10g。失眠多夢加:酸棗仁30g,茯苓15g,合歡皮12g。
3 治療效果
服藥3~6劑后癥狀消失,癢止為顯效,共21例;服藥10劑后癥狀減輕者,28例;總有效率98%。服藥20劑后瘙癢不減輕,癥狀無緩解者為無效,1例;復發(fā)者3例。
4 病案舉例
患者,男,65歲,全身皮膚瘙癢反復發(fā)作4年余。4年前不明原因全身皮膚瘙癢,每于夜間癢劇,有時以抓破后痛劇為快,曾服撲爾敏、維生素E等藥物治療,效不佳,查見:患者皮膚干燥,四肢及背部皮膚散在抓痕,結痂,無原發(fā)皮損,舌淡苔白,脈弦細。給予當歸飲子3劑,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颊叻幒蟀W止,癥狀緩解,又續(xù)服3劑鞏固療效。
5 討論
老年性瘙癢癥是老年人常見病,患者多因年老體衰,氣血兩虛,血不養(yǎng)膚,肝風內生,風盛則癢,故皮膚干燥,瘙癢。氣血兩虛,心臟失養(yǎng),故心煩,面色無華。神不內守,則失眠,舌淡苔凈、脈沉細是血虛之象。本方以黃芪補氣,當歸,白芍、生地、何首烏補血、養(yǎng)血、滋陰、潤燥。雞血藤補血活血,白蘚皮、僵蠶、刺蒺藜,防風祛風止癢,諸藥合用,共奏養(yǎng)血潤燥,疏風止癢的功效。
(收稿日期:2003-01-23) |
|